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乃瓊,黎永壹,尹繼林
(1.廣西欽州學院體育學院,廣西 欽州 535000;2.廣西欽州學院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廣西 欽州 535000)
體育領域的計算機應用已涉及了體育的數學建模、數據庫、多媒體、人工智能、計算機仿真、虛擬與現實等領域,為體育科學、運動訓練、體育教育、比賽分析、賽事組織與管理等相關的科學化發展提供了強力的技術支持,今后還將不斷的擴大和深入,在人文特征突出的民族體育領域也得到了很好的應用,如劉少英教授在主持國家體育總局的科研課題《我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信息網絡化建設研究》的研究中,對計算機在民族體育中的應用就取得了顯著的成果。
位于東南亞的東盟國家,世代居住著數百個不同的民族,“是世界上民族最為眾多、民族情況最為復雜的地區之一,這對東南亞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復雜的影響”[1],東盟地區的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并存的特征,孕育著多種不同的民族文化,其中的民族體育文化也極為豐富,從唐宋開始,就對人們的日常生產生活產生重要的影響。在當代,仍是影響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進步不可忽視的因素,隨著東南亞地區各國之間的社會交流不斷加強,民族體育文化的相互影響也日趨明顯。2004年起,每年在廣西南寧市舉辦中國-東盟博覽會。2010年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立,隨后并上升為國家戰略,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的推進,中國與東盟間的經濟文化交流與合作進一步得到加強,其中民族體育文化的交流與合作發展已呈快速發展之勢,“中國-東盟體育交流合作中心”已掛牌成立,邊境地區已搭建了中國與東盟的體育合作發展平臺,廣西與云南等地已建成了多處中國-東盟體育交流場所,打造了龍舟、武術、舞獅、藤球等知名賽事等。根據中國-東盟民族體育交流實踐,對相關問題的研究均受到了國內外專家學者的重視,眾多專家在研究中提出,中國-東盟間的民族體育交流與合作,應通過開發民族體育項目、賽事交流、旅游合作等措施實現,這些都離不開對東盟民族體育具體內容的熟悉和信息的掌握;老撾的洪通·坎薩翁、柬埔寨的梅·薩林在“中國-東盟大眾體育合作發展論壇論”(2011,廣西)報告中就提出,為進一步加強與中國民族體育的交流與合作,東盟國家重視并著手開展對民族體育資源進行整理。(根據2011廣西南寧市“中國-東盟大眾體育合作發展論壇論”報告整理.)
對東盟國家民族體育的研究和實踐,均表現出強勁的市場需求,直接促進了對東盟國家民族體育信息的需求,對使用信息的便捷性要求也日趨突出,應利用現代計算機技術,建設東盟的民族體育資源數據庫,便于研究和了解東盟國家的民族體育資源狀況,為中國—東盟民族體育文化更好地開展融合與發展服務。
根據當前對東盟民族體育資源研究與實踐的應用需要,數據庫平臺下建立相應的資源模塊,用戶通過查閱搜索后,以文本、聲像等形式呈現,提供實際使用所需(圖1)。

圖1 數據庫模塊構架圖
數據庫信息的采集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但本文研究的數據庫平臺收集工作,對象是在東盟國家,涉及地區和范圍大,處于不同國度,給數據的收集帶來很大的困難,這也是本數據庫建設中數據收集的特征,因此,除組織國內的研究人員外出調查收集外,發動組織東盟國家的同行研究人員參與顯得尤為重要。數據的采集好收集工作,主要采用以下方法開展。
2.2.1 文獻收集
