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彤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基礎理論研究所

中醫學本征為信息醫學,研究視角、對象和方法分別是“信息”、“整體”和“集成”,屬于整體論科學類型,其背后存在一個古已有之、連綿不斷、影響至今、與西醫結構醫學體系迥然有別的原創思維模式。該模式形成于《黃帝內經》,基本特征是意象思維。其概念通過主客相容的意象方式形成,通常內涵小、外延大,不易長線條推理;推理方式為取象比類與取類比象,其間多有邏輯縫隙,需要通過直覺與經驗類比跳轉與跨越;由此思維模式融合哲理與臨床經驗建構而成的中醫理論體系是多元結構的柔性統一體。解讀中醫文本,需要結合主體狀態、文字與語境;從事臨床診療,可在基本模式基礎上,結合醫家自身的思維彈性,選擇適用與順手的具體方法,不必拘泥刻板的規范,而強調實踐優位與價值至上的原則。中醫原創思維模式的優點是易于處理復雜系統問題,有利于個體化診療實踐;缺點是難以標準化,不利于現代社會條件下的傳播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