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Ⅰ王輝永
多措并舉 推進新農村建設
文Ⅰ王輝永
省委政研室副主任阮晶(中排右五)等陪同中央政研室領導在湄潭田家溝調研。(省委政研室供圖)
近年來,省委政研室按照省委的部署和要求,堅持圍繞中心、服務決策,結合政研工作實際,積極履行“三農”工作職責,深入開展調查研究,以認真做好省委書記定點扶貧專項服務工作和掛幫聯系工作為重點,堅持把做好統籌協調、指導服務、聯絡聯系工作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不斷創新工作機制,切實增強工作主動性、針對性、協調性,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在做好省委領導專項服務工作中推進新農村建設。省委政研室認真貫徹落實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栗戰書關于迤那鎮的扶貧開發要“了解真實情況,摸索脫貧路子”的批示精神和工作要求,牽頭組成調研組深入迤那鎮中海、雙營等7村開展“抓示范、出經驗、樹典型”定村選點調研,形成《關于威寧自治縣迤那鎮7村調研報告》,得到省委副書記王富玉,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張群山同志的充分肯定。王富玉在調研報告上批示:“這篇調研報告很好,很深入、很扎實、很有具體分析、很有針對性。提出的建議很好,要創造性地抓落實。”張群山在調研報告上批示:“很好!關鍵在持之以恒抓出示范成效。”
為認真做好指導、聯絡和協調各級相關部門對迤那鎮的幫扶工作,集中整合部門資源,制定了《關于做好省委領導幫扶聯系點牽頭聯絡服務的工作方案》,牽頭召開幫扶工作推進聯系會,協調46個省直部門,制定了《威寧自治縣迤那鎮2011—2012年幫扶工作推進實施方案》和《省直部門對威寧自治縣迤那鎮2011—2012年幫扶項目工作推進責任表》,細化各部門幫扶迤那鎮年度工作目標責任,建立聯絡聯系制度。
2011年,在省委領導的親切關懷及省直各部門的大力幫扶下,迤那鎮形成了集團幫扶、整鎮推進的強大合力,全面實施了基礎設施建設、小集鎮建設、農村危房改造、新農村建設等項目100多項,有力促進了農業、工業、商業、交通運輸、服務等行業的迅速發展,使迤那鎮基礎設施建設明顯加強,村容村貌和人居環境明顯改觀,群眾文化生活日益豐富,農業科技水平顯著提高,農業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農民增收渠道進一步拓寬,農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各項社會事業發展取得顯著成績。
在深入推進畢節試驗區新一輪改革發展中推進新農村建設。2010年,省委政研室在整合中央政研室農村局、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求是》雜志社理論部、省委統戰部、畢節地委等部門力量,完成《畢節試驗區新起點新階段實現新跨越戰略研究》課題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工作指導、統籌協調、整合資源作用,牽頭完成了《中共貴州省委、貴州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畢節試驗區新一輪改革發展的意見》(黔黨發〔2011〕13號)1個主體文件、1個配套政策措施和9個具體改革試驗實施方案等附件在內共164頁67600多字的文件起草,內容包括推進“三化同步”、加快統籌城鄉發展、加快扶貧開發實現脫貧致富等方方面面。
為抓好黔黨發〔2011〕13號文件精神的落實,協調省直目標績效辦將文件確定支持畢節試驗區新一輪改革發展的相關配套政策措施,納入省各有關部門年度目標考核內容;完成《關于落實省領導對畢節試驗區批示精神的調研報告》和9個分報告,印發全省,供各地各部門參閱;和人民日報理論部共同舉辦了“科學發展思想與畢節試驗區理論研討會”,《人民日報》理論版頭條刊發《探尋科學發展的“貴州經驗”》文章;組成專題調研組赴畢節開展扶貧調研,下基層調研文章刊于人民日報新農村建設專版等等,深入推進畢節試驗區新一輪改革發展的各項工作,多次得到省委、省政府領導的重要批示和各級各部門的廣泛認可。
在總結深化貴州誠信農民建設活動中推進新農村建設。根據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的指示,省委政研室在2010年完成清鎮誠信農民建設的探索與實踐文章,被中共中央機關刊物《求是》雜志、《人民日報》所刊載、省內主要新聞媒體轉載或轉播的基礎上,牽頭制定了《貴州省誠信農民建設推進工作方案》,統籌協調召開貴州省誠信農民建設推進會,邀請中央政研室、求是雜志社專家出席會議并發言;代擬起草的文章《貴州清鎮市“誠信農民建設”的實踐與思考》報中央辦公廳,2011年5月5日獲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習近平批示:“建議中央創先爭優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在活動簡報上反映貴州誠信農民建設的經驗,摘要刊發此材料,供各地創先爭優活動中借鑒。”