對東盟民族體育資源的收集,用文獻資料法可以在國內的各大多媒體數據庫及圖書館中收集到一定的材料,但通過初步調查了解發現,因為當前對東盟國家民族體育的研究剛處于起步階段,所以國內的這些數據資源是極為有限的,主要通過東盟國家的相關信息平臺進行查閱收集,一是通過東盟一些國家的知名圖書館,二是東盟國家的網上數據庫,如泰國的http://www.ThaiLIS-Thai Library Integrated System及 http://www.thailits.com 平臺、泰瀝報(http://dcms.thailis.or.th/dcms/basic.php),澳大利亞國家體育信息中心(hppt://www.ausport.englzng.org)等等。文獻法主要是能收集到主流民族體育的概況的信息,但往往只涉及知名民族體育的常規狀況。
2.2.2 實地采集
數據的實地采集,被認為是準確的數據收集方法,但實際應用時要注意兩點,一是確保采集點具有代表性,二是采集點要全面,否則將收集到片面的數據,導致研究和應用的偏差。東盟國家多、地域寬,要對所有民族體育點實施實地采集是不現實的,因此,在實際操作中,首先要開展前期調研,了解東盟國家中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體育資源分布情況,設計總體的采集點方案,其次是分析確定代表東盟民族體育的主流,對主流資源進行采集,第三是把握東盟國家民族體育資源的真實狀況,民族體育概況部分應重點對原生態民族體育資源進行采集,特別是不能被已經進行過渡商業開發民族體育的表象所迷惑,采集到與真實民族體育相脫節的材料。
2.2.3 訪問搜集
本方法針對東盟國家民族體育的歷史、發展、流變等狀況進行搜集,民族體育活動的知情者、傳承人、主辦活動的核心人物等,是最能了解和掌握其真實情況,應對他們進行訪問調查。訪問的主要內容,是民族體育文化屬性方面的資源,如民族體育的起源、歷史、功能、發展、流變等。
實地采集和訪問搜集的材料以數字電子的形式為載體,這些電子材料有文本、圖片、音頻和視頻等形式,并將這些形式的材料轉換成與數據庫系統兼容的格式,如將圖片轉換成JPG或GIF格式,音頻采用WAV或MP3格式,視頻采用ASF、AVI或FLV等流媒體格式,最后將這些格式的材料作為體育資源數據庫平臺的輸入信息。
2.3.1 文字的編輯
文字是體育資源數據庫的基本類型,在表達方式和內容上都要符合專業要求,在描述體育動作要領或技戰術時,要盡量簡明準確,輸入意思接近或形式類似的信息記錄時,選擇準確的關鍵字,以體現多記錄的關聯性,提高資源數據庫平臺的性能。
2.3.2 視頻的處理
視頻是最能形象體現民族體育運動技、戰術的形式,但是攝像設備采集的視頻一般有冗余性、單調性和間斷性等缺點,所以需要利用視頻處理軟件編輯加工原始視頻文件,如Premiere、After Effects等軟件,通過剪輯、特效、合成等功能將體育專業技術動作更形象的表達出來,目前視頻處理技術已經很先進了,也可以將其他多媒體元素融入到視頻中,如圖片、聲音片段等,其中聲音片段可以用音頻處理軟件如cool edit完成,在原始的視頻材料中添加這些多媒體元素,更能準確的展現體育運動的靈活性。
為了使視頻信息與民族體育資源數據庫平臺互相兼容,視頻處理也可以轉換成支持web應用程序的格式,在保證視頻圖像質量的基礎上,轉換成在網絡上也能順利播放的FLV格式,這種格式的視頻文件占用的存儲空間又小,能明顯提高數據庫的共享效率。
2.3.3 圖片的處理
圖片是體育資源數據庫的重要組成部分,照相和掃描是獲得圖像的主要途徑,設備質量和環境的限制決定了圖片的不足,特別是體育類圖片一般都是在運動的狀態下生成的,圖片質量比較差,因此要用圖像處理軟件如photoshop對原始圖片進行加工處理,利用強大的變化、填充、修復、融合、裁剪等功能,生成體育資源數據庫平臺支持的高質量的JPG、PNG類型圖片。
2.3.4 數據錄入處理
在東盟民族體育資源數據庫平臺中,很多信息都是由音頻、視頻和圖片構成的,這些資源類型多樣,占用存儲空間很大。在該平臺中,為了更好的將大容量的信息展現給用戶,數據庫中不用存儲文件本身,只需保存文件名稱,在發布音頻、視頻和圖片前,先將這些文件上傳到制定的服務器上,在web應用程序的前臺網頁中讀出數據庫的信息就可以了,另外在后臺管理中利用web開發技術的I/O類接口實現對服務器上的文件進行管理,在前臺顯示和后臺管理都實現了對各種數據的高效處理。
