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衛英
環境保護支出賬戶是聯合國綜合環境經濟核算體系(SEEA)和歐盟的歐洲環境經濟信息搜集體系(SERIEE)的主要組成部分。加拿大統計局從1990年代中期就開始編制環境保護支出賬戶,整體的賬戶構造比較完備,很好地借鑒了眾多國際組織和各國的工作成果和經驗。我國的環境保護支出核算還未展開,國家統計局目前正在與加拿大統計局進行合作,對我國環境保護支出賬戶的建立進行前期的研究和試點。本文旨在通過對加拿大資源環境核算體系(CSERA)中環境保護支出賬戶(EPEA)的解讀和梳理,對我國建立環境保護支出賬戶提供一些啟示和建議。
環境活動核算中,首要問題就是對環境活動、產品和產業進行分類。由于經濟生活的復雜性,環境保護支出的分類面臨理論和實踐方面的雙重挑戰。一般有兩種方法解決分類難題:基于目的的方法和基于技術的方法。
基于目的的方法是考察各個部門基于環境保護的目的而支出了多少。通過使用基于目的的分類方法,大部分支出目的唯一(目的就是保護環境)的環境保護支出還是能夠被明確規定的,但另外一些出于節約成本或提高效率而進行的環保投資,也能夠間接地起到保護環境的目的,這時應用基于目的的方法就很難判別了,現實的解決辦法只能是制定一些核算準則來予以明確。
基于技術的方法則是以技術為核心,將環境技術新投資的成本與舊有的基準技術成本進行比較,成本差即為“環境保護支出”。歐洲的一些國家已經采用了以技術分類的方法來定義環境保護支出。這種方法的假設是:對于任何一項從環境角度能改善公司運行的投資,都存在一項參照技術。這種參照技術雖然不能達到和該項投資所產生的同樣的環境效果,但是卻代表了整個產業的“現期技術水平”。“更潔凈的”技術與參照技術之間的成本差異就被視為環境保護支出。這種方法在理論上是有效的,但缺陷在于投資方面的數據較難獲得,參照技術也許僅僅在理論上存在。
正是由于基于技術的方法在實踐中很難操作,加拿大的環境保護支出賬戶采取了以目的為準則的分類方法,通過明確的界定使那些使用目的比較模糊的的支出變得清晰。基本的原則是:為響應或遵守相關政府環境法規、協定或自愿發生的各項環保支出均應作為核算內容,不包括任何的其他支出。這一規定使得方法的可操作性大大增強。在以上核算思想的指引下,加拿大環境保護支出核算的大類主要包括:污染治理和控制;野生動植物及其棲息地的修復;環境監控、評估和稽查;遺址開發和關閉;其他環保支出。為改善雇員的健康狀況、工廠的安全性以及遺址的美化所發生的支出不包括在內。環境保護支出賬戶主要有企業賬戶、政府賬戶和住戶賬戶。
加拿大環境保護支出核算的企業賬戶局限于那些由企業做出的用于限制其生產活動所產生的環境負面影響所發生的支出,采取的是以上介紹的基于“目的”的分類方法,并制定了一系列規則以明確界定模糊狀態。在核算中,主要按照環境領域進行大類匯總,投資性支出和運行費用分別予以記錄。
企業環境保護支出的數據主要來源于大規模的調查,表1給出了加拿大企業環境保護支出調查的支出分類。對于投資性支出,一般要求被訪企業提供按資產類型分類的投資性支出數據,其中包括專門的污染治理和控制的投資性支出。通過較為完善的環境保護支出調查,收集到大量主導產業和制造業的環境保護投資性支出的數據,數據往往按照行業、區域和活動類型進行匯編。
從企業的總運行費用中分離出環境保護的運行費用較為困難,加拿大統計局目前收集的主要是一些污染物終端處理設施的運行支出,主要產業部門按支出類型(如勞動力、燃料和電、物資供給、服務)的污染處理和控制方面的運行支出數據是可通過調查獲取的,同時也可得到按污染物類型劃分的總運行支出。
