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Ⅰ陳 堅
奮力打造實力宜居開放平安安順
文Ⅰ陳 堅
安順市要確保實現與全省全國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就要把貫徹落實好《意見》作為推進經濟發展的總抓手,大力實施工業強市和城鎮化帶動戰略,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和旅游產業化。
今年貴州省“兩會”期間,作者在接受本刊記者專訪時表示,要將全面貫徹落實好《意見》精神,作為推進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總抓手。(本刊記者 楊 艦/攝)
如何學習貫徹落實好《關于進一步促進貴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精神,切實把黨中央、國務院的關懷和國家部委的鼎力支持轉化為加快發展的強大動力,轉化為經濟社會發展的豐碩成果,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擺在我們面前,需要認真思考和著力抓好的重大工作。
就安順市來說,要把全面貫徹落實好《意見》作為推進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總抓手,圍繞加速發展、加快轉型、推動跨越的主基調和抓機遇、提速度、上臺階的總要求,大力實施工業強市和城鎮化帶動戰略,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和旅游產業化,奮力打造實力安順、宜居安順、開放安順、平安安順,確保實現與全省全國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
產業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意見》提出要按照市場需求導向、發揮資源優勢、優化空間布局、促進轉型升級的要求,堅定不移地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要按照這一部署,把《意見》明確的產業發展方向和關于安順的重大產業部署轉化為具體的項目,用項目支撐產業,用產業支撐發展,迅速壯大全市經濟實力。
堅定不移地把工業作為全市經濟發展的突破口。充分利用安順用地條件好,園區建設成本相對較低等優勢,堅持整體規劃、嚴格管理、滾動發展、務求實效的原則,著力推進西秀工業園等17個產業園區建設,引導工業集中布局,實現產業集群、集聚、集約發展,以最小的資源環境代價,贏得最大的經濟社會效益。重點依托安順民用航空產業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大力發展民用航空產業,大力發展汽車整車及零部件制造,專用設備和特種機械制造,形成高端裝備制造體系。擴大煤炭、電力、化工等能源原材料產業規模,支持以百靈制藥為代表的苗藥等特色輕工業加快發展,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加快把安順打造成為全省乃至西部重要的裝備制造業基地、特色輕工業基地和能源原材料基地。
全力提升以旅游業為主的現代服務業。扎實推進黃果樹國家公園建設,加快景區之間的道路連線、停車場、游客中心等基礎設施建設,盡快建成一批高星級賓館酒店、家庭旅館、自駕游營地等并投入使用。加強景區深度開發,重點打造高端休閑度假、極限運動和山地體驗、科考探險、紅色旅游、鄉村旅游等旅游產品,著力推進安順多彩文化旅游區等重點項目建設,實現旅游從觀光游向休閑度假游轉型升級。按照《意見》部署,高起點規劃建設黃桶——幺鋪等現代物流園區,著力發展金融保險、商務會展、文化娛樂等服務業,推動現代服務業大發展大提高。
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堅持“三化同步”,發展優勢特色農業,走具有安順特點的“高產高效、品質優良、綠色有機、加工精細”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和服務體系建設,推進安順山地農業機械示范區建設,提高農業水利化、機械化和信息化水平。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基礎上,積極發展蔬菜、茶葉、中藥材、烤煙等特色優勢產業。加強地方畜禽品種保護開發,著力實施養殖富農民、加工富財政的“雙富”工程,加快現代生態畜牧業發展。組建大型農業產業集團,提高農產品檔次和市場占有率,把安順打造成全省乃至西部的特色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
根據《意見》確定的以貴陽——安順為核心的黔中經濟區空間布局,搶抓省編制黔中經濟區核心區城鎮群規劃的機遇,大力實施城鎮化帶動戰略,加快建設百萬人口生態旅游城市。以貴安新區建設為抓手,推進貴陽——安順一體化進程,促進城鄉統籌協調發展,讓安順更加宜居、更具魅力。
做大做美中心城區。堅持舊城改造和新區開發“雙輪”驅動,全力擴規模、增功能、上品位。以路網建設為重點,加快安順主城區至普定城市干道建設,加快推進北二環路和東二環路建設,拉大中心城市框架。強化高速公路沿線景觀整治,扎實推進北部新區組團、西秀新區組團等組團的建設。突出山水園林城市特點,實施城市綠化、美化、凈化和亮化工程,打造“城在綠中、湖在城中、山環水繞、人行景中”的宜居、宜游、宜業城市。
大力發展縣域經濟。依托快速鐵路和高速公路,促進各縣城加快發展,重點在每個縣城建成一條城市景觀大道、一個市民廣場、一個城市公園、一個文化體育中心(或圖書館、陳列館)、一個公共停車場。抓好《意見》提出的“規劃研究貴陽—安順—六盤水等城際軌道項目”的相關工作,力爭項目早日實施,加快項目沿線西秀、平壩、普定和安順經濟技術開發區新型工業化、城鎮化步伐。推進鎮寧、關嶺、紫云生態文明建設,形成各縣區增比進位、強縣升位的良好格局。
