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林燕 馬慧仙
2010年初衛生部提出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1],我院領導高度重視,積極響應,2011年在全院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為了進一步激發護士工作積極性,推進“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的深入開展,自2011年7月開始,門診輸液室作為首批試點科室實施護士績效考核,取得一定的成效,現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我科有護士9名(包括護士長1名),均為女性,年齡37~53歲。工作年限15~33年。學歷:本科2名,大專5名,中專1名,高中1名。職稱:主管護師7名,護師2名。2011年1~6月選擇280例患者進行對護理工作滿意度調查,2011年7~12月選擇291例患者進行護理工作滿意度調查。
1.2 方法
1.2.1 思想動員 院領導多次召開護士會,講解護士績效考核目的和意義,統一思想,達成共識。
1.2.2 制定考核標準及評分細則 根據《廣西省優質護理服務考核標準》,按照等級醫院管理要求結合輸液室工作性質,從德、能、勤、績等方面制定績效指標。護士個人績效考核=綜合考核+專業崗位考核+護理工作量考核+加分項目考核。
1.2.2.1 綜合考核(60分)考核內容:(1)職業操守(10分)。包括儀容儀表,微笑服務,為患者提供優質護理服務,違反1次扣1分。(2)勞動紀律(5分)。護理人員應遵守勞動紀律,遲到、早退、擅自換班者1次扣2分。(3)工作滿意度(10分)。患者滿意度應達95分,如果滿意度<95分,扣3分。(4)護理質量(20分)。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及工作流程,各班次工作職責完成情況。出現護理差錯每起按重、中、輕分別扣10,5,3分。(5)三基、三嚴(10分)。及格分為理論80分、操作90分,不及格者每次扣5分。(6)繼續教育(5分)。業務學習每月2次,未參加院級及科室業務學習者每次扣1分。
1.2.2.2 專業崗位考核 (1)職稱。副主任護師、主管護師、護師、護士分別得5,4,3,2 分。(2)工齡。0.2 分/年。
1.2.2.3 工作量考核 按“工分”的形式做出具體統計:如給成人打針得2分,給小孩打頭皮針得5分,老年人血管條件差打針得3分。抽血:成人得1分,小兒得2分,接配液體、拔針等操作也換算成相應的分數。
1.2.2.4 加分項目考核 論文發表。(1)核心期刊一篇得3分,統計源2分,非統計源1分,院內論文交流0.5分。(2)科研、新業務、新技術。獲省級科研成果三等獎以上者,主研人得8分;獲市級科研成果三等獎以上者,主研人得6分;主持或參與院內新業務、新技術項目按前三名作者計分,依次得4,3,2 分。
1.2.3 護士績效考核的管理 遵照“按崗取酬,按工作量取酬,按服務質量取酬”[2]的原則,醫院執行三級護理質量管理體系,即護理部-科護長-護士長協同進行,采取定時考核與隨時抽查相結合,對照績效考核內容進行嚴格質量考評,對每位護士的考評分數運用EXCEL進行記錄,每月匯總1次,將各人的分數測算成相應的績效獎金分配系數。
1.2.4 考核評價 實行開放式考核,即上不封頂,下不保底,突出質量與效率,年終依據績效考核情況,評選優秀護士、先進工作者。并將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護士自身工作滿意度,護士“三基”考試成績與未進行績效考核的2011年上半年進行比較。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統計軟件處理,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檢驗水準α=0.05。
通過實施護士績效考核后,我們對考核前后的護理工作進行了對比分析。發現績效考核促進了“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順利開展,提高了護理管理效率。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比較見表1,護理人員考核情況比較見表2。
表1 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比較(分,±s)

表1 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比較(分,±s)
時間 問卷例數 滿意度280 95.27±1.61 291 98.36±4.00 2011年1~6月2011年7~12月t'值P 12.1914值<0.05
表2 護理人員考核情況比較(分,±s)

表2 護理人員考核情況比較(分,±s)
注:第1項計算為30×6個月×9人=1380次,減去休班,故不足1620次。2,3,4項計算為1次×6個月×9人=54次
