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至1918年5年間,毛澤東在湖南省立第一師范求學,結交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如蔡和森、李維漢等人。這些熱血青年經常聚集在一起暢談理想,探討科學。1936年,毛澤東與到訪的美國記者斯諾曾談到這樣一件事:“記得有一次我到一位青年的家里去,他對我說要買些肉,而且當著我的面把他的傭人叫來,談些買肉的事情。”毛澤東說:“當時我感到惱火。以后再不同這個家伙見面了。”
就因為這點小事,毛澤東就與之斷絕交往,并使用“家伙”一詞,表達自己的鄙視與厭惡之意。為什么會這樣呢?毛澤東說:“我的朋友們和我只樂于談論大事。”
20世紀60年代,中國和蘇聯兩黨之間發生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意識形態大論戰。1964年3月,羅馬尼亞試圖調停中蘇之間的關系,派代表團來中國進行訪問。針對羅馬尼亞對公開論戰的擔心,毛澤東輕松地說:“公開論戰,第一條不死人,第二條天不會塌下來,第三條山上的草木照樣長,第四條河里的魚照樣游,第五條女同志照樣生孩子。”這是毛澤東的一個習慣,對于十分嚴重的政治問題,往往講得極其輕松。
1965年,前蘇聯部長會議主席柯西金訪問越南路過北京,向毛澤東提出希望停止蘇中之間的公開爭論。毛澤東再次講了給羅馬尼亞代表團講的那層意思并強調:“原則爭論還要繼續下去,但國家關系應改善。”
柯西金認真地問:“要爭論多久?”“一萬年。”毛澤東不假思索地回答。柯西金馬上問:“能不能縮短一些?”毛澤東回答說:“可以,減少一點也可以。你是十月革命后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領導人,看在這個面子上,我讓步,減少一千年。你看這一讓步多大呀,一讓就是一千年嘛!”
毛澤東之所以這么說,無非是想告訴蘇聯人,論戰還要繼續,還要長期地進行下去。實際上,僅僅過了24年,中蘇兩黨就正式恢復了關系。
1970年7月23日和25日,中央政治局開會討論紀念“八一”建軍節社論草稿。陳伯達主張將“偉大領袖毛主席親自締造和領導的,毛主席和林副主席直接指揮的人民解放軍”一句中的“毛主席和”幾個字去掉,張春橋不同意。周恩來最后表示“要請示主席”。

當時毛澤東在杭州,周恩來寫了一封信報給毛主席。毛澤東當時眼睛患白內障,視力模糊。汪東興將信念給毛澤東聽,毛聽后沒有表態,說:“你畫個圈退回去。”汪東興考慮此事他不好畫圈,就擱下了。
7月29日,周恩來、黃永勝找毛澤東請示。毛澤東回答說:“至于提法問題,這無關緊要。”周恩來等告辭后,毛澤東問汪東興:“不是讓你畫圈嗎?”汪東興回答:“我不敢圈。再有,兩種意見,您到底贊成哪一種?”毛澤東說:“兩種意見,我都不贊成。”聽了這番話,汪東興明白了毛澤東的心思,于是畫了個圈,把稿子交給周恩來。
8月1日,兩報一刊發表提法為“偉大領袖毛主席親自締造和領導的,林副主席直接指揮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八一”社論。社論刊出后,毛澤東很不滿意,認為突出林彪對軍隊的“直接指揮”是別有用心的。
這件事情體現了毛澤東在處理一些有爭議的問題時,采取一種模糊自己的態度,進而觀察問題的進一步發展再作處理的處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