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義學 陸婷 龔新

新疆第一個新型煤化工項目在奎屯率先投產,具有800萬產能的民企重油煉化項目在奎屯落地,國內機械制造業領跑者與奎屯簽署戰略合作……據本刊記者觀察,新疆是個資源大省,但是奎屯市卻沒有資源優勢,工業儼然成為奎屯經濟建設雄渾樂章中的最強音符。
新疆自治區第八次黨代會報告指出:“新型工業化事關新疆現代化建設的全局。”“要堅持把新型工業化作為第一推動力。”奎屯市緊緊抓住發展的歷史機遇,加大招商力度,加快引資步伐,選商擇商,讓新型工業孵化天山北坡經濟帶,成為重要的增長極。
記 者:趙書記,您好。在上次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您曾提到,工農商各領域發展要統籌協調,其中,新型工業化是第一推動力。請您談談沒有資源優勢的奎屯市,新型工業化是如何發展的?
趙永龍:奎屯市認真貫徹新疆自治區的部署,堅持把新型工業化作為第一推動力。經過“十一五”、“十二五”的布局建設,奎屯市工業發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績:2011年,實現生產總值90億元,比2009年增長39.1%,年均增長17.9%;公共財政收入10.9億元,比2009年增長88.6%,年均增長37.3%;地方固定資產投資43.9億元,比2009年增長216.7%,年均增長78%;招商引資到位資金82.6億元,比2009年增長5.5倍。其中,完成工業總產值104.6億元,比2009年增長60%,年均增長26.5%;完成工業增加值40.9億元,比2009年增長49.8%,年均增長22.4%。
新疆是個資源大省,沒有資源優勢的奎屯市,實行的是拿來主義精神——周邊煤礦的煤,促成了錦疆煤化工的率先投產,流經過的石油管道,成就了寶塔石化項目的落地;奎屯市充分發揮“金三角”得天獨厚的區位交通優勢,以優質服務和敢為人先的創新思維理念,引來了大項目的紛紛落地。
記 者:奎屯市緊緊抓住發展的歷史機遇,加大招商力度,加快引資步伐,選商擇商。請您談談具體的引資措施和招商經驗。
趙永龍:栽下梧桐樹才能引得鳳凰來。奎屯市采取的是以打造優質工業園區帶動全市工業發展的策略。
2011年4月,奎屯-獨山子經濟技術開發區成功升級為國家級開發區。緊抓歷史機遇,奎屯市投入1400萬元資金,邀請國內外一流規劃單位、專家,全面啟動了《戰略性研究(概念性專題規劃)》、《總體規劃》、《產業規劃》等8項規劃編制;實現了近30平方公里包括道路、綠化亮化、供排水、供氣、供電、通訊等在內基礎設施建設,截至目前,開發區已累計完成投資11億元;2012年,又投入資金2.25億元,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功能。
2011年12月,開發區獲得國家ISO90012環境管理體系和ISO14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被授予國家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并納入商務部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發展水平評價體系,先后被新疆列入重要的化工基地、棉紡基地、太陽能產業制造基地。乘著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和第八次黨代會的強勁東風,奎屯-獨山子經濟技術開發區已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龍頭,如今的開發區正朝著建設千億元產值、百億元稅收的園區闊步邁進。
天北新區也步入快速發展的軌道。奎屯市著力推進兵地融合發展平臺-天北新區的建設發展,在政策、項目、資金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頒布了《天北新區管理條例》,天北新區兵地融合管理體制榮獲了中國地方政府管理創新獎,是新疆唯一獲此殊榮的獎項。2011年,天北新區完成生產總值19.8億元。天北新區的快速發展,為奎屯市經濟社會發展增添了新的動力。
記 者:從以往的撿到籃子里的都是菜,到現在的選商擇商,奎屯市在產業布局上是如何科學合理地規劃的?
