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科技創新問題 中央1號文件進一步明確了農業科技的定位、定性和定向。①定位:實現農業持續穩定發展,長期確保農產品有效供給,根本出路在科技。要堅持科教興農戰略,把農業科技擺上更加突出的位置。②定性:農業科技具有顯著的公共性、基礎性、社會性,要大幅度增加農業科技投入,保證財政農業科技投入增幅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增幅,逐步提高農業研發投入占農業增加值的比重,建立投入穩定增長的長效機制。③定向:面向產業需求,著力突破農業重大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切實解決科技與經濟脫節問題。
農業技術推廣問題 強化基層公益性農技推廣服務,要普遍健全鄉鎮或區域性農業技術推廣、動植物疫病防控、農產品質量監管等公共服務機構,明確公益性定位,根據產業發展實際設立公共服務崗位;要進一步完善鄉鎮農業公共服務機構管理體制,切實改善基層農技推廣工作條件,按種養規模和服務績效安排推廣工作經費。按照這些要求,我們必須充分發揮基層農技推廣機構和人員在保障和支撐生產、引領發展等方面的作用,著力增強基層農技推廣服務能力。要完善激勵、評價考核機制,引導科研教育機構積極開展農技服務,鼓勵科研教學人員深入基層從事農技推廣服務。要大力培育和支持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扶持各方力量廣泛參與農業產前、產中、產后服務。
教育科技培訓問題 中央1號文件提出要振興發展農業高等、中等職業教育,加快培養農業科技人才,大力培訓農村實用人才,并明確提出要實施一系列的人才培養計劃。這就進一步明確了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地位,人才是第一生產力的地位。農業科技的發展,歸根結底取決于各個層次的農業人才智力支撐,取決于具有科技素質、職業技能的新型農民和農村實用人才。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