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世霖,張富剛,袁卓珺,李焱風,指 導:秦國政
(云南省中醫醫院,云南 昆明 650021)
勃起功能障礙(ED)是最常見的男性性功能障礙之一,也是當前泌尿外科和男科工作者研究的熱點。2004年1月~2009年1月,本科采用中藥針灸并用療法治療ED,并以單純中藥療法及單純針灸療法為對照,應用治療前后陰莖勃起角度值的對比進行療效評估,結果療效滿意,現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治患者為門診病人,共176例。隨機分為3組,其中中藥針灸并用組(A組)88例,年齡32~65歲,平均(41.3±8.1)歲,病程4個月~7年,平均(2.7±1.8)a;中藥組(B組)44例,年齡31~62歲,平均(39.1±6.7)歲,病程5個月~6年4個月,平均(2.6±1.3)a;針灸組(C組)44例,年齡33~67歲,平均(38.3±7.4)歲,病程5個月~6年3個月,平均(2.3±1.5)a。3組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差異均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選擇標準 所有入選患者均同時符合以下條件:(1)國際勃起功能指數(IIEF-5)積分≤21分,治療前陰莖勃起角度值<100度。(2)病史在3個月以上,年齡在20歲以上有固定性伴侶的男性,且治療期間有穩定的性關系。(3)同意并按時完成實驗,能正確完成勃起角度值測量。(4)近2周未用影響性功能的藥物。(5)無合并陰莖畸形、嚴重的血液病、脊髓損傷、肝臟或腎臟疾病、糖尿病、精神病。
1.3 治療方法
1.3.1 中藥療法 自擬加味四逆散為主方:刺蒺藜、紫石英、生黃芪各30 g,白芍、枳殼各20 g,柴胡、當歸、牛膝各15 g,露蜂房、菟絲子、仙靈脾、蜈蚣研末各10 g。兼腎陰不足加枸杞子10 g,生地20 g;腎陽不足加仙茅15 g;濕熱下注加澤瀉、薏苡仁各20 g。每日1劑,水煎服,每日3次,30天為1療程,治療1~2個療程。
1.3.2 針灸療法:取太沖、關元、中封、肝俞、足三里、血海穴為主,兼腎虛者配腎俞、三陰交,兼濕熱下注配曲泉、中脘、豐隆。常規局部皮膚消毒,用30號毫針。針刺得氣后,隔3~5 min行針1次,平補平瀉。每日針刺1次,單側取穴,次日交換,7天為1療程,2療程間隔7天,連續治療3~5個療程。A組采用中藥針灸并用綜合療法;B組采用單純中藥療法;C組采用單純針灸療法。
1.3.3 心理療法 治療期間考慮ED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焦慮、緊張、抑郁等心理問題,均囑病人正確認識已經發生的勃起功能障礙現象。更為重要的是,治療期間須取得患者配偶的支持與理解。作為雄性重要特征之一的性功能如果受損,男性自尊自不必說,加上女性的不理解、鄙視、嘲弄、諷刺、逼迫等等不正確對待方式,則會更加重男性心理壓力,導致治療效果不理想甚至治療失敗。所以患者配偶的支持與理解從某種程度上說是關鍵及根本。
1.4 統計學方法 計量資料以均值±標準差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率的比較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2.1 療效評估 測量治療前后陰莖勃起角度值以對ED療效進行評估。測量要求:所有病例測量時均采用統一規格的國家專利產品:陰莖勃起測量器(由福州威力達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提供,產品專利號:ZL97222762.8),該測量器反映的角度是指陰莖腹側與垂線夾角的角度值,測量時受試者腰以下保持直立姿勢,自慰或女方協助,早中晚在家中舒適的環境中進行。
2.2 療效標準 近期痊愈:治療后陰莖勃起角度≥100度,可圓滿完成性交;顯效:治療后陰莖勃起角度<100度,但較治療前有提高且差值≥10度,性交成功率較治療前明顯提高;有效:治療后陰莖勃起角度值<100度,但較治療前有提高且差值<10度,性交成功率較治療前提高;無效:治療后陰莖勃起角度值<100度,較治療前無提高或雖有提高但差值<10度,性交成功率較治療前無提高。
2.3 治療結果
2.3.1 3組治療結果 見表1。A組總顯效率為46.56%;B組總顯效率為16.17%;C組總顯效率為13.24%。A組總顯效率分別與B、C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即A組在總顯效率方面優于B組及C組,說明3種療法對治療ED都有效,而中藥針灸并用療法可明顯提高療效。

表1 3組療效比較 n(%)
2.3.2 2組治療前后陰莖勃起角度值比較 見表2。3組治療前陰莖勃起角度值差異無顯著性(P>0.05),治療后陰莖勃起角度值均較治療前顯著提高(P<0.05)。治療后3組比較:A組在提高陰莖勃起角度值方面明顯優于B組及C組(P<0.05)。
表2 3組治療前后陰莖勃起角度值(±s)

