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媒體看貴州
改寫落后歷史,貴州迎來重大機遇。1月12日,《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貴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出臺,國家助力貴州加快發展,推動貴州經濟起飛,確保貴州2015年接近西部小康,2020年與全國同步小康。后發趕超,4000萬貴州各族人民乘勢啟航。
縮小差距,盡快實現富裕,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近一年來,十幾位黨和國家領導人視察貴州,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國家發改委牽頭組織多個國家部委組成聯合調研組赴黔調研,最終制定《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貴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給落后的貴州注入強大的提速動力。
《意見》涉及指導思想、戰略定位、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和支持政策等方面,政策性、針對性、操作性極強,含金量高。《意見》對貴州進行科學的戰略定位,要求把貴州建成全國重要的能源基地、資源深加工基地、特色輕工業基地、以航空航天為重點的裝備制造基地和西南重要陸路交通樞紐,同時建設成為扶貧開發攻堅示范區、文化旅游發展創新區、民族團結進步繁榮發展示范區以及長江、珠江上游的重要生態屏障,為貴州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2011年,貴州經濟發展提速,主要經濟指標均超過西部平均水平,呈現出很好的發展態勢,“十二五”實現開門紅。省長趙克志說:“貧困和落后是貴州的主要矛盾,加快發展是貴州的主要任務。只要我們正確處理‘快’與‘好’、‘趕’與‘轉’的關系,著力把‘慢’這個矛盾的主要方面解決好,就一定會走出一條符合自身實際的后發趕超之路。”
目前,貴州省委、省政府正深入細致地制定貫徹落實《意見》的實施方案,分解任務,責任到人,比著干、追著干,貴州大地涌動起干事創業的熱潮。
工程性缺水較為嚴重的貴州省加快城鄉水源工程等民生水利建設,到2015年,將解決剩余975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
2011年,在解決工程性缺水難題上取得重大突破,全年全省水利總投入達150多億元,比上年增長48.8%;全年開工建設20個中型水庫,相當于全省已建成中型水庫總數的58.8%。
到2015年,貴州將開工建設骨干水源工程382處,修建“五小”水利工程31萬處,治理中小型病險水庫829座。同時,加大灌區建設和配套改造力度,擴大和加快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繼續實施煙水配套工程,新建一批灌溉水源工程。工程性缺水狀況將得到有效改善,縣城、鄉鎮生活用水得到全面解決。
從今年起,貴州計劃每年投入10億元專項資金,推出“3個15萬”扶持政策,讓更多大中專畢業生和就業困難人員有機會創業,同時孵化一批具有穩定成長前景的微型企業。
“3個15萬”扶持政策包含財政補助、稅收獎勵和融資擔保3個方面,扶持范圍包括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和有限責任公司。
“今年我們計劃幫助兩萬個微型企業發展。”貴州省工商局微型企業辦公室負責人童琨進一步解釋說,擁有貴州省戶籍(含集體戶口)的居民第一次創辦企業都可以申請這一政策扶持,但國家禁止經商辦企業的人員除外。補助資金原則上要求創業者用于購置設備、場地租賃、交加盟費等。
(責任編輯/李 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