李堅強
臨床上外傷后形成的感染性創面,如果不能及時治愈,病程遷延兩個月以上的稱為慢性感染性創面(俗稱潰瘍),是臨床創面修復的一大難題。自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筆者對美寶濕潤燒傷膏治療感染性創面的臨床療效進行了觀察,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120例感染性創面患者均來自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手足外科的住院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60例,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齡18~30歲者12例,31~40歲者24例,41~50歲者24例;病程2~4個月者10例,5~8個月者20例,9~12個月者16例,1年以上者14例;對照組6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齡18~30歲者14例,31~40歲者30例,41~50歲者16例;病程2~4個月者14例,5~8個月者18例,9~12個月者20例,1年以上者8例。
1.2 納入標準 ①創面有膿性分泌物,取肉芽組織做細菌培養,菌落計數結果大于105/g組織。②創面部位均在小腿,個數為一個,面積為10 cm2~20 cm2。③年齡為18~50歲。④一周內未使用抗生素治療者。⑤無嚴重的心、肝、腎臟疾病者。⑥簽署知情同意書者。
1.3 排除標準 ①有血液性疾病者。②合并糖尿病、周圍血管性疾病者。③對濕潤燒傷膏過敏者。④精神病患者及孕婦。⑤特異性感染者。
1.4 藥品來源 美寶濕潤燒傷膏,由汕頭市美寶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20000004。
1.5 分組與治療方法 將120例患者按就診順序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每組60例。先對患者進行清創,步驟如下:清除創面分泌物及壞死組織,至創面新鮮滲血,用雙氧水、生理鹽水交替沖洗兩遍,碘伏消毒兩遍。清創后治療組用濕潤燒傷膏換藥,對照組用無菌敷料換藥,治療時間均為四周。
1.6 療效評定標準 參照《中醫臨床病癥診斷療效標準》制定如下:①痊愈:創面完全愈合。②顯效:創面肉芽組織顏色鮮紅,分泌物較少,創面面積縮小范圍>75%。③有效:創面肉芽組織色紅,膿性分泌物明顯減少,創面面積縮小范圍>25%。④無效:肉芽組織色暗,膿性分泌物無明顯減少,創面面積縮小范圍<25%。
1.7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各組均數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數資料的比較用χ2檢驗,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用t檢驗,非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和等級資料用秩和檢驗,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創面愈合率的比較:第15天、21 d、28 d兩組分別組內比較,經統計學處理,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說明兩種療法均能促進創面愈合;兩組進行組間比較,P<0.05,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說明治療組在創面愈合率方面優于對照組,見表1。用藥四周后兩組總體療效的比較:治療組的總有效率和治愈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經Mann-whitney U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說明治療組的總體療效優于對照組,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創面愈合率的比較(± s,%)

表1 兩組患者創面愈合率的比較(± 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兩組分別組內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第15天 第21天 第28天治療組 60 31.65±3.01※▲ 75.46±6.45※▲ 92.98±9.02※▲對照組 60 27.75±5.37▲ 51.12±7.13▲ 73.67±8.72▲

表2 用藥四周后兩組總體療效比較(例,%)
感染性創面屬于祖國醫學的“潰瘍”、“瘡瘍”范疇,既是外科的常見病、多發病,也是外科治療的難題[1]。現代醫學處理感染性創面多采用碘伏消毒,抗生素生理鹽水或利凡諾溶液紗布濕敷,此種療法易使細菌產生耐藥性。近年來市場上出現了新型敷料療法,常見的有泡沫類敷料、水凝膠類敷料、水膠體類敷料、納米敷料等[2],此類敷料治療感染性創面,所產生的醫療費用較高,患者難以堅持治療。負壓創面療法也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治療感染性創面的新型療法,其作用原理是將負壓吸引裝置與特殊的創面敷料連接后,使創面保持在負壓狀態,達到治療目的,這種療法可以減少細菌定植和繁殖,可將更換敷料的次數降到最少[3],而且能明顯促進肉芽組織生長,此種療法治療的缺點是醫療費用較高,而且創面面積并不隨治療時間逐漸縮小,只能培養肉芽組織,需要二期手術植皮[4]。
祖國醫學在感染性創面的治療方面有著豐富的理論和臨床經驗,尤其在外治法上能充分顯示中醫藥特色。美寶濕潤燒傷膏是我科多年使用的治療感染性創面的經驗藥物,其是由黃連、黃芩、黃柏、地龍、罌粟殼等藥物組成,具有清熱解毒,止痛,生肌之功,方中黃連、黃芩、黃柏均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作用,實驗表明,三種中藥煎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等多種致病菌均有抑制作用,是治療感染性創面的要藥;地龍清熱解毒,通經活絡,可以改善創面局部的血液循環,既能保證創面修復所需要的氧和養料,又能促進細胞增殖和膠原蛋白形成,而創面膠原含量與創面氧張力及組織灌注呈正相關[5]。罌粟殼具有收斂固澀,止痛作用,藥理研究表明,本品含有嗎啡、可待因、那可汀、罌粟堿,因而具有良好的止痛作用,其收澀之性可使創面分泌物減少,從而大大減少了細菌在創面的定居和繁殖,減少了感染的發生幾率。
本研究結果表明,美寶濕潤燒傷膏治療感染性創面,在創面愈合率和總體療效方面均優于常規換藥,是治療感染性創面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臨床推廣。
[1]季波.妙用珠黃散治療外傷性感染創面23例.中醫外治雜志,2008,12(4):39.
[2]李亞潔,蔡文智,王秀嵐.密閉性敷料的研究和展望.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2007,21(3):105-108.
[3]Susan Mendez-Eastman.New treatment for an old problem: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Nursing,2007,32(5):6.
[4]Miller Q,Bird K,et al.Effect of subatmospheric pressure on the acute healing wound.Curr Surg,2009,61(2):205-208.
[5]Rubin JR,Alexander J.Plecha EJ.et al.Unna's boot us polyurethane foam dressings for the treatment of venous ulceration.Arch Surg 2008,125(4):489-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