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訊 夜幕下,初秋的“北方經濟中心”天津市依然暑氣逼人,大街上車來人往,一派繁華景象。而在天津市政協俱樂部三樓多功廳里,同樣是熱鬧非凡,8月22日晚,即將出席“2012城市道橋與防洪第七屆全國技術高峰論壇”的第六屆編輯委員會的委員們和全國城市道路與橋梁技術情報網成員單位的領導們,仍然是精神抖擻,全然不顧旅途疲勞,在編委會主任徐健召集下,參加《城市道橋與防洪》第六屆編委會第四次會議。
在全體編委單位和全國城市道路與橋梁技術情報網成員單位的指導和關心下,《城市道橋與防洪》期刊多年來堅持辦刊宗旨,快速步入發展的軌道,由編輯部等承辦的“城市道橋與防洪全國(國際)技術高峰論壇”,已在業內形成較有影響力的品牌論壇。


徐健主任主持了《城市道橋與防洪》第六屆編委會第四次會議。《城市道橋與防洪》期刊總編輯李汾代表編輯部向會議作期刊工作匯報及經費收支情況匯報,他在報告中說,自去年8月在蘭州市召開“2011城市道橋與防洪第六屆全國技術高峰論壇”以來,在主管單位國家住建部、主辦單位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各編委單位、“全國城市道路與橋梁技術情報網”、來自全國各地的協辦單位指導、關心、支持下,編輯部全體人員堅持辦刊宗旨,把著提升。根據統計,2011年《城市道橋與防洪》期刊共出版13期,其中,12月份出版了一期增刊,全年共刊出論文796篇,計502.6萬字;其中,刊出專題論述、成果應用、相關專業、法律講座、技術專業、工作探索等75篇,計47.5萬字。一年來,編輯部還特別關注基金資助項目的論文來稿,僅在過去的一年,《城市道橋與防洪》期刊就陸續發表了近20篇基金資助論文。一年來,編輯部在選題策劃、約稿審稿、編輯加工、出版發行等工作流程上,嚴格執行現有的管理制度。不論是自投本刊的稿件,還是編委單位重點推薦的稿件,均由編輯部組織審、校、改、定、審稿,嚴苛實行三審制和三校制等編輯出版制度。期刊的品牌形象,說到底就是期刊的質量,做強期刊品牌是編輯部所有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過去的一年,編輯部花大力氣抓好期刊的編校質量和約稿工作,首先,聘請在業內德高望重的知名專家擔任期刊的審稿專家。二是關注行業握機遇,乘勢而上,以市場為導向,使期刊編輯出版及廣告經營工作有序進行,取得了不俗的業績。為辦好刊物,服務于行業,一年來編輯部堅持社會效益第一,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原則,認真組織好以內容生產為主要工作的出版經營活動。不斷規范編輯出版流程和制度建設,加強編輯部的內部管理、出版流程管理,期刊的科技含量和質量有顯著提升。兼收并蓄,滿足需求,一年來,編輯部緊緊抓住期刊的編輯質量,不斷夯實基礎工作,使期刊的編校質量、讀者群、作者群有了顯發展,著力提升期刊的學術影響力。在全國范圍內,約請高水平的專家稿件,提升期刊的層次。把眼光緊盯行業領軍人物和學科帶頭人,編輯部主動聯系他們,約請他們為刊物撰稿,從而大大提升了刊物的學術價值。


三是在來稿中仔細審閱,及時發現好稿、發現新人、提攜新人。
編輯部還不斷強化研究探索網絡環境下科技期刊的傳播和出版規律,加強論文的標題提煉、論文創新性成果的體現、研究背景的充分表述等,在網絡環境下提高論文的“顯示度”。編輯部積極利用“移動及互聯網閱讀綜合管理系統”技術,實現了將移動互聯網應用功能與傳統報刊及數據庫系統有機結合。目前,包括自2007年期刊改版為月刊后的全部期刊及部分過刊都實現了網絡出版。
本刊編委會副主任、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副院長、教授級高工穆詳純語重心長地說,《城市道橋與防洪》期刊越來越厚、越來越沉,說明期刊在業內越來越受歡迎。北京市政院經常將在期刊上讀到的好文章推薦給院內技術人員,供他們閱讀。針對編輯部提出的強化“三個提高”,即,一是編輯部員工素質能力有較大提高,二是期刊的質量有較大提高,三是重頭文章能進一步提升期刊的影響力的要求,他表示,編輯部要不斷提升數字出版的能力,要把一些國內外新穎、前沿的技術介紹給讀者,讓讀者及時獲取第一手資料和信息。
本刊編委會副主任、武漢市城市防洪勘測設計院靖澤文院長說,《城市道橋與防洪》期刊反映的專業不少,更希望在城市防洪、水利、水務上反映更多的信息。他建議,隨著高峰論壇的影響力不斷擴大,今后可在確