趙永龍:擁有一批拳頭企業,市場競爭中才有話語權。奎屯市積極引進大企業、大集團,高起點、高水平、高效益地推進優勢資源轉換,產業布局上著力打造低碳循環經濟與產業集群效益。
兩年來,建成投產項目24個,總投資67.7億;在建項目15個,總投資408億元,初步形成了以化工、冶金、電力、光伏、紡織、卷煙為龍頭的產業集群。
化工項目中,錦疆化工在全疆新型煤化工中率先投產,并先后建成了藍山屯河、興達偉業、科源化工等一批化工項目。
冶金產業已有艾斯米爾鋼鐵、融坤鋼結構等項目建成,昆玉200萬噸特鋼、銅冠冶化3×30萬噸/年尾礦綜合利用、錦西100萬噸焊接鋼管等項目也正在加快建設,屆時將形成每年200萬噸鋼鐵、100萬噸鋼管生產能力。
電力產業錦疆熱電已投產;光伏產業建成了龍海硅業、新路標碳化硅專用微粉企業,積極引進的1GWP太陽能光伏電站500MW太陽能電池組件項目已落地建設,已形成每年10萬噸碳化硅、力爭形成每年500MW太陽能電池組件的生產能力。
紡織產業積極打造以棉紡、化纖、合成纖維、混紡為特色的、差別化的紡織、化纖產業,加快華孚50萬錠棉紡、3萬錠棉紡擴建等項目建設,正在加速形成每年100萬錠棉紡生產能力;卷煙產業正加快技改、產品結構調整,生產規模由2009年的27萬箱增加到2011年的32萬箱。
這一大批優勢產業,加上依托支柱產業,積極發展中的小微企業,猶如蛟龍起舞,將奎屯市的工業經濟攪得風生水起。
記 者:請您談談奎屯新型工業化在“創新”思維方面的突出體現?
趙永龍:拳頭企業入駐,本身就具備很強的創新能力,政府一直將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進行主導,鼓勵企業積極參與,同時各方不斷加大科技投入,形成了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
兩年來,奎屯市已建成了中小企業技術轉移服務平臺,協助企業爭取技改創新扶持資金2478萬元、新增3家自治區級民營科技企業;4種產品榮獲新疆名牌產品稱號;藍山屯河的兩項新產品(高倍型聚苯乙烯樹脂、難燃性EPS樹脂)通過了新疆自治區新產品鑒定,填補了疆內此類產品的空白;藍山屯河、奎開電氣、達億石化等企業獲得奎屯市首批創新型企業的稱號。
截至目前,開發區共有26家企業、52種產品采用了國際標準、60個項目獲得專利,大部分企業均采用了信息化技術,實現了全過程信息化應用,并積極努力創建自治區級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試驗區。
2011年,光伏市場面臨大規模洗牌,光伏組件和高純硅資料市場浮現供過于求的趨向,新疆龍海硅業因為擁有了自主知識產權的項目,所以能夠逆市而上,在這次大規模的洗牌中再次成為行業的佼佼者。新疆科源化工,今年投入重點研發的是煤化工催化助劑,據了解,國外一條工藝包的售價是3000萬美元,新疆科源化工研發成功煤化工催化助劑后,將大大降低國內煤化工企業的生產成本。
記 者:在發展工業的同時,如何關注環保問題?
趙永龍:科技創新、產業集群,助推了園區的循環經濟的發展;加強環境污染治理,堅持招商選資,對不符合產業政策、產業發展規劃和環境保護要求的項目一律不得落地建設的理念,實現了奎屯市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環境效益的有機統一。
奎屯市啟動“數字環保”工程,大力提升了環境監管能力;開工建設了生活垃圾處理擴建、污水處理廠新建擴建工程;淘汰了一批產能落后的企業,不斷加大節能減排力度,大力提升了城市及工業區綠化覆蓋率,啟動了城市發展和環境改善項目,積極創建國家級生態工業示范園區,爭創國家森林城市、節水型城市和人居環境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