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海萍,趙良存,姜曉萍,盧炯秀
(武威腫瘤醫院,甘肅 武威 733000)
放射治療是食管癌、鼻咽癌、肺癌等惡性腫瘤的有效治療手段。但放射治療療程長、副反應大、給患者帶來的痛苦多。一些患者由于不能耐受嚴重的副反應而影響治療效果,進而影響患者生存質量。本文對惡性腫瘤患者放射治療后生存質量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為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提供理論依據。
選擇2011年2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接受放射治療的惡性腫瘤患者120例為調查對象。入選條件:初次接受放射治療;預期生存期≥6個月;本人無精神心理疾患;自愿合作。
1.2.1 患者一般資料調查表內容包括患者年齡、性別、職業、文化程度、患者的診斷情況、家庭經濟情況、患者對病情的知情狀況(由家屬進行評價)等。
1.2.2 癌癥治療功能評價系統普適量表FACT-G(V4.0)[1]共34個條目,包括軀體狀況(7 條)、社會家庭狀況(7 條)、情感狀況(6 條)、功能狀況(7 條)、放療患者情況附加條目(7 條:放療副作用、治療效果、患者依存性、癌癥疲勞、癌癥疼痛、癌癥恐懼、心理反應)。量表條目均采用5級分評分法:一點也無(0分)、有一點(1分)、有些(2分)、相當(3分)、非常(4分)。癌癥疲勞、癌癥疼痛、癌癥恐懼為逆向得分,總分136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高。
1.2.3 調查方法 采用問卷的形式,由專人進行面談記錄。采用統一指導語進行一對一講解。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說明填寫要求、目的,對少數不識字的患者由責任護士詢問并代為填寫,當場回收。共發放問卷120份,回收有效問卷120份,有效回收100%。
采用SPSS 10.0 軟件進行錄入及分析,統計分析采用一般描述和方差分析法。
惡性腫瘤患者放射治療后的生存質量受其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經濟狀況、所患腫瘤類型及其對病情的知情情況的影響。

表1 影響惡性腫瘤患者放射治療后生存質量的因素
以患者生存質量為應變量,分別以年齡、性別、職業、文化程度、疾病診斷、家庭經濟情況、知情狀況為自變量進行方差分析。結果顯示年齡、文化程度、職業、家庭經濟情況、所患腫瘤類型及知情狀況均與患者的生存質量具有顯著相關性(P<0.05)。

表2 放射治療惡性腫瘤患者生存質量的相關因素方差分析
生存質量是由多方面因素決定的,主要由人的身體、心理和社會3方面的健康狀況所決定。生存質量的好壞主要依靠人自己的主觀體驗,并隨時間的改變而改變。對腫瘤患者放射治療后生存質量測定評價的目的,除了反映患者綜合健康狀況外,更重要的是用于對治療效果和治療方案的評價。通過對患者在放射治療后不同階段生存質量的測定評價,為醫生調整治療方案提供科學依據[2]。
調查結果顯示,惡性腫瘤患者放射治療后總的生存質量及其對生理狀況、社會家庭狀況、情感狀況、功能狀況領域的主觀滿意程度低。分析其原因可能是:(1)惡性腫瘤對機體的危害較大,疾病本身給患者帶來的痛苦及治療過程中的副反應嚴重導致患者體能下降、免疫力下降、易疲乏和精力不濟。(2)由于惡性腫瘤病程長、病情反復,合并癥多,給患者造成很大的精神負擔和心理壓力。這有可能損害他們的心理機能,使患者易產生絕望、焦慮、憂郁等負性情緒,影響其與家人及同事的情感交流、社會交往及休閑活動。(3)惡性腫瘤患者對藥物及醫療服務的依賴性強,獲取各類醫療信息的欲望強。若生活條件差、居住環境惡劣,再加上經濟負擔重,患者自卑、抑郁的心理狀態無法自我調整也會加重他們的社會、心理機能損害,導致他們對自我生活現狀不滿。
具有較高文化程度、從事腦力勞動的患者生存質量相對較低。可能是文化程度較高的患者對癌癥知識的了解較多,產生的心理壓力較大,與文獻報道一致[3]。年齡較大的患者生存質量偏高。年齡偏大的患者文化水平較低,在家庭和社會中的角色不是十分重要,故生存壓力較小,精神負擔小,因而顯得生存質量偏高。經濟條件好的患者生存質量偏高。對自己病情的知情狀況與生存質量呈負相關。可能與患者地處偏遠落后地區有關,與人們對疾病的認識程度較低、經濟條件差、對治療的信心不足有關。
護士應該預先告知患者放療可能發生影響生存質量的不良反應。告知患者有效的應對方法、適應水平以及放療全過程中的生存質量及放療所帶來的可能影響患者生存質量的不良后果。在患者及家屬需要幫助時能給予及時的幫助。護士需要實施更多的有效的干預措施,使患者的適應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使患者保持較好的精神心理狀態,提高對疾病的認知能力,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促進健康[4]。
根據不同個體在不同時期的不同心理狀態、不同文化程度進行溝通,提高患者應對放療反應的能力。通過有針對性的指導,增強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減輕放療不良反應,保證放射治療順利完成。同時,應重視出院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隨著放療的結束、病情的穩定、對患者角色的適應和疼痛等不適的減輕,指導患者定期復查。告知患者,如出現頭痛、骨骼疼痛、胸悶、咳嗽、頸部淋巴結腫大等不適,隨時來院檢查。另外,需要做好衛生指導、飲食指導、功能鍛煉指導等健康教育工作。
[1]李佩文.腫瘤患者生存質量的中西醫維護[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
[2]梁建搏,龔海英,黃培蓮,等.鼻咽癌放療患者住院不同時期健康教育需求調查分析[J].護理學報,2009,16(10):19-20.
[3]姚月玲.癌癥患者生存質量相關因素調查分析[J].現代臨床護理,2010,9(1):20-22.
[4]潘愛春,苗天愛,王功朝.護理干預對原發性食管癌治療依存性的影響[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8,25(5):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