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農業廳

2012年全省農業工作目標是:力爭糧食播種面積達到527萬公頃,總產300億公斤以上;肉類總產達到530萬噸;農產品加工業銷售收入增長20%以上;農機總動力達到5300萬千瓦,水稻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48%;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穩步提高。
1.加快推進全省現代農業建設 著力打造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立足我省資源優勢、區域特點、產業基礎,重點抓好糧食、蔬菜、油菜、棉花、柑桔、茶葉、生豬、家禽、草食動物和水產品等十大優勢農產品優勢產區建設,適度發展苧麻、蠶桑、中藥材等區域特色產業,加快發展農機產業、農產品加工業和休閑農業。扎實推進現代農業建設示范。鼓勵扶持墾區發展現代農業。
2.全力穩定發展糧食生產 力爭雙季稻面積再恢復擴大6.7萬公頃。玉米面積擴大3.4萬公頃。積極發展秋冬馬鈴薯生產,因地制宜推廣紅薯、大豆等間作套種。狠抓糧食生產關鍵技術落實。全省創建水稻667公頃示范片300個以上,創建規模突破40萬公頃,創辦一批部、省級玉米高產示范片。實施做優做強湘米產業工程。
3.扎實推進標準化健康養殖 加強標準化養殖示范場建設。重點建設20個國家級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場和100個省級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場。支持發展200個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修復3.3萬公頃養魚池,扶持新建或改擴建20個省級以上水產良種場和4個蝦蟹培育基地。強化重大動物疫病綜合防控,強化獸醫醫政管理。加強漁業資源保護。
4.統籌農業各產業協調發展 抓好蔬菜、油菜、柑桔、茶葉等經濟作物生產,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業。穩定提高蔬菜供給能力,推進經作產業提質增效,穩步發展油菜生產,開展棉花水浮育苗技術示范,抓好優質棉基地建設。穩定柑桔面積,適度發展特色時鮮水果,加強水果采后處理,加大品牌茶葉開發力度,恢復發展苧麻和蠶桑產業,積極開展苧麻高產創建示范。大力振興農產品加工業。加快發展休閑農業。
5.加快推進農業科技進步 大力開展農業科技攻關。重點在超級稻研發、高產高抗油菜、抗黃枯病轉基因雜交棉、畜禽疫病綜合防治、水稻機插秧農機農藝配套技術等方面尋求突破,力爭培育動物、植物新品種20個,完成新技術10項。加強農業科技推廣應用。抓好科技入戶、科教興村計劃的實施,深入開展農業科普活動和科技進村入戶行動。抓好《湖南農業》學刊用刊,提高科技入戶率。多層次開展農民教育培訓。加快發展現代種業體系。
6.嚴格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 加強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建設。健全市、縣、鄉并延伸到村組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加強種苗繁育、種養技術規程、分等分級等標準的制修訂,建立適應全省現代農業發展的標準體系。強化質量安全監督檢測,加強農藥等投入品監管,大力推進公共綠色植保,大力發展“三品一標”農產品。
7.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 切實強化耕地保護與質量建設。抓好新增23億公斤糧食產能規劃項目的實施,抓好秸稈腐熟還田和綠肥生產,實施測土配方施肥面積567萬公頃以上。努力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加快推進農業信息化服務。切實加強農業資源與環境保護。
8.加強市場開拓和農業交流合作 扎實推進農業市場信息服務,強化產銷對接,搞活市場流通,深化農業對外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發展現代農業。強化農業經濟運行監測,加強農產品產銷服務,加強農產品品牌評選,打造“湘”字農產品品牌。深化農業對外交流合作。積極做好利用外資工作,爭取外國政府和國際組織的經濟技術項目支持,加強對正在實施的外資項目的管理。
9.大力推進農業法制建設 加強農業立法和普法。加強農業行政執法。深入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整治,嚴厲打擊違禁使用高毒劇毒農藥和獸藥、漁藥以及濫用添加劑行為;積極開展專項執法活動,進一步加大放心農資下鄉進村工程實施力度。加強農業執法體系規范化建設。加強農業依法行政工作。
10.全面加強農業部門自身建設 狠抓鄉鎮農技推廣體系建設,全面加強人才隊伍建設。采取縣鄉集中辦班、異地研修、學歷提升等辦法,用3年時間對全省基層農技人員實行一次輪訓。扎實做好基礎性工作,加強農業生產情況調查,全程跟蹤調查生產動態,深入開展農情分析。搞好農業防災抗災,最大限度減輕災害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