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玉
2011年11月23日,《2011連氏中國服務型政府指數及中國城市服務型政府調查報告》在上海發布,報告旨在推介中國城市服務型政府指標體系,發布中國城市公共服務質量指數,并評出廈門、青島、杭州、上海、濟南等為2011連氏中國服務型政府十佳城市。
該調查報告改變了傳統中國政府績效自我評估方式,以民意評價為依據,運用計算機輔助電話調查(CATI)技術,通過規范化、專業化的數據收集方法,對中國32個主要城市服務型政府建設進行了評估。調查歷時4個月,并對抽樣城市中的25100個市民樣本和3200個企業樣本進行了首期電話隨機調查。
據介紹,連氏中國城市服務型政府指數由3個方面構成,即服務型政府公眾視角、企業視角和基本公共服務。其中,公眾視角包含5個維度:公眾公共服務滿意度、政府效能、政府信息公開、公眾參與和政府信任;企業視角包括企業公共服務滿意度、企業經營環境、企業參與以及政府效能等4個維度;基本公共服務維度涉及就業服務、住房保障、公共安全、公共教育、醫療衛生、環境保護、社會保障、基礎設施、公共交通和文體休閑,公共服務提供的投入與產出來自政府統計年鑒和報告里的定量統計數據等10個公共服務領域。

調查結果顯示,城市經濟實力的不斷提高,對于加大基礎公共服務的投入和產出及提升人民群眾對公共服務的滿意度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大力發展地方經濟的同時,中國服務型政府建設更需要地方政府在政府效能建設、政府信息公開、公民參與、社會管理等方面意識和能力的全面提升和加強。
報告認為,在中國經濟高速增長30年的當下,破除“唯GDP發展論”,積極進行政府行政體制改革,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進行經濟發展和政府管理模式轉型,打造服務型政府,對于構建和諧社會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同時各地政府在服務型政府建設過程中,必須更注重公眾和企業界對服務型政府建設的需求。
據主辦方介紹,“2011連氏中國城市服務型政府調查”是由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公共管理研究生院聯合舉辦,該項目獲新加坡連氏基金會冠名資助,上海交通大學民意與輿情調查研究中心承辦。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院長胡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通過民意調查準確表達民意,是實現善治的必要途徑。這個項目的意義,就在于有效體現公民的評價權利,并藉此改善政府績效和公共服務。此外,我們下一步要打造一個中國城市公共服務滿意度的排行榜,產生社會影響,通過外力敦促政府不斷改革創新。”
2011連氏中國服務型政府指數和中國城市服務型政府調查的結果,對于中國地方政府認識和建設服務型政府有建設性的現實價值和指導意義。同時,城市之間可以通過指數相互比較,取長補短,以促進服務型政府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