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 惠
記下孩子的好
□ 李 惠
兒子生日那天,小家伙滿懷欣喜地問我給他準備了什么禮物。當我把精心挑選的一本記事簿放在他面前時,這顯然出乎他的意料,兒子失望的表情立刻寫在了臉上。我知道,在他的心里,最希望得到的禮物不是變形金剛就是沙灘玩具套裝,而這本“不值錢”的東西對于一個5歲的孩子來說,確實沒有任何吸引力。

“媽媽,你為什么要送我這個?”兒子把記事簿拿在手里,失望地翻弄著。我把他攬在懷里,說:“媽媽想從今天開始,把你每天的進步都記錄在這個本子上。”“記錄我的進步?有什么用嗎?”兒子眨著眼睛問。我淡然一笑:“當然有用,以后你就知道了。”
下午,我和老公帶兒子到外面吃了頓大餐,然后又逛了游樂場,小家伙很是高興。睡覺前,我把那個本子拿出來,當著兒子的面,寫上了當天的日期,然后畫了一幅簡筆畫:一個小孩兒,拿著被人扔在地上的香蕉皮,正往垃圾桶走去……我一邊畫一邊向兒子解釋:“寶貝兒,這幅畫里的小孩就是你,下午在游樂場里,你主動把香蕉皮撿到了垃圾桶里,這就是你今天的進步。”兒子的興趣一下子就提起來了,他摟著我的脖子問:“媽媽,這就是進步嗎?”我點點頭,兒子更高興了。
就這樣,兒子每天的進步都被我如實地記錄著,直到有一天——
那天,兒子因為和鄰居家的小朋友爭奪玩具,把對方弄哭了,回到家后,小家伙低著頭,一言不發。過了幾分鐘,兒子做出了一個出乎我意料的舉動,他拿過那本記錄著自己進步足跡的本子,遞到我手里,說:“媽媽,你把我今天做的也畫進去吧……”兒子的話像一陣風,把我的怒氣一下子吹到了九霄云外。我溫柔地對他說:“孩子,這個本子,只記錄你的‘功’,而不記錄你的‘過’,好嗎?”小家伙眼里閃著淚花,重重地點點頭。
事后,當我把這件事情說給老公和同事聽時,他們大都表示不理解。他們認為,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應該給他們制定“賞罰分明”的制度,不然孩子會為所欲為。而我卻不這么想,我覺得,孩子犯錯誤是在所難免的,假如把他們的每一次錯誤都“記錄在案”,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的錯誤也會不斷增加,那么,他們就難免產生“破罐子破摔”的心態。這就好比一面白墻,開始的時候上面一直沒有黑點,人們就會格外珍惜和愛護。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習慣了用兩面鏡子看孩子。拿“顯微鏡”看待孩子的優點,將他們的長處盡量放大,這不是過分溺愛;用“望遠鏡”看待孩子的缺點,將他們的短處盡量縮小,這不是放任自流。我始終相信,在寬容中長大的孩子學會感恩,在責難中長大的孩子學會苛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