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為了了解乒乓球專業運動員的自我反思意識和能力,研究出相關對策,作者對隊員進行了問卷調查,收集了隊員的年度總結,在對相關數據的科學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建議和策略。
關鍵詞:乒乓球 運動員 自我反思能力 調查探究
一、背景介紹
(一)專業隊形成簡介
一直以來,乒乓球事業的發展呈現著兩種獨特的現象:一方面,我省乒乓球隊一般要多次解散重組、少有優秀的本土專業球員;另一方面,業余乒乓球圈異常活躍,其火爆程度在全國范圍內也不落下風。2000年省專業隊的第四次解散和2006年銀河乒乓球俱樂部的解散讓陜西的乒乓球發展至今仍處于一個低谷和斷層,但所幸的是在相關部門領導的支持和關心下,經過為期兩個月緊張的集訓,選拔,考察,2010年年初的時候,省乒乓球集訓隊成立了。訓練之余,球員的心理素質也一直是球隊教練員關注的重點之一,筆者曾對部分隊員進行了相關心理素質的問卷調查,其中有涉及到隊員自我反思能力的調查問題,本文將就這一主題進行論述。
(二)自我反思評價能力
現代建構主義認為,知識并不能簡單地由教師直接傳授給學生,必須經學生自身(包括個體和群體)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主動地加以建構后獲得。而自我反思性評價,正是在新的學習材料與已有的知識經驗之間建立起一個聯系的過程。這種過程不是教師的主觀分析、灌輸能夠代替的。通過自我反思性評價,把思維的過程還給了學生,有利于學生進行深層次的建構。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能夠激發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而學生自我反思性評價的過程實際上就是自我認識、自我教育的過程。反思能力強的學習者能在不斷反思探究的過程中,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完善自己的看法,往往會得出他人未曾有過的獨特感受和新異的結論。
筆者認為,乒乓球訓練表面看來是機械的動作重復項目,但實際上對每一位隊員來說,也是一個學習、受教育的過程,隊員在訓練的過程中如果能對自己的每一個動作,每一項技術,每一次贏球或失誤保持清醒的自我認識,進行深層次分析,不斷自我反思、評價,那么其技戰術水平發展及心智的成長要理想得多。
二、調查與探究
問卷共設計了四道選擇題,評價等級分別為A完全同意,B同意,C說不清,D不太同意,E完全不同意;參與調查的球員一線4人、二線14人、三線7人,共有25人,均為有效問卷。下面將就問卷中相關具體問題的數據進行分析探討:
1、我每天都能總結自己的訓練效果
2、我認為我的技術動作很規范
3、比賽中我往往能保持清新的頭腦,不斷調整自己的心態
4、比賽結束后我總是覺得沒發揮好
(一) 隊員訓練效果的自我評價數據分析
從上表可以看出,第1題,約有48%的隊員每天都能明確表示總結自己的訓練效果,而52%的隊員則似乎不太習慣總結。通過對數據深入地分析,發現在有總結習慣的12人中,三線隊員有5人,二線隊員中有7人,一線隊員中有0人。球隊教練要求所有隊員每天寫訓練日記,從數據看來,三線的小隊員在這一方面做得最好,通過對隊員訓練日記的翻閱,發現這12名隊員就自己每天訓練中的長處、不足、需要改進的地方都談得很詳細,從字里行間可以看出他們的自我反思意識在不斷加強。
(二) 隊員自我技術動作規范性認識數據的分析
第2題對自己技術動作規范性認識的數據表明,56%的隊員認為自己的動作很規范,而深入分析的數據則出現了值得深思的現象:三線小隊員有6人,二線隊員有6人,一線2人,傳統觀念認為,隊員年齡越小,可塑性也越強,其動作的不規范性可能也越強,而隊員若不能清新地認識到自己在這一方面的不足,其技術的發展會受到限制的。當然也不排除這批小隊員經過近兩年的專業訓練,從心理上對自己的技術越來越自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體現無疑……這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現象。
(三)隊員賽中自我調整能力數據分析
第3題通過調查隊員在比賽中的自我調整能力來判斷其自我反思能力,我們所提倡的自我反思并不僅限于訓練、比賽結束后寫一篇心得體會,而也應體現在隊員在訓練、比賽過程中的自我調整能力,這一點能更好地體現一個人認識自我,評價自我,發展自我和完善自我的全程反思能力。但這一題只有36%的隊員認為自己有此能力,9人中三線隊員3人,二線隊員5人,一線隊員1人,這也折射出大多數的隊員在比賽中往往會緊張,焦慮,無法保持清醒的思維和判斷力,導致了“無謂失誤”這種現象的存在。
(四)隊員賽后自我反思意識數據分析
第4題“比賽結束后我總覺得沒發揮好”,只有36%的隊員有此認識。9人中三線3人,二線4人,一線2人。通過對隊員的訪談獲知,這些隊員大多數是那些平時訓練中表現得較為突出,技戰術水平似乎比其他隊友高的隊員,比賽中由于種種原因成績總是或偶爾不理想。而那些基本功扎實,技術水平高,比賽成績好的隊員自然不會認為自己沒發揮好,相反地,那些技術水平較低,信心不足的隊員比賽成績雖然差,但抱著所謂的輸了正常,贏了賺了的心態,大多數能認識到自己的技術現狀,對不好比賽結果似乎并不會憂慮太多,
綜上所述,從以上數據可以得出:我省乒乓球運動員的自我反思意識并不是很強,特別是一、二線運動員,因為隊員對自身缺乏正確的認識和評價,所以在訓練中會出現低效耗時的機械訓練狀態,而訓練效率不高,必將導致比賽成績不佳這一事實,這一點可從我們組隊以來參加的各項大賽成績中加以印證。那么,在我們日常的訓練中,教練員如何促進隊員進行自我反思呢?如何激發隊員去主動探究,自主學習、自我發展呢?
筆者建議如下: 1、 鼓勵隊員對所獲得的新技術進行不斷練習,隨時反思,把新技術變為自己的技術;2、要求隊員對訓練過程進行反思,合理制定訓練計劃,有效完成訓練目標,正確評價自己的訓練效果等;3、及時指導隊員對錯誤動作進行改正、對失誤球進行分析,查找原因,避免同類錯誤再次發生;4、對自己的訓練方法、思想進行反思,一個善于反思的教練員一定能成功地培養出隊員的反思習慣的;5、引導隊員進行階段性總結和反思,不斷提高隊員的技戰術水平、自我教育及發展水平。
參考文獻
1、運動員賽前心理狀態的影響因素及調控方法[J]; 陳偉偉;肇慶學院學報;2006年05期
2、不同注意類型高水平運動員注意瞬脫及注意能力特征的研究[D]; 李永瑞;北京體育大學;2001年
3、教育心理學[M]; 張大均;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作者簡介:吳小茂:男,1970年生,西安航空學院基礎部體育教研室,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教學研究,郵編71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