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光友(左三)向遵義市委常委、時任市委組織部部長周素平(右一)介紹社區情況。(省委創先爭優活動辦公室供圖)
2002年,街道招考社區干部時,我經選舉進入了社區居委會,成為一名年輕的“當家人”。面對社區辦公場所窄小擁擠、辦公經費嚴重不足和每月只有270元的生活補貼等現實問題時,我感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嚴峻考驗和進退兩難的選擇:是融入社區,迎難而上?還是臨陣退縮,另尋出路?最終我選擇留在社區,并把當好一名社區“家長”作為奮斗目標。
我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經營愛心、突出服務、凝聚民心”的工作思路,以創新的思維和經營的理念來謀劃社區發展。整合社區資源,建立了黨務政務“一站式”服務大廳,開辦了社區郵政服務站、便民服務網站、愛心中轉站、便民工具“百寶屋”等便民利民服務中心;實施了網脈工程、“愛心托管站”、“愛心救助鈴”、“居家寶”信息平臺和居家養老等無償和低償服務項目。在我的帶領和努力下,如今的插旗山社區辦公陣地面積達800平方米,不但配齊了各種辦公設備,極大地改善了辦公條件,還使社區每年有了5萬元的固定集體經濟收入。
我始終履行著當選時“改變社區環境、服務社區居民、改善辦公條件、提高干部待遇、克服困難抓發展、努力工作爭第一”的誓言。十年來,社區發生了大變化,各級領導對插旗山社區建設的做法也給予了高度評價。中組部“四進社區”試點,全省郵政服務進社區、“三關愛”工程、“居家養老社區關懷”和“四民社區”創建試點等10余項中央、省委和市委黨建重點任務先后落戶插旗山社區牽頭實施;全國“優秀志愿者組織”、全省“五好”基層黨組織、“文明社區”等30余項榮譽,加冕插旗山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