積極發展特色小城鎮。認真做好村鎮規劃,盡快全面完成鄉鎮、村寨規劃編制工作,通過規劃賦予城鎮新的內涵,實現既有經濟發展,又有文明程度;既有自然環境,又有歷史文化,形成經濟、社會、文化、環境、文明五位一體的城鎮建設發展新格局。大力實施基礎設施向下延伸工程,增強小城鎮綜合承載能力。按照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游則游、宜商則商的思路,加快培育一批具有一定產業基礎的工貿服務型、商業服務型和旅游服務型小城鎮。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實現環境整潔、優美、安靜和生態良性循環。
按照《意見》提出的“把貴安新區建設成為內陸開放型經濟示范區、鼓勵在土地、投資、科技創新等領域先行先試”的要求,把先行先試貫穿貴安新區建設全過程,創新體制機制,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努力在土地、投資、科技創新等領域大膽創新創造、充分進行嘗試,以優良的環境,先行的氣魄,吸引更多的資金來安順投資興業,促進全市經濟加快發展。
全力打造貴安新區。把貴安新區作為黔中經濟區建設發展的重要突破口,使安順的發展更多地進入國家戰略規劃層面,實現更高層次、更大規模的發展。強力推進新區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設馬場桐木寨至狗場城市快速干道、貴黃高等級公路改擴建城市快速干道、大西橋中所經白云肖家至花溪城市快速干道,盡快實現與貴陽的無縫對接。加快貴安新區建設發展規劃編制工作,實現黔中經濟區范圍內資源優化配置和生產要素集聚,把貴安新區建設成為內陸開放型經濟示范區,形成以航空航天為代表的特色裝備制造業基地、重要的資源深加工基地、區域性商貿物流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實現中心帶動,跨越發展。
進一步深化改革。堅持以改革促發展,不斷破解體制機制障礙,努力開創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進一步精簡和規范行政審批事項,按照省的要求,凡是可以下放的審批事項一律下放,凡是可以精簡的審批事項一律精簡。進一步深化和完善國有企業產權制度改革、投資體制改革、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事業單位改革等重點改革任務,著力解決機制不活、體制不順、服務不到位等問題,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和干部的執行力、落實力,通過改革破解體制、機制等方面存在的難題,破除影響市場經濟發展的障礙。
進一步擴大開放。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拓展區域合作空間和領域,促進要素自由流動。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力爭引入國內500強、世界500強等大企業落戶安順,真正做到以開放促招商,以招商引項目,以項目增投資,以投資推跨越。建立針對性強、可操作性明顯的制度機制,實行“保姆式”、“一站式”服務,讓投資者在安順放心投資,安心發展,獲得最大的投資回報。加強與珠三角、長三角地區的經濟聯系,承接產業轉移,打造東西合作示范基地。
按照《意見》提出的“加快推進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大力發展教育、衛生、文化、就業和社會保障等事業,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要求,讓群眾更多地分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生活得更加安心、舒心。
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持以民生帶發展,加大各級財政對民生實事的支持力度,把就業、社保、收入、教育、衛生、危房改造等作為考核領導干部的約束性指標,加快形成改善民生的倒逼機制。大力實施“十大民生工程”,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加快“一危三棚”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大扶貧攻堅工作力度,著力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
大力發展社會事業。優先發展教育事業,推進各級各類教育加快發展。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為城鄉居民提供安全、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加快發展社會養老服務,加強殘疾人保障服務體系建設。深入挖掘黔中文化資源,著力打造一批文化品牌,大力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
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加強社會矛盾隱患排查調解和風險評估,扎實做好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妥善處理人民群眾的合法合理訴求,切實維護群眾的根本利益。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進一步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加大對兩搶一盜、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等違法犯罪活動的打擊力度,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維護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作者系中共安順市委書記 責任編輯/彭 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