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蕭 煥
臨風聽簫倚扁舟
◎文/蕭 煥

王金如: 1990年畢業于西安美術學院國畫系。現為國家二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陜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陜西省文史館研究員,陜西書畫藝術研究院副院長,陜西長安書畫研究院副院長,陜西金石書畫院副院長,西安大唐書畫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王金如,字一舟。我觀一舟的繪畫作品,猶如坐潭觀影,臨風聽簫,令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其筆下的花、鳥、蟲、魚、飛禽走獸完全是一舟其人神魂的再現。其靜穆、平和、幽雅的意境,感人至深的悠悠韻味與綿綿柔情,令人流連忘返。她所畫的牡丹,不論何種色彩都一反富貴常態,而是清淡、幽雅,展示給觀眾的不是“貴妃醉酒”,而多是“湘妃拂袖”。那薄如蟬翼的牡丹花,設色淡雅、節奏響亮,韻味媚人,恰似眾娥擁主,虛實相生、賓主相襯。那靜若秋水的黃菊花迎風起舞,舉止文雅猶如嫦娥下凡,舒展大方、和諧耐看。《遙視》、《日出日落》等作品,更是形象生動、賓主分明、意境深邃、發人深省。
一舟在側重花鳥畫創作的同時,亦涉足古典人物畫。她創作的《吉祥童子》,畫面氣氛和煦喜慶,人物造型活潑可愛;仕女形象慈祥、善良、端莊、美麗,色彩清幽淡雅,線條挺拔有力,人物品格、神韻與藝術處理相互輝映,自然得體。
她在藝術創作中敢于大膽探索,經過多年的藝術實踐后,逐步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畫風。在表現技法上既有繼承傳統,發展傳統的一面,又有創新的一面。如在意境的追求上,她大膽地突破了舊文人的藩籬,在追求淡雅、清靜中摒棄了舊的悲觀厭世的傷感情調,從中國文人畫中汲取了明哲、智慧與熱情的積極成分,并把它與現代社會中的拼搏、競爭、進取和諧有機地結合起來,在光與色的處理上大膽借鑒西洋水彩畫技法,從而使她的創作在寧靜和淡泊中挾有一種對新時代渴望燃燒的澎湃激情和勃勃向上的奮發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