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長英
(吐哈油田公司機械廠,新疆 哈密 839009)
吐哈油田公司機械廠是集生產線及單機作業為一體的綜合性石油機械產品加工制造企業。現有生產線5條,主要生產設備300多臺套,種類雜、數量多,“數控化”、“機電一體化”的特點明顯,生產連續性較強。部分設備面臨著老化嚴重、故障頻發、應急搶修的狀態,工廠設備維修處于被動的局面,嚴重影響了工廠生產的正常進行。
(1)在設備維修過程中,推諉扯皮現象時有發生,設備故障維修進度緩慢,嚴重影響了生產計劃的完成。
(2)設備使用單位為了完成當月的生產任務,設備經常“帶病“運行,導致“小病不治成大病”。
(3)設備使用單位維修意識淡薄,認為設備維修是維修工的事,從不主動想辦法解決問題,設備維修的積極性沒有得到有效發揮。
(4)操作人員的技能素質參差不齊、責任心不強,導致設備日常保養不到位,存在設備超保、漏保或“以修代養”的現象。
(5)設備維修力量薄弱,面臨新老交替,無“機電一體化”復合型維修人員,設備維修積極性不高,致使沒時間、沒能力對設備進行系統的維修,只能做到“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設備維修總是處于“救火”狀態。
(6)不能從根本上對故障原因進行分析與總結,導致同一故障反復發生,既增加了維修工作量,又打亂了正常的生產節奏。
(1)設備維修流程不暢,工作主線不清晰,管理職責不明確,缺乏科學有效的考核制度。
(2)部分領導對設備維修的重要性認識不夠,領導的推動作用在設備維修中沒有得到很好的發揮。
(3)設備維修管理人員不足,維修技術研究基礎差,沒能很好運用科學的理論技術來指導設備維修的全過程。
(4)崗位員工維修技能差,部分崗位員工流動性大,缺乏必要的故障判斷和設備維護保養的基本知識,致使設備故障隱患不能及時發現,或發現后不能及時修理。
為了將被動依賴專業設備維修人員的應急維修向生產車間崗位員工主動及時地維護保養設備轉變,工廠設備管理委員會積極探索切實可行的設備維修管理模式,有效實施“現場設備的問題管理”條例,提高了設備完好率和運行時率,確保生產正常穩定運行。
結合工廠設備維修管理實際,修訂及完善了《設備維修管理辦法》和《設備外委維修管理細則》,明確各相關單位、部門的維修管理職責,用制度來約束人、管理人,提高認識和責任心,如處罰違章操作、控制維修成本、實施設備故障問責制等,為工廠設備維修工作的有效開展提供制度保障和管理依據。
(1)根據工廠設備維修現狀,理順設備維修管理流程,按照車間自主維修、廠內專業維修、廠外委托維修相結合的維修流程進行條件選擇和閉環控制。即當設備發生故障時,各生產單位要求操作人員積極轉變觀念,摒棄“等、靠、要”的思想,實施車間自主維修,經初步維修不能排除故障時,立即通知維修車間進行維修。當廠內專業維修不能解決或不具備維修資質時,由廠內維修人員填報外委維修申請單并經維修車間負責人確認,報廠設備管理部門和主管領導審批后,方可委托有資質有能力的外部維修隊伍進行維修。維修流程控制圖如圖1所示。

圖1
(2)精心組織、合理安排,全方位實施設備維修管理
①加強監督,強制執行設備保養計劃。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是搞好設備維修工作的基礎,是消除設備故障隱患、預防設備磨損的重要手段。為此,各車間需要組織做好設備的每班維護和周末例保,設備管理部門在月底編制及下達下月設備保養計劃,由設備維修車間全面負責設備保養計劃的監督、指導和實施。維修車間首先同各生產單位溝通,根據生產任務的輕重緩急,合理安排設備保養日期,做到監督設備的一級保養,指導設備的二級保養,實施設備的三級保養,確保當月設備保養計劃的全面落實。
②積極倡導,力主實施設備自主維修。各生產單位要求操作人員積極轉變觀念,摒棄“等、靠、要”的思想,當設備發生故障時主動實施自主保全維修,這樣既可以排除小故障,把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又可以降低專業維修費用,確保年度維修費用指標得到有效控制。對設備自主維修方面表現突出的,車間采用一定的獎勵措施進行獎勵。
③協調組織,有效實施廠內專業維修。在設備出現故障,車間自主維修不能解決的情況下,由車間通知維修單位負責人安排維修工進行專業維修,車間設備管理員和操作人員進行現場監督及配合。設備正常運行后,車間給維修工開具維修工時單據,車間執行付費維修制,提高了維修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有效解決了工廠設備維修中的大部分問題。
④強化控制,補充實施設備外委維修。當設備故障需外委修理時,對于關鍵設備的三保及大修理作業,需要工廠通過招標優選外部維修隊伍完成;對于零星小故障的外委維修,選擇信譽較好的有維修資質的外部隊伍,采取每月確認工作量的方式進行定期結算。在外委維修過程中,車間相關人員負責現場全程監督和配合,修復或更換的關鍵部件需經設備管理部門確認;維修結束后,應經崗位操作人員試用,正常后方可驗收。2011年,通過組織外委修理,較好地完成了工廠4臺關鍵設備的大修理工作。并且對全廠其他設備進行過數十次搶險及維修,很好地完成了工廠下達的修理任務,此維修方式解決了工廠維修工作中的急、難、險、無資質等問題,是工廠設備維修的一種良好的補充方式。
(1)廠部對各單位的維修費用進行了調研和預算,對各生產單位下達維修費用控制指標,對維修車間下達維修費完成指標,年底進行考核。即當設備發生故障時,各生產單位不能排除故障,通知專業人員維修,要對維修工時(定額)進行合理控制;維修車間接到通知,安排專職維修人員排查故障;設備修復運行后,各生產車間給維修人員按維修工作量和維修時間核算工時,維修車間通過維修作業獲得維修費。
(2)加強監督檢查和指導,對于日常出現的消極等待、設備保養不到位、維修質量不合格等現象,加大考核力度,做到獎罰分明,使設備維修保養積極性得到較大提高。
目前工廠有豐富經驗的維修人員不多。為了提高操作和維修人員的業務技能,各單位每月至少組織一次維修或操作培訓活動,使他們的業務素質逐步得到提升。
組織維修車間和設備使用單位對已經修復的設備建立故障維修案例記錄,用以指導今后的設備使用和維修工作。并要求各車間組織員工對設備故障案例進行學習和交流,從而強化操作人員對設備的正確操作和維護,也使維修人員的業務技能得到提高,避免了同類設備故障的重復發生。
經過前期的總結、探索和實踐,工廠設備維修工作逐步形成了制度化管理、流程化運行、注重過程控制和質量驗收的維修格局。新設備維修管理體制實施兩年以來,各單位積極落實維修責任,全面落實各類設備的維修和保養,提高了設備維修質量和維修效率,使設備故障的發生得到有效控制,保障了生產經營工作的正常進行。
[1]胡先榮.現代企業設備管理[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8.
[2]徐揚光.設備工程與管理[M].南京: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1997.
[3]張蜀紅.淺析機械設備的維護與管理[J].內江科技,2010(6):9-10.
[4]趙叫回.試論工程機械管理與維修策略[J].機電技術,2010(12):153-155.
[5]劉福義,趙樹儉.設備管理模式的創新與實踐[J].設備管理,2010,(6):4-5.
[6]趙艷萍.企業設備管理模式構建的研究[J].中國軟科學,2002,(2):58-64.
[7]李葆文.設備管理新思維新模式[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