企業部門接受的用于環境目的的政府撥款及補助一般按照出資原則劃入政府部門賬戶,為避免重復計算,這些轉移支付需要在企業部門的環境保護支出里扣除,但由于撥款及補助數據現在還不完整,因此還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加拿大企業部門環保支出調查中還包含了企業的研究與開發(R&D)支出數據,調查涉及的企業既包括專門生產環境貨物和服務的企業,也包括這些貨物和服務的需求方企業。另外,企業環境保護支出賬戶的數據來源還包括一些企業公布的年度環境工作報告和專門行業數據。

表1 加拿大企業環境保護支出調查的支出分類
加拿大環境保護支出核算中政府的環境保護支出是通過從公共賬戶和其他一些公共管理型數據中提取而來的,主要利用公共部門收入和支出報告系統(FMS)的功能分類獲取政府環保支出的相關數據。表2給出了基于FMS的政府環境保護的支出分類。
加拿大的公共部門收入和支出報告系統(FMS)提供的污染治理和控制方面的數據中,包括“水的供應與分配”這一支出項目,與飲用水的供應與處理相關的支出均被歸入這一支出類別,但這一項內容被排除在環保支出賬戶中,理由是它們與人類健康有關但不是和環境保護直接相關。

表2 加拿大政府環境保護支出調查的支出分類
自然資源保護與開發大類既包括那些和自然資源開發相關的支出,也包括那些和自然資源保護相關的支出,但更具體的分類還需進一步完善。公園支出是FMS“娛樂和文化”功能的一個組成部分,因為其與野生動植物棲所的保護密切相關,因此相關支出被看作是環境保護支出,主要包括開發和維持國家和地方相關公園的支出。
政府環境保護支出核算的難題和企業類似,在于大部分用于環境保護的政府支出可能具有多重目的,如資源管理、農業發展和能源計劃方面的支出既具有保護環境的目的,同時也具有經濟發展的目的,難以準確評估。
在目前的加拿大環保支出賬戶中,住戶賬戶的構建還停留在初始階段,數據收集的工作還沒有展開,但理論框架的構建已經比較完善。住戶部門的環境保護支出主要包括用于控制和治理排放到土壤、水和空氣中的污染物所做出的支付以及管理他們所生產出來的固體廢物的住戶支出。
住戶部門賬戶利用規章/協定準則來定義環境保護支出,即只有為響應或遵守法律的規定或自愿的協議/協定而發生的支出才是環境保護支出。但實際上相當少的住戶支出能滿足這個準則。固體廢物管理和污水處理支出是唯一能滿足這個標準的住戶支出。一般住戶所作出的大量支出也許可以被認為是(至少部分可以被認為是)環境保護支出,但是卻并不是法規所規定的。例如,改進家用的采暖供熱系統和熱水供暖系統的效率,能使得能源消費減少,為住戶節約了成本,對環境也有著正面的影響。進行這樣的改善,住戶的目的也許純粹是出于經濟方面的考慮,也有可能是省錢和保護環境目的的結合。盡管存在保護環境目的的可能性,但是由于這些支出沒有被法規所規定,因而不滿足作為環境保護支出而被納入到加拿大環保支出賬戶中去的標準。
住戶部門環境保護支出按照不同領域,采用SERIEE的環境保護支出分類進行,主要包括:
——從燃料燃燒和其他來源中減少空氣污染物排放的支出。機動車輛是住戶空氣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源頭。法律規定機動車輛應該安裝催化轉換器之類的污染控制裝置,裝置增加成本以及相應的強加給住戶的費用都被納入住戶環保支出賬戶中。另外,住戶由于使用水和空間加熱設備也會向大氣排放污染物,但是目前沒有法律規定加熱設備上必須裝有專門的污染控制裝置,因此,不存在與加熱系統相關的住戶環境保護支出。
——廢水處理。廢水處理是指住戶污水處理方面的支出。廢水處理的大部分服務是由政府提供給住戶的,僅僅在無法獲得政府服務的情況下,住戶污水處理支出才被記錄在住戶賬戶中。在自行處理污水的情況下,凈化系統的初始成本和維護成本作為環境支出在住戶賬戶中加以記錄。
