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萍
結腸鏡檢查的主要作用是對炎癥性腸病、大腸腫瘤、息肉、出血等疾病的診斷[1]。而由于近30年來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均衡的飲食群體的增加,導致腸道疾病越來越多發。然而,由于該檢查屬侵入性檢查,會對腸道有各種機械性刺激,因此會出現機體心率、收縮壓等多方面的變化,影響到患者的心理則表現為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為減輕結腸鏡檢查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從2009年3月~2010年5月對到高州市人民醫院進行結腸鏡檢查的240例患者進行不同方式治療,以探討放松療法對患者心理狀態的改善情況,現把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從2009年3月~2010年5月到高州市人民醫院進行結腸鏡檢查的240例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其中男性134例,女性106例,年齡從20~80歲,平均(43.1±11.2)歲,所有患者都因為腸道癥狀首次進行結腸鏡檢查,患者均無心血管疾病史,并且在檢查之前1個月均沒服用任何藥物。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每組120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預方法 兩組皆在住院時開始進行護理,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處理,包括專人介紹檢查所在的環境和所需的儀器,結腸鏡檢查的安全性和事前準備工作,檢查中、后可能出現的不適和檢查后的注意事項等。而干預組患者則進行放松療法干預,具體措施如下:(1)音樂放松療法。囑咐患者閉上雙眼,身體放松,然后播放抒情、輕松的音樂,參考曲目有《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等,當然也可按照患者要求播放適合患者的音樂,每次30~60min;(2)呼吸放松療法。指導患者進行腹式呼吸放松,強調呼吸的“深、長、勻、緩”,患者進行訓練時要在舒適的環境,靜心進行,每天早中晚和睡前各練習一次,每次10min;(3)沉思療法。患者在舒適的環境當中臥位或坐位進行,患者反復用指導語或想象某一景象,要求患者呼吸頻率盡量與指導語節奏保持一致,當患者能感到心理放松時,指導其將頭緩慢轉左,然后再回到中間,翻左5~10次,再慢慢睜開雙眼,每次練習15min[2]。
1.3 療效判定 參考劉安敏等相關的研究方法,在治療前和治療后,采用狀態-特質焦慮自評量表(STAI)和抑郁自評量表(SDS)對患者的抑郁焦慮情緒進行判定[3]。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所有數據以(±s)表示,主要用t檢驗進行分析,以P<0.05作為結果有統計學意義標準。
結果顯示,在治療前,兩組患者STAI與SDS的得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過了放松療法后,干預組STAI與SDS的得分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患者在STAI與SDS在治療前和治療后的得分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在經過常規處理后的兩項得分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參見表1。
隨著醫學模式從以往的“生物模式”到如今的“生物-心理-社會模式”的轉變,再加之由于市場經濟的發展,患者的滿意度也成為了評價醫療、護理成效的重要指標之一。因此對護理專業也有了新的挑戰,即不能只關注患者的疾病本身,也要對患者的心理狀態加以處理。因此我院采取了綜合的放松治療療法,增強了患者心理承受能力,降低患者不良情緒,增加結腸鏡檢查的成功率,讓患者感到舒適、信任,從而達到更好的護理效果。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STAI、SDS得分比較
根據應激原理,結腸鏡檢屬于應激源的一種,會引發患者軀體的非特異性反應,比如心理增快,血壓降低等[4]。同時結腸鏡檢查又是侵入性檢查,會為患者帶來疼痛不適感,因此又會造成患者心理上的改變,產生緊張、恐懼等不良情緒。此時放松療法被認為可以令患者全身的肌肉放松,骨骼肌張力降低,呼吸頻率下降,心情愉快從而消除緊張情緒。本次研究綜合多種放松療法,以期達到更好的綜合效果。
在生活當中,音樂放松療法也常常運用到正常人群的放松活動當中,如考試前聽歌能緩解考試焦慮。而本研究所用音樂放松療法是經過科學考證與嚴格控制后所制定的,通過曲目的選擇、聲音分貝的設定、聽音樂時間長短等特性,整合患者生理、心理的功能,改善患者五臟六腑、肌肉、腦電的共振和諧。音樂也可緩解患者的疼痛,改善緊張情緒,令到患者的的各種不良情緒得到改善。劉安敏也采用此法對患者心理狀態的改善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檢查前,由于對檢查的未知性,又或者在檢查時由于疼痛,患者常常會出現焦慮情緒,針對改善此種情緒,制定了呼吸放松療法。李適等認為,呼吸放松療法能有效地令患者集中注意力在對呼吸節律的保持上,從而減少對四周環境的注意,降低交感神經強度,最終令機體緊張降低,肌肉松弛,減少疼痛從而緩解焦慮心理[5]。本次研究中也發現,通過調整患者的有節律的呼吸,使患者心理得以平靜。
綜上所述,采取綜合放松療法,對于患者的抑郁、焦慮情緒有顯著作用。干預組患者在STAI和SDS兩種具有權威效果的焦慮、抑郁問卷當中的得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得分,因此認為音樂放松療法、呼吸放松療法和沉思療法對緩解患者抑郁焦慮情緒十分有效,值得在臨床當中推廣使用。
[1]尤黎明,王文茹,吳瑛,等.內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261-262.
[2]周向葵,成沛玉.放松療法在結腸鏡檢查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2010(1):61-62.
[3]劉安敏,賈濤,劉曉敏,等.音樂放松療法對惡性腫瘤射頻熱療患者心理狀態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06,21(7):60-61.
[4]趙秀英.放松療法對人工流產者的干預影響[J].護理與康復,2003,4(2):7607.
[5]李適,關紅,張麗梅.呼吸放松療法在上消化道內鏡檢查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1,26(3):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