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Ⅰ本刊記者 任玉梅 朱海波
打造“山區特色農業發展優勢區”
——省農工委書記、省農委主任劉福成訪談
文Ⅰ本刊記者 任玉梅 朱海波
2011年8月29日,省農工委書記、省農委主任劉福成(右一)深入龍里縣調研當地抗旱保豐收工作。(江亞強/攝)
《當代貴州》:《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貴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中,對貴州農業發展提出了哪些指導意見?
劉福成:《意見》中關于農業發展的內容,非常全面、充實,支持的政策措施具體,含金量很高?!兑庖姟窂娬{要“三化”同步發展,提出應“始終把農業現代化建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放在突出重要位置”,要求在“十二五”期間“農業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意見》強調“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基礎上,進一步推進農業結構調整,積極發展產業化經營,走高產高效、品質優良、綠色有機、加工精細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把“大力推進農業結構調整”作為支持貴州農業發展的主要方面,從國家戰略的層面,對我省農業發展做出更加清晰、明確的戰略定位。
《意見》針對貴州農業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制約因素,從推進農業結構調整、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健全農業服務體系、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四個方面,對貴州農業發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明確了我們今后一段時期農業發展的主攻方向和工作重點,也為貴州爭取中央更大的幫助和支持創造了有利條件。
《當代貴州》:省農委將如何用好《意見》提供的機遇,爭取中央支持?
劉福成:今年春節前,我和委有關部門負責人趕赴農業部,圍繞《意見》中的重點工作進行了初步對接。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加強“跑部”工作,完善省部合作機制,積極爭取中央從全國發展戰略的高度幫助貴州謀劃山區現代農業大發展。
近期,我們將積極爭取農業部制定落實《意見》的工作方案;積極爭取農業部幫助制定好“貴陽、遵義、畢節等山區現代農業示范區”、“銅仁、黔東南、黔南生態農業示范區”、“安順山地農業機械示范區”以及“黔西南、六盤水喀斯特山區特色農業示范區”建設規劃,進一步理清發展思路,明確建設內容和建設目標,制定支撐措施,謀劃重大工程和重點項目,支持貴州實施好“山地高效立體農業示范工程”,加快發展成我國西南重要的“山區特色農業發展優勢區”;請求農業部對貴州實行項目傾斜,加大對特色產業發展的扶持力度,提高產業發展推進能力和支撐水平;進一步深化合作領域,完善部省共建合作機制,共同研究和幫助解決發展中遇到的突出困難和重大問題。
《當代貴州》:結合《意見》,省農委將采取哪些措施推進貴州農業結構調整、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
劉福成:在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上,我們將以產業大縣為重點,推行“一村一品”、“一鄉一特”、“一縣一業”,加快形成一批特色優勢產業帶、產業集群和產業集聚功能區,推進結構調整目標順利實現。優化種植業結構,擴大經濟作物面積,增加經濟作物總量,用2到3年的時間,使經濟作物與糧食作物的比例從目前的4:6提高到6:4。實施好1000萬頭肉牛、1000萬只肉羊工程等一批重點項目,大力發展生態畜牧業。同時,堅持穩定發展糧食生產,實施新增糧食產能工程、糧食增產工程、糧油高產創建、馬鈴薯專項和農機化示范等項目,著力提高糧食單產水平,確保糧食產量達到1150萬噸。
為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我們正抓緊編制《縣域農業特色主導產業發展規劃》,結合每個縣的實際,集中精力,配置資源,著重解決規模不夠的問題,力爭建成一批規?;?、標準化、專業化種養基地;圍繞特色優勢產業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和貯運保鮮業;新增省級重點龍頭企業100家以上,新增涉及優勢產業的合作社2000家;推進種養業的規?;?,確保全省完成土地流轉面積350萬畝,新增50萬畝。
(責任編輯/唐福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