2013年高峰論壇移師福州舉辦
會上,全體委員聽取了福建晟揚管道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何承楓的發言,他代表福建晟揚管道科技有限公司,熱情邀請“2013城市道橋與防洪第八屆全國技術高峰論壇”選擇在福州市舉辦。
福建晟揚管道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地處福建福清元洪投資區,緊鄰福州長樂國際機場,距平潭綜合試驗改革區僅40分鐘車程。由該公司生產的排污用HDPE鋼帶增強聚乙烯螺旋波紋管已在上海虹橋樞紐、浦東國際機場、溫州、泉州、廈門、長沙等地應用。
何總表示,在與《城市道橋與防洪》期刊長期的合作中了解到,在《城市道橋與防洪》期刊編委會領導下,《城市道橋與防洪》期刊每年在全國各地輪流舉辦一屆技術高峰論壇,今年第七屆論壇的主題是“新理念·新技術·新立一個主題、一個主報告的同時,適當設立分論壇,使討論能更進一步深入和深化。
來自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團的陳立生總工程師強調,《城市道橋與防洪》期刊已成為工程技術人員打開思路、有效借鑒的好讀物,他寄語編輯部要建立更廣泛的專家庫,利用論壇,發現年輕的工程技術人才,擴大交流面。
來自上海市建設工程管理有限公司的彭建榮副總經濟師強調,已近而立之年的《城市道橋與防洪》期刊在上海的美譽度很高,從技術性上講前瞻性很強。作為編委單位,將一如既往關心和支持刊物的編輯出版工作。



刊物主管單位——國家住建部辦公廳畢建玲處長也在會上傳達了新聞出版總署《關于報刊編輯部體制改革的實施辦法》方法·新材料·新裝備——推動城市生態安全、科學發展”,我們認為很有新意,很有創意。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需要不斷創新發展。因此,作為一家國家高新企業,我們期待能與《城市道橋與防洪》期刊編委會進一步合作,在得到各位專家指導提攜的基礎上,我們也希望“2013城市道橋與防洪第八屆全國技術高峰論壇”能移師福州,由福建晟揚管道科技有限公司和《城市道橋與防洪》期刊編輯部共同來承辦。相信,享有“有福之州”美譽的福州一定會給各位領導、專家留下美好印象。我們也承諾,論壇籌備期間,福建晟揚管道科技有限公司將在財力、人力上給予論壇以最大的支持。
在徐健主任的建議下,全體委員以鼓掌方式一致通過。
畢建玲處長到會作了重要講話,中國設計大師朱兆芳也列席了編委會會議。
4年來,在第六屆編委會和全國城市道路與橋梁技術情報網的具體指導與幫助下,《城市道橋與防洪》期刊在業界內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迅速提升,期刊編輯部已連續6年成功承辦了六屆“城市道橋與防洪全國技術
高峰論壇”。
根據編委會章程的規定,《城市道橋與防洪》第六屆編委會4年任期即將屆滿,作為本屆編委會最后一次會議,委員們在會上都直抒胸臆,暢所欲言,為刊物的長遠發展,更好更快躋身國內一流媒體出謀劃策。
經過協商、討論,出席會議的《城市道橋與防洪》第六屆編委會委員達成了一致的認識。
會議決定如下事項:
1、第六屆編委會編委單位共39家,今后視情況作適當增補,并適當注意編委單位地域分布平衡性,以體現本期刊作為全國性期刊的定位;
2、《城市道橋與防洪》第六屆編輯委員會任期已屆滿,根據第六屆編委會第四次會議決定,按照“《城市道橋與防洪》編委單位、編輯委員會組成與職責(2006年7月修訂本)”的規定進行換屆。主任編委單位委員3名,副主任編委單位委員2名,編委單位委員1名,由各單位自行推薦并確定出任第七屆編委會的委員名單;
3、遵照“《城市道橋與防洪》編委單位、編輯委員會組成與職責(2006年7月修訂本)”的要求,第七屆《城市道橋與防洪》主任編委單位將仍由期刊主辦單位――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出任,副主任編委單位繼續由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天津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武漢市防汛指揮部出任。

會議最后明確,會議所形成的各項決定,委托期刊編輯部具體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