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部長陳竺如是說。陳竺認為,醫改不可避免地要觸及藥品生產流通、醫療機構、醫務人員、患者等不同領域和群體的切身利益,很難達到平衡,深水區的改革因而更加有難度,但是,他堅信只要認準方向,找準路徑,敢于調整利益關系,一定會有所突破。

——全國政協委員德哇倉如是說。德哇倉認為,定點醫院存在的重復、多項檢查等現象,致使患者的大部分錢花在了檢查環節,令國家減輕患者負擔的初衷變了形、走了樣。
▲“大型醫院盲目擴張不利于國家衛生事業可持續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遲寶榮如是說。遲寶榮認為,各大城市醫院盲目擴張,會導致城市中心區大型醫院功能重疊,大型醫療設備利用率低,造成資源嚴重浪費,不利于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
——北京世紀壇醫院臨檢中心主任張曼如是說。張曼認為,目前患者對醫院和醫生的期望值過高,實際上,醫學本身是有局限性的,有很多疾病療法尚不清楚,很多干涉手段還不能使用。目前,醫學的局限性導致醫生很難把所有的病治好,而一旦治不好病,患者就把所有的怨氣都轉移到醫生身上,這其實很不公平。
——北京市鐵營醫院一位醫生如是說。這位醫生認為,現在二級醫院處于一種沒人管的狀態,國家扶持社區醫院,也扶持大醫院,就是中間的二級醫院沒人管。
——濱州醫學院護理學院院長劉鳳如是說。劉鳳認為,現行制度不能充分體現醫務工作者的勞動價值,醫改在破除“以藥補醫”后,應該建立合理的機制,必須在醫療收費中提高醫生勞務價值,在考慮社會承受力的同時適度提升診療費、手術費等定價。
——北京市鼓樓中醫醫院京城名醫館中醫專家蘭金初如是說。蘭金初認為,“看病難”問題的根源并不是因為缺少醫院,而是缺少真正能治好病的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