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慕:別把營銷弄邪乎了。營銷沒啥神奇,一句話概括就是“賣貨”,兩句話總結就是“如何只生產好賣的貨”,和“如何把貨賣好”。其它一大堆嚇死人的概念、組合、體系、流程,都是為了更多、更快、更省、更久、更賺地賣貨……
@馬德龍:其實,微博增值服務這個事情,邏輯很簡單:不要求所有人都付費,只要10%甚至1%付費,就足夠了。像我們這幫死了連骨灰盒都摳門不想買的孫子們,對新浪而言,他們壓根就沒想賺我們的錢。還有些媒體煞有介事的搞個投票,看看支持率有多低,有用嗎?
@文彤老師:#微營銷#剛才聽業內人士講,一家高端女性化妝品公司,剛花了幾十萬找了家公司做微博營銷,收獲是漲了7萬粉絲。后來一分析,轉發的大號和目標客戶群根本沒關聯,6.5萬是僵尸粉,剩下40%是男性,有效女粉絲就3千人,平均增加一個粉絲被營銷公司收了快200元,老總知道以后快氣瘋了。評論:貴圈真亂!
@電子商務觀察員魯振旺:【中高端時尚百貨B2C迷局】我從來不認為沒有傳統供應鏈支持的“時尚百貨”獨立B2C業態能有多大機會,倒掉的耀點100、深陷虧損的銀泰網走秀都是這種業態,中高端商品(化妝、首飾、服裝鞋帽等)線上體驗嚴重不足,供應鏈又難管,美國百貨B2C的運營者都是傳統百貨,供應鏈一體化,可以作為傳統業務的緩沖。
@常智捷:剛有朋友質疑我評價企業制定粉絲數為唯一kpi后從agency收獲一堆假粉這事是一個愿打,一個愿挨。agency有義務根據客戶目標幫助客戶制定合理kpi,客戶也同樣有責任去評估kpi的合理性。就像我們買東西還知道貨比三家呢,客戶盲目聽信所謂專家忽悠,弄堆假粉,也應承擔責任。
@社會化旅游:【攜程笨重之殤:增長神話破滅失團購無線良機】現在電話預定正向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轉變,未來酒店越來越集中。訂房者通過各種端獲得酒店的信息渠道越來越多,訂單越來越分散,而大賣方也越來越傾向于直接與買方接觸,中介攜程對酒店和用戶需求的控制力逐漸變弱。
@媒介360:【媒介360洞察:2012數字媒體12大趨勢】1.一切必須社會化轉型;2.內容營銷仍是重中之重;3.網絡營銷正從虛擬走向現實;4.移動營銷蓄勢待發,貼身內褲型媒體利于精準投放;5.視頻行業合縱連橫,整合加劇馬太效應;6.搜索營銷呈上升趨勢,廣告主關注精準營銷和實效回饋;7.社會化媒體必須拓展狹義SNS范圍;8社會化媒體需推新產品模式,突破影響力和流量臨界點;9.互聯網電視發展需關注;10.從價格戰到物流戰,電商急需避免同質化競爭;11.馓博從實名制到商業化,微能量和快速傳播模式;12.互聯網企業進軍智能手機領域,爭奪移動入口。
@易觀:【集客式營銷的6大步驟】“集客式營銷”新鮮的名詞。對于你的商務發展而言,營銷不是徒勞的花費,而是一種需要好好花心思的投資方式。這幅信息圖內容很豐富,詳細地介紹了集客式營銷的6大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