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永龍
奎屯漸成“天北”增長極
◎文/趙永龍

新疆伊犁州黨委常委奎屯市委書記趙永龍
區域
緊抓“中央新疆座談會”、三次“全國對口援疆工作會”等歷史機遇,借勢“奎屯-獨山子”經濟技術開發區躋身國家級開發區,奎屯市黨委、政府以敢于擔當、敢于負責的魄力和勇氣,走出一條具有奎屯特色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努力把奎屯打造成天山北坡經濟帶的重要增長極。

奎屯市堅持把新型工業化作為第一推動力,勇于創新變革,敢于擔當突破,務求實效,加快了工業經濟發展步伐,后發優勢和發展潛力開始顯現。2011年,實現生產總值90億元,比2009年增長39.1%,年均增長17.9%;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0.9億元,比2009年增長88.6%,年均增長37.3%;地方固定資產投資43.9億元,比2009年增長216.7%,年均增長78%;招商引資到位資金82.6億元,比2009年增長5.5倍。現在已形成大建設、大開放、大發展的熱潮,新型工業化正在發生令人振奮的新的歷史性變化。
奎屯市始終立足市情,以融合發展為平臺,堅定不移地實施開放融合戰略,深化“金三角”區域經濟合作,加快奎屯-獨山子經濟技術開發區、天北新區兩個融合發展平臺建設,創新體制、機制,調動各方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了資金、技術、人才、資源等生產要素向奎屯聚集,實現區域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區域的整體優勢得到有效發揮,融合發展強大生命力和巨大潛力顯現。
奎屯-獨山子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發展實現歷史性突破。2011年12月,開發區獲得國家ISO90012環境管理體系和ISO14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先后被自治區列入重要的化工基地、棉紡基地、太陽能產業制造基地。截至目前,已累計完成投資11億元,實現了近30平方公里包括道路、綠化亮化、供排水、供氣、供電、工業管廊、通訊等在內基礎設施建設,今年投入資金2.25億元,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功能。2011年,開發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7.9億元,比2009年增長243.2%,年均增長85.3%。開發區乘著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和第八次黨代會的強勁東風,已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龍頭,正朝著建設千億元產值、百億元稅收的園區闊步邁進。
天北新區的建設發展,國家在政策、項目、資金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這給奎屯市經濟社會發展增添了新的動力。
奎屯緊緊抓住新疆加快發展天山北坡經濟帶重要機遇期和對口援疆的有利時機,依托獨山子千萬噸煉油、百萬噸乙烯及周邊豐富的資源,發揮得天獨厚的區位交通優勢,著力引進大企業、大集團,高起點、高水平、高效益地推進優勢資源轉換,產業發展的規模不斷擴大,發展的后勁不斷增強。
兩年來,總投資54.7億的藍山屯河、錦疆煤化工4070、興達偉業等20個項目建成投產;在建項目15個,總投資408億元。今年又開工建設8個項目,總投資24億元。以海航集團、寧夏寶塔、紫金礦業、山東石橫、遼寧宏運等為代表的大企業大集團相繼入駐開發區,初步形成了以化工、冶金、電力、光伏、紡織、卷煙為龍頭的產業集群。
化工產業先后建成了藍山屯河、興達偉業、科源化工、煤化工4070等一批化工項目,加上今年投產的部分項目,奎屯將形成每年1000萬噸重油加工、80萬噸乙烯、70萬噸尿素、40萬噸合成氨、30萬噸EPS的生產能力;冶金產業建成了艾斯米爾鋼鐵、融坤鋼結構等項目,正加速形成每年200萬噸鋼鐵、100萬噸鋼管生產能力;電力產業正在加速形成1000兆瓦的發電能力;光伏產業建成了龍海硅業、新路標碳化硅專用微粉企業,積極引進1GWP太陽能光伏電站500MW太陽能電池組件項目落地建設,已形成每年10萬噸碳化硅、力爭形成每年500MW太陽能電池組件的生產能力;卷煙產業正加快技改、產品結構調整,生產規模由2009年的27萬箱增加到2011年的32萬箱。
同時,奎屯依托支柱產業,積極發展中小微企業,延伸產業鏈,增強產業配套能力。大力培育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搶占新一輪產業競爭的制高點,形成新一輪發展的長遠競爭力。
奎屯市不斷加大科技投入,加強對企業科研、技改的扶持,積極引進推廣先進技術、先進工藝、先進裝備,努力形成了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兩年來,建成了中小企業技術轉移服務平臺,協助企業爭取技改創新扶持資金2478萬元、新增3家自治區級民營科技企業,藍山屯河高倍型聚苯乙烯樹脂、難燃性EPS樹脂兩項新產品通過了自治區新產品鑒定,填補了新疆此類產品的空白,4種產品榮獲新疆名牌產品稱號,藍山屯河、奎開電氣、達億石化等企業獲得奎屯市首批創新型企業的稱號。截至目前,開發區共有26家企業、52種產品采用了國際標準、60個項目獲得專利。不斷加大對新能源、新材料、先進制造、重點節能、電子信息等為重點的高新技術產業支持力度,積極鼓勵支持企業加快應用信息技術在產品開發、生產控制、生產裝備、管理經營等全過程的滲透融合,目前,大部分企業均采用了信息化技術,實現了全過程信息化應用,開發區正在積極努力創建自治區級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試驗區。
奎屯市堅持資源開發可持續、生態環境可持續的發展理念,深入實施環境立市戰略,認真落實自治區、自治州關于生態環境保護的各項決策部署,按照“說干就干、干就干好;起點要高,注重環保”的要求,高起點、規模化、集約化發展,努力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環境效益的有機統一。
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兩年來,先后引進了一批煤化工、冶金、碳化硅及專用微粉加工、新型建材等關聯度高的產業項目,最大限度拉伸產業鏈,開發區北一區已形成了循環經濟產業區,同時,引進了銅冠冶化3×30萬噸/年尾礦循環經濟綜合利用、800萬噸/年重油制烯烴芳烴循環經濟利用項目,引導企業間、企業內部產品和廢物循環利用,推進了資源集約高效開發利用。
加強環境污染治理,堅持招商選資,對不符合產業政策、產業發展規劃和環境保護要求的項目一律不得落地建設;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三同時”、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啟動“數字環保”工程,大力提升了環境監管能力;開工建設了生活垃圾處理擴建、污水處理廠新建擴建工程;淘汰了一批落后產能,節能減排力度不斷加大。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奎屯正在積極爭創國家森林城市、節水型城市和人居環境獎,開發區正積極創建國家級生態工業示范園區。2011年,萬元生產總值能耗降低20%左右,平均年節能率4.4%,總體達到或接近國內先進水平,空氣優良天數比例達到94.9%。截至目前,人均公園綠地面積8.6平方米,污水處理率68.1%,垃圾處理率100%,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0.2%。
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奎屯市全面貫徹落實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三次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自治區第八次黨代會和自治州黨委工作會議精神,以敢于擔當、敢于負責的魄力和勇氣,全心全意地干、務求實效地干、爭分奪秒地干,堅持只有努力才能改變,只要努力就能改變,同心同向同調同力,走出一條具有奎屯特色的新型工業化道路,不斷增強奎屯市綜合經濟實力和整體競爭力,努力把奎屯打造成天山北坡經濟帶的重要增長極,加速推進奎屯市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