根據以上部分數據的分析,東盟國家民族體育資源數據量大,涉及范圍廣,但類型較簡單,故本系統采用B/S體系結構。
B/S(瀏覽器/服務器)架構體系如圖2所示,由客戶機、應用服務器和數據庫服務器三部分組成,在中小型應用系統中,Web服務器可以與數據庫服務器安裝在同一臺服務器中。與C/S架構相比,它不需要在客戶機上安裝專門的客戶端軟件,用戶在使用程序時僅需要通過安裝在客戶機上的瀏覽器訪問指定的Web服務器即可。在B/S架構中主要的數據分析處理工作是在應用服務器中完成的,客戶端主要用來下達指令和接收結果,所以客戶機的配置要求不高,B/S架構非常適合“瘦客戶端”的運行環境。

圖2 B/S架構體系
B/S軟件系統結構主要運行于Internet環境下,目前已成為主流網絡軟件的系統結構,事實上B/S結構是對C/S結構的一種改進[2]。客戶端采用了瀏覽器的工作界面,處理數據主要事務在服務器端完成。以目前的技術看,構建B/S結構的網絡,并通過Internet模式實現數據庫應用,相對容易實現,開發成本比較低,它是一次性到位的開發,能實現不同的人員,從不同的地點,以不同的接入方式訪問和操作共同的數據庫;能有效地保護數據平臺和管理訪問權限,相對而言,服務器數據庫安全性也得到了提高。B/S結構的主要優點有:1)具有分布性特點,客戶端的操作不受地域的限制。2)增強系統平臺的擴展性,通過對服務器控件編程即增加服務器功能。3)對數據庫維護簡單方便,客戶端只需要創建由應用程序、工具、語言及瀏覽器使用的前端數據庫客戶端和中間層業務對象,即可實現所有用戶的同步更新。4)結合AJAX、數據庫等技術,在運行速度、數據安全、人機交互等方面功能強大[3]。
在B/S體系結構中開發數據庫平臺的實質就是開發web應用程序,web應用程序主要在web應用服務器中運行,web應用程序在B/S體系結構中起了關鍵作用,該應用程序的技術決定了整個平臺運行效率,一般web應用程序的開發技術主要有ASP.NET、PHP和JSP等,其中asp.net是基于框架的程序開發,擁有強大的數據庫處理組件ADO.NET,東盟民族資源數據庫平臺更注重數據的安全性、擴展性和統一性等特點[4]。因此選擇ASP.NET技術更適合東盟民族資源數據庫平臺的開發設計。
目前,ASP.NET技術的開發工具主要有微軟公司的Visual Studio.net系列軟件,它提供了一個多語言編程環境,同時集成了應用程序和服務,為了Internet規模應用程序的部署和操作提供了高度的靈活性。.NET框架主要由.NET支持的語言、通用語言運行庫CLR、統一類庫的分層集合和ASP.NET構成,為了保證數據庫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數據庫服務器選擇SQL Server 2008 作為后臺數據庫[5]。
3.3.1 服務器端
硬件:CPU 2.0GHZ以上;內存1G以上;硬盤40G以上;軟件:操作系統 Server版本windows 2000/windows 2003;IIS5.1 以上;Frame 2.0 以上。
3.3.2 客戶端
硬件:CPU 1.5GHZ以上;內存256M以上;硬盤40G以上;軟件:操作系統windows XP/2000/2003/7;瀏覽器IE6.0以上。
東盟國家民族體育資源數據庫的創建主要是為民眾服務的,通過信息發布的方式來實現,而信息發布是以開發web應用程序的形式完成,它的實質是網絡數據庫的開發,主要采用B/S系統結構,利用ASP.NET技術構建應用程序的框架體系,利用.NET框架支持的通用語言運行庫,使用C#語言編寫ASP.NET應用程序,然后對源程序進行編譯,生成安全穩定的應用程序[6]。
應用程序的運行環境是安裝IIS的服務器版本的Windows 2003操作系統,數據庫服務器安裝SQL Server 2008,服務器結合.NET框架(Frame)提供的數據庫應用程序接口的類庫ADO.NET實現對數據的處理。