2011年5月10日,習近平同志考察貴州,在聽取省委工作匯報后指出,貴州在教育引導群眾方面,有很多好做法、好經驗。比如,清鎮市開展“誠信農民建設”活動,抓住了教育引導群眾的一個關鍵問題,取得好的效果,應當進一步總結和深化。
遵照習近平同志重要指示和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栗戰書、省長趙克志批示精神,牽頭與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省農委、省農信社組成4個調研組,對各地貫徹落實習近平同志對貴州誠信農民建設作出的批示和在貴州考察時的指示精神,貫徹落實全省誠信農民建設推進會情況,開展督查調研,形成調研報告;牽頭制定了《關于總結和深化誠信農民建設活動的工作方案》,指導、協調承擔相關工作責任的部門和單位開展工作;與當代貴州雜志社聯手,在《當代貴州》2011年第13期推出以“誠信農民”為主題的19個版面專題文章,并加印本期13萬冊發全國各地參閱;與省農委、省農信社聯合,協調貴州日報社、當代貴州雜志社和金黔在線參與,在全省組織開展了“從誠信農民到誠信貴州”征文活動;與省農信社共同研究制定《貴州省農村金融信用縣評定及管理辦法(暫行)》,并在鳳岡縣成功舉辦了全省農村產權制度改革試驗試點工作暨誠信農民建設現場會,加快推進我省農村信用工程建設等。
在落實“四幫四促”活動掛幫聯系工作中推進新農村建設。根據省委關于開展“三個建設年”、“四幫四促”、“創先爭優”等活動的總體部署和要求,省委政研室以開展“基層調研年”活動為抓手,以落實掛幫聯系黔西縣深化“四幫四促”活動為重點,著力在深入實際、深入調研、深入思考上下功夫,制定了《中共貴州省委政策研究室深化“四幫四促”活動掛幫聯系黔西縣工作方案》,將“四幫四促”掛幫聯系黔西縣的18戶重點貧困戶、6個重點企業、9個重點鄉鎮的掛幫任務,分解落實到各處室,安排掛幫工作人員到村組、聯系到戶、責任到人,推動各項工作的貫徹落實。
省委副秘書長、省委政研室主任李裴主持召開省直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和黔西縣相關部門負責人幫扶工作協調會,專題研究黔西縣反映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道路交通建設等10個亟需解決的困難問題,研究形成解決問題的商討意見和措施辦法。為深入了解情況,解決突出問題,派員組成專題調研組深入黔西縣開展調研,廣泛聽取鄉村干部、企業業主的意見和情況反映,走訪調研了解鄉村、企業發展情況,就鄉鎮反映的交通水利基礎設施薄弱、農村實用人才匱乏、龍頭企業缺乏等主要困難問題,企業反映的土地糾紛影響工程進展、項目技改需要資金支持、發展資金緊缺等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形成調研報告,提出對策建議,有針對性地協調省直有關部門采取措施逐步幫助解決。
在深化農村改革試驗試點工作中推進新農村建設。按照省委、省政府領導指示和要求,在省農村改革試驗試點工作領導小組領導下,省委農村改革試驗試點辦公室、省委政研室抓住全國新一輪農村改革試驗啟動實施機遇,組織、協調、指導畢節地區成功申報了全國新一輪農村改革試驗區及試驗項目,經國家農業部批準為全國新一輪18個試驗區之一,開展創新支農資金管理體制機制試驗。
組織開展了湄潭試驗區總結評估驗收工作,指導幫助湄潭縣總結提煉“土地流轉程序規范化、土地流轉面積規模化、土地資源配置市場化、農村土地資本化”的農村土地制度建設“四化”經驗。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調查研究報告·擇要》2011年11月第124號刊登了《貴州省湄潭實行“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24年的效果與啟示》文章,要求各級各部門結合工作職責,認真學習借鑒。圓滿完成了全省第四輪農村改革試驗試點工作檢查、評估、驗收和總結任務。組織完成在鳳岡召開全省農村產權制度改革試驗試點工作暨誠信農民建設現場會,全省推廣鳳岡縣探索創造總結出的農村產權制度改革“三資轉換”(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本)經驗。
王富玉在省委政研室提交的有關報告上批示:“農村改革有典型、有成效。值得總結幾個突出的經驗。……然后抓幾個有影響的大事”。為啟動全省第五輪農村改革試驗試點工作,形成了《關于加強新形勢下農村改革試驗試點工作的意見》,對做好新形勢下我省的農村改革試驗試點工作作了安排部署。
(作者單位:省委政研室農村處 責任編輯/彭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