項目 考核人次績效考核前 績效考核后 t'值 P值遵守勞動紀律1380 91.35±6.36 97.72±4.0 31.50 <0.05護士工作滿意度54 83.23±8.12 91.32±3.24 6.80 <0.05 54 93.42±2.11 95.75±1.29 6.92 <0.05理論考試達標 54 82.33±4.75 89.75±3.49 9.25 <0.05技能考試達標
3.1 提高了患者滿意度 醫院采用“第三方調查法”[3],指派質控科人員,每月1~2次不定期下科室對門診輸液患者進行滿意度問卷調查,2011年1~6月和7~12月發放滿意度問卷調查表分別為280份和291份,調查項目包括護士的儀容儀表、服務態度、護理技術、溝通宣教,責任心等。護士為提高患者滿意度,在日常工作中以微笑待人,主動與患者及家屬溝通,給予健康教育,實施輸液告知服務,患者滿意度大幅度提高。3.2 提高了護理質量 門診輸液室主要負責門診輸液、抽血、肌內注射等工作,具有患者多、輸液量大、用藥種類多、病種雜的特點,其護理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醫院的整個聲譽。長期繁忙的工作及壓力,嚴重影響護理人員的積極性,使整個科室呈消極怠工的狀態,實施績效考核方案后,考核分值拉開護士獎金的檔次,這種正強化激勵,增強了護士的責任心及危機感,激發了工作熱情與積極性,下半年綜合護理質量檢查結果有明顯提高。
3.3 提高了護士工作滿意度 護士績效考核前(2011年1~6月)與考核后(2011年7~12月)比較,護士每月人均靜脈穿刺人次由實行前的326.57人次提高到人394.93次,每月人均增長20.93%;每月人均靜脈抽血人次由實行前的565.33人次提高到677.46人次,每月人均增長19.83%。雖然工作量增加了,但是抱怨減少了。因為工作量統計以工分式記錄,使護士考核更加透明、公開,讓護士形成一種意識,就是技術難度越高,分值越高,做得比別人越多,干得比別人越好,就能比別人得到更多的回報,提升了護士的工作滿意度和自我價值感。
3.4 提高了工作效率 實施績效考核前,科室獎金核算僅按職稱核算,忽略了工作量和工作質量、技術難度和患者滿意度,導致了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實施績效考核后,用數據說話,實現了按勞分配,多勞多得,優勞優得[4]。以往工作中常常出現“挑肥揀瘦”的現象,碰到血管好的患者爭著去打,碰到血管條件差的患者,互相推托;個別護士因為輸液室的勞動強度太大,為“喘口氣”而故意磨蹭上衛生間、喝水的次數和時間大為減少。下半年在工作量增加而護理人員不變的情況下,綜合質量檢查結果出現不降反升的局面,工作效率顯著提高。
3.5 增強了護士科研意識,活躍了科室學術氛圍 我科護理人員年齡均偏大,學習積極性普遍不高,科研意識比較淡漠,績效考核設置了加分項目,護士們為了增分,利用休息時間主動學習,撰寫論文,僅2011年,9名護士在省級以上期刊發表論文11篇。開展護理技術革新一項,填補以往的空白,“三基”理論及技能考試成績較上半年普遍提高。
3.6 降低了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 績效考核執行減分項下不保底的方法,績效考核后護士工作更加細心、主動,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由上半年5件下降到下半年的1件。
輸液室實施護士績效考核,使護理人員的工作得到相對客觀、公正的評價,從而調動了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充分發揮了護理人員的工作主動性及個人潛能[5],深入貫徹落實了衛生部“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方案精神,推動優質護理服務的開展。提高了護理質量和患者滿意度,從而達到患者、社會、政府滿意。同時,考核標準設置職稱、工齡分值,使工作年限長的護士得到一定優勢得分,解決了考核可能帶來的不平衡問題。
[1] 王降雁.“三大革命性”轉變保障“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的開展[J].中國護理管理,2010,10(10):17-18.
[2] 廖慶萍,江智霞,趙玲芳,等.不同層次護士績效考核指標的應用探討[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19):1743-1744.
[3] 劉 云,潘凌蘊,孫 琳,等.護理人員分級管理中護理組長的設立與管理[J].中華護理雜志,2010,45(9):824-826.
[4] 黃正新.護士績效考核標準的建立與實施[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1):13-14.
[5] 李 莉,李文珍,孫 亮.護士績效考核工作量表設計與應用[J].中國護理管理,2008,8(8):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