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Ⅰ 李裴
構筑貴州“精神高地”為趕超跨越提供強大支撐
文Ⅰ 李裴
構建“精神高地”,沖出“經濟洼地”,是我省闖出一條后發趕超之路,與全國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的一個重大戰略舉措。
貴州省委副秘書長、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李裴。(本刊記者 張 麗/攝)
精神是一種強大的資源,是一個國家、一個地區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內容。構建貴州“精神高地”,沖出貴州“經濟洼地”, 是貫徹落實國發2號文件和適應當前我省發展階段特點的重大現實選擇,是我省闖出一條后發趕超之路,與全國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的一個重大戰略舉措。
構建貴州“精神高地”,要在思想上、精神上首先實現跨越,用以支撐后發趕超、跨越發展。對面臨新形勢的貴州來說,后發,必須精神先行;趕超,必須精神給力;跨越,必須精神騰飛。圍繞發展第一要務,在實事求是、求真務實中,在真抓實干、扎實苦干中,構筑貴州“精神高地”,以此統一思想、凝聚民心、集合民力、發揮民智,明確前進的方向和思路;構筑貴州“精神高地”,大力增強貴州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引發文化助推經濟社會發展的爆發力;構筑貴州“精神高地”,把現實的呼喚、時代的要求、人民的期望匯成一股時代發展的洪流,春潮滾滾,勇往直前。
構建貴州“精神高地”,要下大力推進思想解放和觀念轉變,以志氣和信心振奮干事創業的“精氣神”。2005年春節,胡錦濤總書記視察貴州時殷切寄語:“貴州的同志要有志氣,有信心。”“神居胸臆,而志氣統其關鍵。”志氣和信心融為一體就是一種精神,成為引領未來發展的強大力量。有志氣必自強,有信心必自信,有自信就有希望。要激發和保持解放思想、不甘落后、自強自信、奮力趕超的精神狀態;要有一種改變現狀的理想抱負和奮發進取的決心雄心;要有一種在逆境中求崛起的精神境界和“人一我十、人十我百”的奮斗精神。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用先進思想和先進文化的力量,把全省上下的干勁調動起來、智慧凝聚起來、精神提振起來,干字當頭、拼字爭勝,用燦爛的思想之花,結豐碩的發展之果。
構建貴州“精神高地”,要加大改革開放力度,敢闖新路、敢于突破、敢于取勝,在科學發展、后發趕超中破浪前進。必須把改革開放作為加速發展、加快轉型、推動跨越的強大動力,發揚知難而進、鍥而不舍、敢為人先、銳意創新的精神,以改革的膽魄堅決克服一切不合時宜的觀念和做法,堅決沖破一切妨礙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勇立思想潮頭,勇搶發展先機、勇破轉型困局。要有大膽開放、地容萬物、海納百川的氣度,不斷優化投資和發展的環境,借船出海、借梯登高、借力發展,努力爭取更大的開放創新、合作發展的成果。要積極營造鼓勵探索、支持創新、寬容失敗的發展氛圍,引領廣大干部在改革開放的實踐中增強本領,激發搶抓機遇的勇氣、敢于擔當的豪氣、敢闖敢試的銳氣,在實現我省科學發展、后發趕超的時代潮流中乘風破浪,勇攀高峰。
構建貴州“精神高地”,要堅定理想信念,豐富和拓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涵。必須在信仰驅動精神、學習提振精神、黨建催生精神、環境營造精神上下功夫,形成統一指導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強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規范。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大力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愛”的價值取向,使之成為全省上下的共同精神追求;大力發展貴州優秀傳統文化,弘揚長征精神、遵義會議精神、“三線建設”精神、大關精神和抗旱中屹立的“不怕困難、艱苦奮斗、攻堅克難、永不退縮”的貴州精神;大力弘揚“開放創新、團結奮進”為核心的貴州時代精神,讓每個人的點滴努力,匯聚成貴州趕超跨越的強大力量,激勵全省人民爭先創優、增比進位、爭創一流,以壯志凌云的氣概,齊心協力繪就多彩貴州的宏偉藍圖。
(責任編輯/孟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