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寧
(長城鉆探工程有限公司鉆井技術服務公司 遼寧 盤錦124010)
石油鉆井作為石油生產的第一線,其工作特點就是隊伍分散、流動性強、自然環境惡略,這些不利的環境條件一直困擾石油生產企業。隨著鉆井技術在油田開采過程中的應用,鉆井生產逐漸成為了油田開采中的主角,其中,鉆井生產過程中的數據管理維護及現場的工程指導工作等極需要一套系統的生產管理方法。針對鉆井在油田開發作業中存在的問題,必須不斷完善鉆井生產過程中的管理系統,目的在于滿足現代化的鉆井生產需要,實現方便快捷的數據管理和維護,同時對生產現場進行必要的指導。
沒有實施信息化管理,企業總部無法對各地庫存信息進行及時匯總。企業的材料預算制度、生產監督制度均無法實施,導致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重復采購和遠距離調運,不僅加大了成本,也占用了部分流動資金。管理上的落后,對于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產生了較大的阻礙作用。
石油鉆井生產企業信息化管理方案對于企業的生存、發展和壯大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鉆探企業必須設計和選擇適合于本企業特性的信息管理系統。
根據鉆井生產系統管理體制的具體情況,以及井隊現場、石油企業調度的計算機配制、網絡接入情況,設計信息管理系統包括七大子系統。

鉆井參數采集系統采用防暴型智能總線傳感器,將模/數轉換模塊集成于傳感器中,傳感器直接輸出數字化的數據,同時在一條總線上傳輸多項測量參數。采集的數據可以在操作監控室、司鉆控制臺同時實時顯示,可繪制連續曲線。鉆井現場數據管理系統以微軟的Windows98、2000、XP為運行環境,使用微軟的集成軟件開發環境開發完成主控程序,從而為用戶提供了友好、便捷的操作界面。
遠程無線網絡系統利用GPRS無線傳輸技術,GPRS的核心層采用IP技術,底層可使用多種傳輸技術,因而較易實現端到端的、廣域的無線IP連接,從而提供了一種高效、低成本的無線分組數據業務。利用該項技術,鉆井隊計算機對數據進行處理后傳送給無線終端。鉆井生產過程非常復雜,其中無形的涉及到理論計算、實踐經驗、規章制度等等,有形的涉及到地層、管柱、設備等等。工程技術人員需要了解、掌握大量的知識、數據,為此開發編制了"石油工程數據電腦手冊",軟件采用數據庫管理,收錄了大量的實用工程數據,涵蓋了管柱、設備、操作規程、事故處理等方方面面,同時包括了數本電子專業書,現場技術人員可以方便、快捷地查詢到所需要的資料。
鉆井信息管理系統的各個子系統均采用了邊開發編制、邊現場試用、邊修改完善。該系統實現了網上匯報、網上審核、在線統計查詢功能,滿足了井隊與公司全天候隨時交流的要求,實現了公司生產指令在線上傳下達的目標。該管理系統搭建起了單井成本管理信息化平臺,減少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信息系統不僅可以通過網絡實現單井數據的實時錄入,而且可以進行單井查詢、分析以及考核。在系統的實際應用中,還與前端的生產指揮系統對接,實現信息共享,提高信息系統數據的及時性;通過和物資信息系統的對接,每日提取單井消耗材料的具體情況,體現了成本的動態管理,實現管理方式由粗放到精細、由結果到過程的管理轉變,同時為其后端的單井預決算系統提供了強有力的數據支持。
優點:鉆井信息管理系統充分利用了現代先進的計算機、網絡、通信技術,是"數字化"時代的必然產物,該系統的成功運用必將引領鉆井生產管理水平登上一個新的臺階。鉆井信息管理系統成功應用了電信網絡接入企業局域網,較利用衛星頻道和建立地面接受站的方法大大降低了費用,是內陸平原油田進行遠程數據傳輸的首選方法。鉆井信息管理系統的成功運用,提高了石油企業的現代化、信息化水平及決策能力。
缺點:GPRS信號在偏遠地區和部分地區的交界處不穩定或較弱;實際應用中現場測試帶寬在20-30 kbps,音頻、視頻交流效果還不盡人意;需要與電信提供商協商解決信號覆蓋和傳輸速率問題。需要增強硬件、網絡覆蓋等基礎環境配套的建設,網絡覆蓋整個基層作業隊伍,主干網絡帶寬擴容,硬件配置水平需要進一步的提升,滿足研究、生產管理和應急指揮的業務需求。該系統目前應用于所有探評井,僅少量重點開發井得到了應用,由于定額、甲方使用習慣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該系統未能應用于大部分的開發井中。運維制度不健全,且基層隊伍井場信息化意識薄弱,制度執行不到位,影響信息數據傳輸質量。
3.2.1 信息數據量大,內容豐富。如Amoco公司每天的數據流量在9GB左右。其內容也相當豐富,數據庫包含了20多個國家的油田信息數據,油藏信息、鉆井信息等,門類齊全。
3.2.2 網絡健全,應用系統豐富。衛星數據傳輸網絡在諸多油公司中已普遍使用,指揮中心網絡化、在線式數據處理、專家系統、技術交流網絡化、電子郵件系統的充分利用等應用系統豐富多彩,在生產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3.2.3 重視應用,特別是數據挖掘和知識共享,應用系統的開發與生產實際有機的結合,技術基礎研究與生產需求有機的結合,同時新技術應用水平不斷提高。
3.2.4 一體化的系統解決方案,統一標準,與業務流程有機融合,一體化的協同工作平臺或工作環境的概念逐漸深入人心。
3.2.5 投入大、并呈上升趨勢,建設有充足持續的經費保障。
幾年來,在我國勝利、中原、西南的鉆井生產信息系統被廣泛地應用到油田勘探開發的各個方面和各個層面,在建設"數字油氣田"中發揮著信息源頭的作用,對于"數字油氣田"的建設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1]張進雙,郭學增,宋永強,胡速.海洋石油鉆完井數據集成服務系統[J].石油鉆探技術,2002年(01).
[2]趙仕俊,張仲宜,趙京坤.數字化鉆井系統的構建及相關問題研究 [J].石油礦場機械,2005年(01).
[3]張進雙,郭學增,張紅玲.井場信息系統建設體系結構[J].石油鉆探技術,2002年(06).
[4]孔令華,趙隆軍.鉆井現場數據實時傳輸系統服務器端的設計 [J].勝利油田職工大學學報,2005年(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