表2 3組治療前后陰莖勃起角度值(±s)
與本治療前比較,△P<0.05;與B、C 2組比較,*P<0.05
組別 n 治療前 治療后A組 88 76.51±9.21 95.52±9.33*△B組 44 77.48±9.43 88.72±9.42△C組 44 78.23±10.30 86.97±10.57△
ED是指持續不能達到或維持充分的勃起以獲得滿意的性 生 活 (NIH consensus conference on impotence JAMA.1993)。冷靜等[1]對我國1582名40歲以上城市男性調查發現ED患病率高達73.1%,且隨其年齡增長而上升。ED已成為一個男性廣泛關注的疾病。
ED的病因呈多樣性和復雜性,其類型可分為功能性ED、器質性ED和混合性ED。中西藥治療ED各有優勢,目前,西藥以特異性磷酸二酯酶抑制劑西地那非(萬艾可)為代表,該類藥物起效時間快,作用于局部,療效持續時間較短,治療費較昂貴,一次治療后24 h基本失效,且存在一定的不良反應、并發癥和禁忌證;中藥及針灸起效相對較慢,作用于全身整體,療效持久,副作用小,即后者的作用比較溫和緩慢而持久,是多靶點效應,不是單一的作用,同時中藥有類似雄激素樣提高性欲作用,對合并有性欲低下的ED患者,治療更有優勢[2]。張敏建等[3]采用陰莖勃起測量器,對611例正常男性和30例ED患者的勃起情況進行研究表明:陰莖勃起角度值檢測不受測試的時間、形體胖瘦、測試方法諸因素干擾,陰莖勃起角度值≥100度可視為正常勃起,小于100度應注意是否有ED可能,并通過研究證實陰莖勃起角度值可作為ED診斷和療效判斷的定量指標。采用陰莖勃起角度值判斷ED療效,具有簡便、快速、可靠的特點,值得推廣應用。本文治療ED176例中:治療后陰莖勃起角度值≥100度12例,患者自我評估均可圓滿完成性交;治療后陰莖勃起角度值<100度,但較治療前有提高且差值≥10度15例,性交成功率均較治療前明顯提高;治療后陰莖勃起角度值<100度,但較治療前有提高且差值<10度的27例,其中13例性交成功率較治療前有不同程度提高,14例性交成功率較治療前無提高;治療后陰莖勃起角度值無提高122例,性交成功率均較治療前無提高,說明本文所擬定的ED療效判斷標準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可靠性,但鑒于本研究所涉及病例數有限,其反映ED療效的客觀性有待進一步更為深入的研究。
性功能狀況往往與人格特點緊密關聯,尤其是具有焦慮素質的人最易產生性功能障礙,焦慮可通過交感神經的激活而阻斷性活動的功能[4]。中醫認為:情志不遂,可致氣郁氣結,日久傷肝,肝主筋,而陰器又為宗筋之匯,故肝失于條達和疏泄,肝脈不暢,則宗筋失養,以致陽事不興。同時,若肝氣郁結,氣滯血瘀,或久病生瘀,或年老體弱,敗精阻絡,均可導致氣血運行不暢,不能隨欲念輸布陰莖而發生ED。因此,從中醫認識看,“肝郁腎虛血瘀”是ED發生的終極病機。有研究統計[5]:在ED病人中,除性功能障礙外無其他癥狀的ED病人占30%~40%,中醫辨證施治面臨嚴重的挑戰。基于此,本研究的中藥治療均以自擬加味四逆散為主方,以疏肝理氣,活血通絡立法,兼以臨證辨治,臨床取得了滿意療效。方中柴胡、枳殼、刺蒺藜行氣疏肝;當歸、白芍養血柔肝;桃仁、威靈仙活血潤燥、通經活絡;蜈蚣、露蜂房理氣逐瘀通絡;菟絲子、仙靈脾、紫石英助腎陽,配以牛膝通利血脈、引血下行。諸藥合用,以達行氣活血、通利肝脈之氣血以助陽事。
針灸治療ED具有操作簡單、經濟安全、無副作用等優點,但相關的基礎與實驗研究甚少。有研究認為其機理可能與調整生殖激素水平及調節局部神經興奮性有關[6]。本研究的針灸治療同以疏肝理氣,活血通絡立法,所取太沖穴屬肝經之原穴,為臟腑經絡中原氣駐留的部位;中封穴屬肝經之經穴,為經氣所過之處;肝俞穴屬肝的背腧穴,為肝氣輸注之所;足三里為陽明主潤宗筋之謂,久病怪病多有痰作祟,豐隆為治痰要穴;人體諸臟器均靠血液濡養,血不溶于玉莖,則萎而不用,血海為調血要穴。諸穴同刺,可疏肝解郁,調暢氣機,養血和血,疏通經絡,陽事乃興。
從臨床觀察來看,單純應用針灸或中藥治療ED都有一定療效,而中藥與針灸并用,具有協同治療作用,療效可明顯提高。
[1]冷靜,王益鑫,黃旭元,等.上海市1582例中老年男子勃起功能障礙流行病學調查[J].中國男科學雜志,2000,14(1):29~31.
[2]郭軍,常德貴.中西醫結合男科治療學[J].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3:173.
[3]張敏建,翟芳同,周志,等.福建省正常男性及勃起功能障礙患者陰莖勃起角度值的研究[J].中國男科學雜志,2003,17(3):160~163.
[4]孟凡敏,高維忠,張京東.勃起功能障礙的心理因素分析[J].中國行為醫學科學,2004,13(3):284~285.
[5]郭軍.男科基礎與臨床[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288.
[6]尹柱漢,馬志國,劉存志.針刺治療陽痿的作用機理初探[J].針灸臨床雜志,2004,2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