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向紅
胸椎小關節紊亂(Thoracic facet joint disorder)在臨床比較常見,又稱胸椎小關節錯位[1],屬中醫學“骨錯縫”范疇[2],多由于損傷、用力不當、暴力等因素造成胸椎小關節扭轉錯位,近年來,我們采用整脊推拿治療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1年6月~2012年8月治療的70例胸椎小關節紊亂患者,所有患者有背痛癥狀,或伴肋間神經放散痛,局部肌肉緊張、痙攣,有壓痛或叩擊痛,或可觸及硬結、條索狀物等,大都在T3~T9之間。其中男38例,占54.3%,女32例,占45.7%,男女之比為1.2:1。年齡13~66歲,平均41.5歲。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5例,其中對照組男20例,女15例,年齡14~66歲,平均40.6歲,病程3d~6個月,平均28d;觀察組男18例,女17例,年齡13~65歲,平均42.5歲,病程3d~5個月,平均25d;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臨床癥狀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2.治療方法
(1)對照組采用常規推拿放松手法和掌按法,30min/次,隔日治療1次,15次為1個療程。
(2)治療組:采用放松手法,先用滾法、揉法放松疼痛部位周圍的肌肉5min,再用彈撥法、按法、擦法、拍法等手法解除肌肉的痙攣,時間約15min。再根據具體損傷情況選擇下列整脊手法[3]:1)肋骨平推法:適用于胸肋關節、肋橫突關節錯位,胸椎前滑脫致肋骨隆突者。如第7肋橫突關節錯位,術者右掌平置其左第7肋骨上,囑患者深吸氣,當呼氣末時,順肋骨自上而下推動,重復3~5次。2)抱膝滾動法:適用于胸椎向前滑脫式錯位。患者仰臥,以軟枕護頭部,雙手叉握緊抱雙膝。術者左手托患者頸部,右手抱其雙膝,使患者做仰臥起坐動作。3)端坐提肩拍打法:適用于中上段胸椎的復位。醫者右肘置于患者右腋下并用力往上提,讓患者認真配合,囑患者深吸氣后憋氣,然后用左掌根猛拍患者疼痛中位相應肋間的上下兩肋骨角處,然后按壓局部數次。4)膝頂按壓法:適用于上段胸椎的復位。醫者雙手自患者兩腋下繞過握住患者兩腕關節,右膝頂住患椎棘突。囑患者低頭或略挺胸,醫者雙手和右膝同時用力頂壓[4]。5)端坐頂推法:適用于中上段胸椎的復位。醫者雙手從患者兩肩外側環抱患者上胸,雙掌交叉相握置于患者胸骨上端。囑患者略后仰,上身背靠醫者右膝,頭置于醫者右肩,醫者上身略前俯,右膝頂住患椎棘突,在患者呼氣末時,醫者雙手有力往后下壓,右膝往前上方頂椎。此時可聞及關節復位響聲,手法畢。6)俯臥推按法:適用于中下段胸椎的復位。7)搖腿揉背法:適用于全部胸腰椎各椎間關節錯位,尤其是老年人肥大性脊柱炎伴小關節紊亂癥。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兩組經過治療,觀察組35例治愈23例,治愈率為65.7%,好轉9例,好轉率為25.7%,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1.4%;對照組35例治愈9例,治愈率為25.7%,好轉12例,好轉率為34.3%,無效14例,總有效率為60.0%;兩組療效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胸椎小關節紊亂屬中醫學“骨錯縫”范疇,多由于損傷、用力不當、暴力等因素造成胸椎小關節扭轉錯位,中醫學認為,小關節錯位后筋脈勢必受到損傷,導致經絡氣血阻斷,不通則痛,患者表現為肌肉緊張、痙攣,有壓痛或叩擊痛,或可觸及硬結、條索狀物等,由于經絡氣血的阻斷,影響到胸椎脊神經,胸交感神經纖維的傳輸,容易引起周圍軟組織炎性滲出、水腫等[5],患者會繼發脊神經和交感神經繼發性病損。本組資料采用整脊推拿進行治療,通過規范嫻熟的整復手法,可以矯正錯位失穩的椎體[6],調整錯位的胸椎小關節,使受壓的脊神經恢復正常功能,同時,該療法可以活血化瘀,疏經通絡,促進血液循環,解除肌肉和血管的痙攣,解除對脊神經的刺激和壓迫,恢復脊柱內外平衡,達到治療的目的。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本組資料結果顯示:兩組經過治療,觀察組35例治愈23例,治愈率為65.7%,好轉9例,好轉率為25.7%,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1.4%;對照組35例治愈9例,治愈率為25.7%,好轉12例,好轉率為34.3%,無效14例,總有效率為60.0%;兩組療效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整脊推拿治療胸椎小關節紊亂療效顯著,值得推廣。
1 俞杰,張秀芬.整脊手法配合刺絡拔罐治療胸椎小關節紊亂臨床觀察[J].中國自然醫學雜志,2005,3(1):55 -56.
2 周學龍,翁太來,盧美芬.胸椎小關節紊亂與功能性胃腸疾病的相關性研究[J].廣西中醫藥,2005,28(6):12 -14.
3 韋以宗,趙敏生,湯耿民,等.脊柱運動樞紐的研究-椎體與下關節突關節面夾角測量及整脊法原理探討[J].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2003,11(2):5 -9.
4 張仕年,冀斌,邵銘熙.四指推法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疼痛指數與P物質的影響[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06,22(04):15-16.
5 羅博元,朱子生,后盾,等.配合臨床研究胸椎小關節紊亂投照方法探討[J].實用醫技雜志,2006,13(8):1253 -1254.
6 舒謙,陳建鴻.手法治療胸椎小關節紊亂癥[J].中國骨傷,2005,18(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