根據東盟國家民族數據庫的分析,需要搭建資源數據庫平臺框架,考慮到數據的完整性、安全性、管理可行性、操作可行性和平臺的擴展性,將該資源數據庫平臺分為前臺和后臺兩大部分[7]。前臺主要面向用戶,用戶除了可以在前臺瀏覽并查詢體育項目資源、東盟國家體育開展情況、體育文化交流等基本信息,還可以根據不同的權限發表留言、提交用戶信息等完成用戶交互功能;后臺主要完成數據庫平臺的管理工作,管理員登錄后,根據不同的權限可以對后臺各個功能模塊操作,實現對數據庫平臺的管理。
根據東盟民族體育文化的特點,為了全面展示東盟民族體育資源,數據庫平臺前臺設置了平臺介紹、組織機構、新聞時訊、合作交流、民族體育、體育項目、項目分類、項目分布、體育開展、體育視頻、體育圖片、體育專題、信息查詢、資源共享、評論留言、互動論壇等模塊。其中合作交流主要介紹不同國家民族之間的體育文化交流;民族體育主要體現東盟體育的民族特色;體育項目主要顯示各種競賽的基本信息;項目分類、項目分布是查詢體育項目基本信息的條件或依據;體育開展主要顯示體育項目開展的基本情況,包括項目名稱、時間、形式、分類、規則、參加人員、功能等信息;體育視頻、體育圖片主要顯示民族體育項目的素材;體育專題為重大的賽事或體育盛會設置的主題;信息查詢主要實現對體育項目的查詢,用戶可以按照不同依據或條件查詢相關信息;資源共享是提供與體育項目有關資源的平臺,如參賽者報名表、賽事安排表、技能教學等資源;評論留言和互動論壇是用戶參與互動交流的平臺,用戶登錄后圍繞主題發表評論或留言。

圖3 東盟民族體育資源數據庫平臺
東盟民族體育資源數據庫平臺后臺管理功能是由數據庫存儲的項目信息決定的,其首要任務有效管理體育資源,根據對體育數據庫和前臺模塊的分析,該平臺的后臺管理主要包括基本信息管理、新聞管理、交流信息管理、項目信息管理、項目活動管理、項目資源管理、評論留言管理和互動論壇管理等模塊。其中基本信息管理完成平臺介紹和組織結構的維護;新聞管理包括新聞添加、刪除、更新等;交流信息管理是對民族體育文化交流信息的維護;項目信息管理是對項目基本信息的維護,是整個平臺的核心模塊;項目活動管理主要對開展的體育項目維護,涉及到的數據是以項目基本信息為基礎的;項目資源管理包括對視頻、圖片等資源的操作。
東盟民族傳統體育資源數據庫的建設存在很大的困難,其主要原因是數據庫所包含的信息量很大,需要進行長期的收集,并進行大量的整理和錄入,另外要對平臺提供相應的技術支持和硬件條件,才能完成數據庫的構建,因此,需要有資金和人力的保障。數據庫平臺建成后,還需要實行維護和更新,使其功能不斷強大,豐富中國—東盟民族體育的研究內容與方法,并長期為社會所需提供服務,有利于東南亞地區民族體育的保護和傳承,更好地發揮其社會功能。
[1]賀圣達.東南亞文化發展歷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11.
[2]郭永洪,葉青松,裴拯.NET Web應用開發[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3]仰燕蘭,金曉雪,葉樺.ASP.NET AJAX框架研究及其在Web開發中的應用[J].計算機應用與軟件,2011(6):195-198.
[4]鄭豪,柳巧玲.數據庫中ADO.NET技術的使用[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05(5):25-26.
[5]秦學禮,李向東,金明霞.Web應用程序設計技術—ASP.NET(C#)[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6]Nagel,Evjen,Glynn.C#高級編程[M].第 4 版.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7]寧云智,劉志成,李德奇.ASP.NET程序設計實例教程—2版[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