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亮
(江蘇省電力公司灌南縣供電公司,江蘇 灌南 222500)
人是電力工程項目建設的實施者。人的因素是首要因素,它決定了其他幾個因素,人的素質,即人的文化水平、技術水平、決策能力、管理能力、組織能力、作業能力、控制能力、身體素質及職業道德等,都將直接和間接地影響電力工程實體質量,所以人員素質是影響工程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
機械是指施工過程使用的各類機具設備,包括大型運輸設備、各類操作工具、各種施工安全設施、各類測量儀器和調試儀器等,也稱施工機具設備,它們是施工生產的手段。機械設備對工程質量有重要影響。機械設備其產品質量優劣程度、施工設備、儀器的類型是否符合電力工程施工特點,性能是否先進穩定,操作是否方便安全等,都將會影響電力工程的質量。
材料,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和構配件,是工程施工的物質條件,沒有材料就無法施工。材料質量是工程質量的基礎,材料質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質量就不能符合標準。所以,加強材料的質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質量的重要保證,是創造正常施工條件,實現投資、進度控制的前提。對于電力工程,材料種類多,用量大,一種材料出現問題,就會對整個電力工程產生重大的影響。用不合格的變壓器、高壓開關、電纜是不能保證設備以后安全運行的。因此,對工程材料的質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質量的重要保證。
這里所說的方法,一是指施工方法,即電力工程項目整個建設周期內采取的技術方案、工藝流程、組織措施、調試手段和施工組織設計等;二是指對工程質量進行統計、計量和測量誤差的方法。
施工方法是實現工程建設的重要手段,施工方案的正確與否,是工程項目進度、質量、投資三大目標控制能否順利實現的關鍵。往往由于施工方案考慮不周而拖延進度,影響質量,增加投資。統計、測量、計量方法是運用質量統計方法在工程中抽取全部或部分工程作為樣本,通過對樣本進行檢測和整理加工,從中獲得樣本質量數據信息,并以此為依據,以概率數理統計為理論基礎,對總體的質量狀況做出分析和判斷。質量數據的收集方法有全數檢驗和隨機抽樣檢驗。調查方法有統計表法、分層法、排列圖法和因果圖法。據整理方法有直方圖法、控制圖法與相關圖法。
影響工程項目質量的環境因素較多,有工程技術環境、工程管理環境、勞動環境,人文環境等。同時外部的政治環境對電力工程質量也有一定的影響,這些外部環境主要是指國家的政策和法律法規、政治經濟形式、政府行為等。環境因素對于工程質量的影響,具有復雜多變的特點,如氣象條件變化萬千,溫度、濕度、大風、暴雨、酷暑、嚴寒都直接影響工程質量。因此,應根據電力工程特點和具體的施工條件,與施工方案和技術措施緊密結合,對影響質量的環境因素,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嚴加控制。
作為施工單位,應做好對設計文件的會審、技術交底、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的制定、施工圖預算及技術資料的準備等工作。在這一階段,一定要做到耐心細致,把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問題考慮周全,對設計圖中不便于施工的地方盡早提出修改意見,制定出詳盡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組織設計,便于下階段施工過程的進行。施工準備主要是作業技術準備狀態的控制,是指各項施工準備工作,包括配置的人員、材料、具、場所環境、通風、照明、安全設施等,在正式開展施工前,是否按預先計劃的安排落實到位。做好作業技術準備狀況的檢查,有利于實際施工條件的落實,避免計劃與實際兩張皮,承諾與行動相脫離,在準備工作不到位的情況下貿然施工。
施工階段的質量控制也是一個經由對投入的資源和條件的質量控制(事前控制)進而對生產過程及各環節質量進行控制(事中控制),直到對所完成的工程產出產品的質量檢驗與控制(事后控制)為止的全過程的系統控制過程。
施工過程管理的基本任務是保證工程的質量,建立一個能夠穩定地生產合格工程和優質工程的管理系統。質量控制工作量最大的階段就是施工階段。所有與建設活動有關的單位都要在此時參與質量形成的活動。所以施工階段的質量控制是工程項目質量控制的重點,也是最重要的階段。
根據施工階段工程實體質量形成過程的時間階段劃分,施工階段的質量控制可以分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如圖1所示。

圖1 施工質量控制圖
上述三個階段的系統過程中,前二個階段對于最終產品質量的形成具有決定性的作用,而所投入的物質資源的質量控制對最終產品質量又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所以質量控制的系統過程中,無論是對投入物質資源的控制,還是對施工及安裝生產過程的控制,都應當對影響工程實體質量的五個重要因素方面,即對施工有關人員因素、材料因素、機械設備因素、施工方法因素以及環境因素等進行全面的控制。
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是工程建設質量控制的一個重要環節,它包括工程施工質量的中間驗收和工程的竣工驗收兩個方面。通過對工程建設中間產出品和最終產品的質量驗收,從過程控制和終端把關兩個方面進行工程項目的質量控制,以確保達到設計所要求的功能和使用價值,實現建設投資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工程項目的竣工驗收,是項目建設程序的最后一個環節,是全面考核項目建設成果,檢查設計與施工質量,確認項目能否投入使用的重要步驟。竣工驗收一般分為單項工程驗收和全部驗收。
工程項目在竣工驗收交付使用后,按照合同和有關的規定,在一定的期限,即回訪保修期內(一般為一年時間)由施工單位項目經理部組織原項目人員主動對交付使用的竣工工程進行回訪,聽取用戶對工程質量的意見,填寫質量回訪表,報有關技術與生產部門備案處理。工程交付以后,使用過程也是考驗工程實際質量的過程,它是企業內部質量管理的繼續,也是全面質量管理的出發點和歸宿。這一過程質量管理的基本任務是開展質量回訪和檢查,即一年后到現場檢查和聽取新建、改建變電站的運行情況和存在問題,對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并限期整改。同時,要對輸變電工程在使用過程中暴露出的共性問題進行分析,提出相應的應對措施,為下一次類似工程提供幫助,真正實現PDCA循環。
電力工程項目的建設是一個復雜、龐大的系統工程,更是是一門科學,不斷地探索管理的新思路,探尋更為先進科學的管理措施與技術,是每個電力工程企業共同追求的目標。讓我們鍥而不舍地學習、探索,借鑒國內外先進的管理技術,完善企業管理及技術標準,保證施工優質,使企業在激烈競爭的電建市場中,能很好地生存、發展。
[1]袁志民.項目管理在電力工程建設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科技縱橫,2010,9.
[2]宋芳.在電力工程建設中如何加強項目管理[J].甘肅電力技術,2010,3.
[3]鄭自強,王曉蕾.電廠電力工程質量控制[J].中國質量,2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