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縣巖口鋪鎮人民政府(422106)高春奇

1.田間設施 實施蓮-萍-魚共生高效種養模式的蓮田,宜選擇水源充足,無污染源、土層深厚、能避免旱澇災害、管理方便的肥沃農田,其用肥量約為種稻的二三倍,蓮田水位深而且穩定,天然餌料較豐富,魚類活動空間遠比稻田養魚條件優越寬敞,盛暑荷葉遮陰,水溫相對較低,更有利于魚類的生長。為保證蓮田在夏秋高溫季節能蓄水50厘米以上,田埂一般要加高到70厘米。田中視面積的大小和放養魚數量的多少,要開挖若干個魚坑,每個魚坑的面積為10平方米~15平方米,深度1米以上,魚坑的總面積為蓮田總面積的20%左右。
2.技術要點 蓮田養魚是在以蓮為主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蓮田所提供的水面,在人工控制下發展種萍,以萍作餌料來增加魚產量。因此,要采取對蓮、萍、魚都有利的管理措施,發揮共生互利的作用。魚類放養品種以鯉魚、羅非魚、草魚為主,搭配少量鰱魚、鳙魚。一般草魚規格不宜過大,前期主要作為魚種培育,后期才可放養大規格魚種養成魚,以免損害蓮苗葉芽和碰斷花蕾。放魚時間與蓮田備耕結合進行,一般在2月中下旬每667平方米施腐熟豬牛糞2.5噸~3噸、過磷酸鈣50公斤,隨即灌水進行犁耙,做到泥肥混勻,整平耙爛。然后挖好魚坑,并在魚種放養前7天~10天,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25公斤進行全田消毒,魚種放養時要用3%食鹽水浸洗魚體消毒5分鐘~10分鐘。在蓮定植后,每667平方米放種浮萍50公斤。當浮萍量過多時,可撈取部分用于喂豬。
蓮田養魚有如下3種類型:一是蓮田養魚苗:在4月份,每667平方米放鯉魚水花3萬尾~4萬尾,經30天左右可培育成3厘米左右的夏花鯉魚苗1.5萬尾以上。在5月份,每667平方米放養草魚水花1萬尾~2萬尾,經1個月左右,可培育成3厘米左右的夏花草魚苗。二是培育魚種,在6月份每667平方米放養夏花草魚1500尾、鰱魚500尾,到收獲時,體長可達13厘米以上。三是養成魚,在4月初,每667平方米放養體長6厘米左右的鰱魚苗種300尾,到5月初,每667平方米補放3厘米左右夏花羅非魚200尾,8月中旬以后再放養尾重100克~250克的草魚種30尾~50尾。精養到年底,每667平方米可產商品鮮魚150公斤以上。
3.田間管理 蓮田養魚收成好壞取決于日常管理,應按蓮子生長發育的規律做到合理灌溉。3月~5月氣溫回暖慢,冷熱變化大,可實行“以水控溫”的管理方法,促進蓮苗早生快發。5月中旬左右,要灌水16厘米~20厘米深,以水促溫保苗,早長立葉。若氣溫穩定在15℃~25℃之間,田間保持水深10厘米~13厘米即可,有利提高水溫、泥溫,促蓮株長莖快、分枝多。7月中旬至9月間的高溫期要灌水16厘米~20厘米深,控制水溫穩定在25℃~30℃之間,有利蓮株正常發育生長。魚類在前期水溫不高,魚苗幼小,可憑借魚坑正常生活。到7月底,蓮、魚生長旺季,水位應逐漸加深。蓮子由盛花期進入成熟期,此時水深可調到26厘米左右,以促蓮熟魚長。到9月底,蓮子采收完后,應盡量加深水位,增施有機肥料,改變水質,培養浮游生物,增加鰱魚、鳙魚天然餌料,確保各種魚類在蓮田安全越冬。
養萍供餌:魚類除了利用天然餌料外,草食性和雜食性魚主要靠養萍供餌。因此,除了確保蓮子高產的施肥措施外,應加強對浮萍的管理。放萍后當天,每667平方米用磷酸二氫鉀100克、硫酸銨500克、多菌靈50克、敵敵畏50克,加水75公斤噴施1次,第2天下午以同樣的肥、藥液濃度再噴霧1次,以肥恢復生機,以藥防治病蟲害,確保萍體健長快繁。防治蓮病蟲害時,做到不使用劇毒、高毒、高殘留農藥等對魚類生長有害的農藥,并注意濃度適當、噴細霧、噴均勻,確保蓮、魚高產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