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綜合技術服務中心 李亦軍 陳高群 婁云鵬
苯乙烯是用苯取代乙烯的一個氫原子而形成的有機化合物,乙烯基的電子與苯環共軛,苯乙烯不溶于水,可溶于乙醇、乙醚,暴露于空氣中會逐漸發生聚合和氧化,工業上是合成樹脂、離子交換樹脂及橡膠等的重要單體。目前,苯乙烯在肖厝口岸的化工品貿易中數量貨值是最大的。本文,筆者對泉州肖厝口岸苯乙烯貿易情況進行了分析,并對苯乙烯的性質進行了分析,對于苯乙烯貿易的監管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肖厝口岸貿易的苯乙烯2009年為 50批,內貿10批,外貿40批,總量為69 097 t;2010年96批,內貿51批,外貿45批,總量為129 800 t;2011年107批,內貿54批,外貿53批,總量為145 520 t。肖厝口岸的苯乙烯主要來源有內貿和韓國、新加坡、伊朗、印尼、日本、泰國等國家和地區的貿易,2009—2011年肖厝口岸苯乙烯貿易情況見表1。

表1 2009—2011年肖厝口岸苯乙烯貿易情況
由表1可知,肖厝口岸苯乙烯貿易日趨活躍,逐年增長。2010年較2009年增長了87.85%,2011年較2010年增長了12.11%。其中,苯乙烯的內貿在2010年相較2009年增長353%,從2009年的占肖厝口岸苯乙烯貿易的20.57%,增長為2010年的49.67%,到2011年內貿交易占苯乙烯肖厝口岸交易的47.36%,相較2010年平穩增長了6.90%。目前內貿交易占據苯乙烯交易的半壁江山。在苯乙烯貿易的外貿進口方面,主要進口國家為韓國和新加坡,而從日本、印尼、伊朗等國家的進口量則較小,所以都歸結到其他中進行計算。由于有幾家企業的貨源來源較為固定,都是從韓國進口,所以從韓國進口的苯乙烯的數量保持比較穩定,在2.7萬t ~ 3.5萬t;而從新加坡進口的苯乙烯有逐年增加的趨勢,2010年較2009年增長了117.51%,2011年較2010年增長了16.91%。
目前苯乙烯主要是按照GB/T 3915-2011《工業用苯乙烯》標準規定的指標進行檢測,主要檢測項目包括外觀、純度、聚合物、過氧化物、色度、乙苯、阻聚劑等指標。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肖厝口岸苯乙烯的性質見表2。
由表2可知,肖厝口岸苯乙烯的外觀、純度方面都符合國家標準,進口的苯乙烯產品都符合國家標準要求,而內貿苯乙烯的質量則存在一定的差距。2009-2011年貿苯乙烯總共118批,占總批次的46.6%,不合格批次為8批,不合格率為6.78%。其中聚合物不合格批次2批,過氧化物不合格批次2批,阻聚劑不合格批次8批。阻聚劑不合格的批次最多。這是因為苯乙烯活性較高,能發生自聚,為了使單體在精制、儲藏、運輸過程中不發生聚合反應,通常在苯乙烯中需加入適量的阻聚劑,以防止苯乙烯變質。國內目前普遍采用對叔丁基鄰苯二酚作為阻聚劑,加入量稍大,當貯存溫度較低時,具有較好的阻聚效能。但對苯二酚在苯乙烯中的溶解度很小,不易控制在恒定的數量范圍。而且不合格的批次主要集中在夏天,由于夏天溫度較高,廠家為了保持苯乙烯的穩定,加入的阻聚劑的量有時偏大,所以,在夏天檢測出來的阻聚劑的含量都相對會高一些。

表2 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肖厝口岸苯乙烯性質
苯乙烯貿易作為肖厝口岸化工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相關監管部門要加強對苯乙烯貿易的監管,以保證苯乙烯貿易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