——固體廢物管理。政府為住戶提供了固體廢物管理的大部分服務,相關的支出已經被納入到政府部門賬戶。但在某些得不到政府廢物管理服務的地方,私人企業可能會通過收取服務費的方式對住戶的廢物進行收集和管理,這些支出要包括在住戶賬戶里。另外,一些廢棄物的移動和處置,例如建筑廢棄物、報廢的機動車輛,私人企業也可能通過收取一定的服務費對這些廢物進行收集和管理,任何相應的支出也應在住戶賬戶中予以記錄。出于對住戶財產的考慮,大部分市政當局的規章都禁止燃燒樹葉和其它廢品。如果替代燃燒的服務是由企業部門通過收費來提供的,那么管理這些廢物的支出被記錄為住戶環境保護支出。如果是通過政府出面來提供這些服務,由于相關的支出已經作為政府部門的支出加以記錄了,故不再作為住戶部門的支出進行記錄。
——噪音治理。這個類別的主要支出是為機動車輛的排氣裝置安裝消聲器。加拿大噪音法明令禁止沒有安裝噪音控制裝置的機動車輛的使用,并要求對存在問題的控制裝置及時進行修理。
——其他環保支出。這個部分打破了規章/協定準則的界限,把住戶對環境機構的自愿捐贈包括在內。
在加拿大環保支出賬戶的編制過程中,最大的障礙在于獲取數據的困難,一般的環境保護支出數據在2~3年后才能得到,因此提高數據的及時性和可得性是加拿大環保支出賬戶未來工作的一項重要目標。
對于企業部門賬戶來講,未來工作的重心是要進一步提高數據的協調性,使不同數據來源的數據能夠合理銜接,還將增加整個制造業部門的覆蓋面。另外,將會更加關注收集有重大環境利益的R&D支出數據。
政府部門賬戶未來工作的重心是將按環境保護活動類型區分的數據合理整合以及將不同來源的投資性數據合理協調。還需開發估算政府轉移支付的方法,同時提高地方政府部門數據的質量,通過對地方政府的經常性收入和支出調查、從地方政府部門的財務報告中獲取有用的數據。
住戶部門賬戶的數據還有待開發。例如,通過家庭支出調查和產業調查的數據對垃圾貯存和收集設備的支出進行估算。家庭用污物凈化系統的成本可以通過安裝這些系統的承包商進行確認,每年安裝的數量可以從地方政府得到,加拿大統計局的住戶調查也可以提供額外的數據。另外,下一步急需完成的工作還要在更廣泛的意義上界定住戶部門的環境保護支出,所涉及的方面包括住戶對環境機構和野生動植物機構的支付,以及非盈利性組織的環境保護支出。
目前,為借鑒國際標準和加拿大統計調查經驗,探索生活垃圾處理廠(場)運行經費統計等相關問題,完善環保支出統計工作,國家統計局在北京、吉林、廣東、重慶四個地區開展了環保支出試點調查,但建立中國環境保護支出賬戶的工作還未啟動。通過以上對加拿大環境保護支出賬戶的介紹和梳理,對我國環保支出賬戶的建立提出以下建議:
(1)協調好各部門的關系,完善數據來源。目前我國的環境統計數據主要來源于各相關行政管理部門,而建立環境保護支出賬戶需要各部門的通力合作,因此協調好各部門的關系、明確各部門的職責是展開環境保護支出調查的首要工作。
(2)我國的資源環境統計基礎較為薄弱,不可能一開始就展開全面的環保支出調查,應依據國際經驗,對部分優先領域展開調查以積累經驗。對于環保支出賬戶的建立,應依據自身情況,從基礎做起,逐步充實賬戶,依據我國實際情況開展工作,可先建立政府賬戶和企業賬戶。
(3)國際上關于環境保護支出有多種分類方法,因此在獲取環保支出總量數據的基礎上,要將總量根據分析和研究的需要進行分類和整合。如可依據調查開展方向分為環保投資、環保經常性支出、環保產品和服務三個部分,在此基礎上對三個部分進一步細分,以便于分析環保政策的實施情況和運行效果。
以上方面都需要學者、研究機構、環保統計部門等共同努力,盡早構建出系統完善的中國環境保護支出賬戶。
[1]高敏雪,許健,周景博.資源環境統計[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4.
[2]周國梅,周軍.綠色國民經濟核算國際經驗[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