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紹翀 潘永 葉浩昕 鐘曉聲 戴智梅 顧小冰
本文總結了近3年來我科門診治療并堅持隨訪6月的192例聲帶小結患者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選取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我科門診治療并能堅持隨訪6月的192例聲帶小結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觀察對象,其中男性54例,女性138例,年齡 22歲 ~72歲,平均年齡 37.6±11.5歲。192例患者治療前均行纖維喉鏡確診為聲帶小結。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同意的情況下,依據治療方式不同隨機分為藥物組64例、霧化組55例及聯合組73例,三組患者性別構成比例、年齡分布等一般資料經過統計學分析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
2.治療方法
藥物組:口服金嗓散結丸60粒/次,每天3次,持續口服2周。
霧化組:以地塞米松5mg+生理鹽水10ml行超聲霧化吸入,每次10分鐘,1天2次,隔天治療,連續治療2周。
聯合組:口服金嗓散結丸60粒/次,每天3次,輔以地塞米松5mg+生理鹽水10ml行超聲霧化吸入,每次10分鐘,1天2次,隔天治療,連續治療2周。
3.療效評定標準 隨訪時間6個月。采用纖維喉鏡檢查進行復查。痊愈:發聲和聲帶形態基本恢復正常,小結消失;好轉:聲嘶癥狀明顯好轉,聲帶局部略有增厚;無效:聲嘶改善不明顯或好轉后再發聲嘶,聲帶小結復發,需要再次治療[1]。

4.統計學處理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6.0建立數據庫,通過t檢驗分析各組臨床療效,P<0.05提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三組患者治療效果的比較(如表1、2、3)

表1 藥物組與霧化組療效比較

表2 藥物組與聯合組療效比較

表3 霧化組與聯合組療效比較

注:霧化組與聯合組總有效率比較 Х2=4.606,P=0.032。
從上表可以看出,聯合組治療效果最好,總有效率達84.9%,其療效與藥物組及霧化組相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藥物組與霧化組療效相當,兩者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聲帶小結多由發聲方法不當,或過度使用高音而致,使聲帶粘膜呈局限性創傷性炎性反應,早期呈現水腫、充血,晚期上皮增生角化,間質性纖維化樣變[2]。臨床早期主要是發聲易倦和間歇性聲嘶,聲嘶每當發高音時出現。繼續發展,聲嘶加重,呈持續性,且在發較低聲音時也可發生[3]。
聲帶小結在中醫理論中歸結為血瘀痰凝。患病日久,合邪未清,結聚于喉,阻滯脈絡;或用嗓太過,耗氣傷陰,喉部脈絡受損,經氣淤滯不暢,氣滯則血瘀痰凝,致聲帶腫脹或形成小結[1]。金嗓散結丸成分中,銀花、菊花、蒲公英、連翹清熱,桃仁、紅花活血化瘀,蟬蛻辛涼解毒,胖大海養血滋陰、潤喉、暢聲開音,木蝴蝶宜肺熱、利咽喉、止痛[4],因而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利濕化痰、疏肝理氣、疏風解表、養陰清肺及化痰健脾等功效。
對聲帶小結的治療,西醫包括聲帶休息、發聲訓練、藥物治療和手術切除,其中藥物治療以激素霧化為主。地塞米松為臨床常用的糖皮質激素,具有很強的抗炎、抗過敏作用,能抑制感染性炎癥和非感染性炎癥,減輕黏膜充血和水腫,抑制浸潤和滲出,緩解炎癥癥狀,超聲霧化使藥物均勻分布于咽部黏膜上,直接作用于病變組織[5]。本研究通過對192例聲帶小結患者的療效進行比較,發現霧化組和藥物組的療效相當(P>0.05),而聯合組的療效優于霧化組和藥物組(P<0.05)。激素霧化治療以局部抗炎發揮功效,服用金嗓散結丸則可清熱解毒、活血化瘀,兩者相輔相成,從不同的方面進行治療,聯合使用可提高治療效果。
綜上,金嗓散結丸用于治療聲帶小結療效滿意,聯合激素霧化效果更為理想,值得臨床使用。
1 劉巨波,劉麗亞,馮志堅,等.金嗓散結丸對聲帶息肉和小結激光術后療效的影響[J].中國眼耳鼻喉科雜志,2007,7(1):33 -34.
2 白伯敏.中藥治療聲帶小結[J].中華實用中西醫雜志,2008,21(12):903.
3 黃選兆,汪吉寶,孔維佳.實用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第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444-445.
4 張惠琴,林尚澤.金嗓散結丸和金嗓開音丸對聲帶息肉及聲帶小結的療效觀察[J].臨床耳鼻喉科雜志,2005,19(8):363 -364.
5 周志欽,劉全國.霧化吸入治療慢性咽炎的體會[J].中華臨床醫藥雜志,2003,60:9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