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黎明
(云南省中醫中藥研究院,云南 昆明650223)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僅靠醫院門診和住院治療不能長期有效地控制糖尿病,糖尿?。╠iabetes)是由于精神因素、免疫功能紊亂、遺傳因素、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等諸多原因所導致患者的胰島功能減退以及胰島素抵抗等而造成的機體內水、電解質、蛋白質、脂肪、糖等發生的一系列代謝紊亂綜合征。糖尿病的典型病癥被稱為“三多一少”癥狀,即多尿、多飲、多食。該病若沒有進行很好的控制則可能導致并發癥的發生,使腎、眼、足等多個部位發生衰竭病變,且無法根治。而社區醫院對于糖尿病的防治具有前沿作用,通過社區醫院對糖尿病患者的監測、治療能夠使患者的生活質量進一步提高。本文運用中藥降糖方結合社區干預進行防治取得一些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文選取的患者為本社區醫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本社區篩查出的98例糖尿病患者,男42例,女56例,年齡為35~75歲,平均年齡為52歲,該98例患者均在社區內就診和治療,同時未出現休克或昏迷,無語言及聽覺功能障礙,無合并腦、腎、肝、神經系統疾病。隨機將患者分為教育組與對照組2組,每組各49例。對2組患者的年齡、性別以及受教育程度等方面進行比較,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1.2.1 教育組 教育組在進行常規藥物治療的同時還定期給予血糖測量和健康教育的社區恢復方式,社區防治方法包括。(1)血糖測量:患者病情較輕或相對穩定,血糖測量選擇在其空腹或餐后2 h進行,2次/周;(2)健康教育:①飲食指導:指導患者對富含維生素的水果和蔬菜應當多食,對高脂肪、高糖食物應當減少其攝取量,并且需要按照“少吃多餐”的原則,將原有的“一日三餐”增加至“4~6”次;②心理及運動指導:社區醫護人員不僅需要向患者傳授相關的糖尿病指導,同時還應當加強對患者心理狀況的指導工作,使其能消除對疾病的恐懼感和憂慮感,保持愉快的心情,這樣有利于血糖的控制,并指導患者進行適當的運動,這樣有利于降低胰島負擔,從而對患者血糖降低也十分有利;③藥物指導:在進行藥物指導時叮囑老年患者盡量不要服用長效或劑量較大的降糖藥物,若患者心、肺、腎功能不全,則不可口服降糖藥物,若使用胰島素,則醫生需要根據患者各時期的血糖測定量適當的將用量減少。④使用中藥降糖方治療,藥物組成:生地20 g,石膏30 g,知母10 g,沙參15 g,麥冬10 g,花粉15 g,蒼術15 g,玄參30 g。水煎服,每1日1劑,4周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3個月。(3)并發癥的防治。醫護人員應當將糖尿病并發癥知識向患者及其家屬進行詳細介紹,使其能夠對糖尿病并發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同時叮囑患者需要進行定期的視力和眼底檢查,避免發生眼疾,并要定期更換鞋襪,防止糖尿病足以及壞疽的發生。同時糖尿病患者應避免使用電熱毯、熱水袋或者用熱水泡腳,防止燙傷的發生。
1.2.2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在進行常規藥物治療的同時僅對其進行定期血糖測量。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
2.1 療效標準 參照《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1]及《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2]中的相關標準制定。具體如下:顯效: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改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下降,并達到正常范圍;有效:臨床癥狀、體征均有好轉,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下降超過治療前的20%;無效: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無下降,臨床癥狀、體征無明顯改善。
2.2 治療結果
在治療前,對2組患者空腹血糖進行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治療后對2組患者空腹血糖值進行比較,教育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空腹血糖值( mmol/L)

表1 2組患者空腹血糖值( mmol/L)
與對照組相比,*P<0.05
組別 n 治療前 餐后2 h 治療后 餐后2 h教育組 49 8.23±1.65 10.73±1.54 7.23±1.2* 9.23±0.74*對照組 49 8.43±1.35 10.58±1.62 7.95±1.23 10.23±1.45
糖尿病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病理生理過程,并不是單一因素,而是由體質、精神、飲食、勞欲等多方面因素交互作用所致。糖尿病是一種以糖代謝紊亂為主要癥狀的內分泌疾病,患者體內胰島素分泌相對不足或絕對不足或胰島素受體功能異常。是全球范圍內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對疾病的治療工作開始走出醫院,走向社會,走向家庭,對社區糖尿病人群進行綜合干預可有效降低糖尿病的患病率,同時也是提高糖尿病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西醫在糖尿病治療方面仍以常規西醫降糖藥物治療為主,配合常規健康教育,患者血糖降低,但臨床癥狀未得到明顯緩解,并發癥較多,并且需終生服藥。而中醫在糖尿病的防治方面提倡以預防疾病為主、有病早治、防微杜漸。其科學內涵體現了現代醫學界倡導的“三級預防”宗旨。在中醫整體辨證觀的指導下,結合用藥、情志、時間、運動等方面實施的護理指導。配合中藥組方有顯著療效,本方生地,沙參,麥冬,玄參滋養肺腎之陰,石膏,知母,花粉清肺熱瀉胃火,蒼術“斂脾精”,有延長降低血糖時間的作用調查表明,清熱與滋陰并用達到降糖除消的功效。
部分社區居民不了解糖尿病相關知識,不了解高鹽、飲酒和吸煙與高血壓病的關系,特別不知道膳食高鹽是中國人群高血壓發病的重要危險因素。有研究證明咸食、飲酒和吸煙對社區居民健康造成了較大危害。糖尿病的社區干預是解決糖尿病的良好途徑。通過在社區進行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的糖尿病中醫干預管理,改善了患者的遵醫行為和自我保健意識,有效地對糖尿病與高危因素實施了監控,結合本資料結果發現,經治療后對2組患者空腹血糖值進行比較,教育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看出社區防治的重要性,即通過良好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以及健康教育可以幫助患者的血糖進行更好的控制,并使各類并發癥的發病率將得到進一步的控制??傊鐓^醫務人員應當加強對糖尿病患者的防治工作,由此對于患者的血糖控制能夠起到積極的作用,并能夠有效降低該病的病死率以及并發癥的發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