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Ⅰ劉云成
建設幸福新思南
文Ⅰ劉云成
思南縣將通過加快推進全民招商、項目建設、工業突破等措施,建設一個繁榮開放、平安和諧、幸福富庶的新思南。
2012年,是新一屆政府任期的開局之年,做好2012年的工作,完成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意義深遠而重大。
2012年伊始,思南全縣上下心齊氣順,風正勁足,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通過加快推進全民招商、項目建設、工業突破等措施,建設繁榮開發、平安和諧、幸福富庶的新思南。
立足優勢資源和優勢產業,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重點突出基礎設施建設、石材資源開發、冶煉、農畜產品加工、物流等領域的招商引資工作,切實提高招商引資的針對性和成功率。不斷完善招商引資獎勵制度,充分調動各級各部門招商引資積極性,力爭到位資金25億元以上。
提升招商引資的層次和服務水平。簡化審批程序,為投資者提供快捷、高效服務。嚴肅查處“三亂”行為,探索建立優質服務績效考評體系,著力打造公平、競爭、開放、有序的經濟發展環境。
落實招商引資責任,分解招商引資目標任務,加強引資目標管理和跟蹤服務管理,進一步提高項目履約率、開工率和投產率。重點加大溫泉城、物流城、船舶城、石材城、農畜產品加工產業園、文化健康產業園等項目跟蹤力度,確保盡快形成實物工程量。

作者(中)深入燈油壩產業園區調研。(梁祖江/攝)
積極做好項目前期工作。瞄準國家投資方向,積極爭取項目資金,大力加強以交通、水利、電力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引領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圍繞農業、交通、水利、能源、產業發展、循環經濟、民生工程等重點領域,加快編報一批項目。把項目的前期工作做深、做細、做實,確保項目儲備規模達到500億元以上。
落實重大項目聯系制度,深化目標責任考核,狠抓跟蹤落實,促進項目早落戶、早開工、早投產。
堅持投資與產業升級相結合,嚴把項目準入關,著力推進工業、農業、文化旅游、商貿業項目爭取、引進工作。
繼續實施重大項目推進倒逼機制和項目責任制,做到“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支隊伍、一套方法、一抓到底”。按照“簽約項目抓跟蹤、在建項目抓投產、投產項目抓效益、關聯項目抓配套”的要求,全面實施項目“幫一促一”責任制、全程代辦制,加快項目建設進度,形成現實的生產能力。
著力強化要素保障。依法加快推進土地整理和土地收儲,創新用地機制,提高用地效益。進一步加大土地報建力度,加快清理閑置土地,建立工業用地租賃制度和項目進入退出機制。
促進企業改造升級。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壯大和素質提升,注重推進技術創新,擴大生產規模,提升經濟效益。建立重點企業問題協調解決機制,在信貸投入、政策支持、資源配置上予以傾斜。促進廣宇水泥廠、南塑包裝廠、漢信混凝土攪拌廠、久聯集團思南分公司、烏江米業等企業做大做強,實現工業總產值34億元以上,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7億元以上。
提高集聚發展水平。“一區三園”要按照各自產業定位,引項目、擴規模、上水平,做大產業集群,引領產業發展,形成產業支撐。力爭園區新入駐企業15家以上、實現稅收1億元以上。
完善產業發展規劃。按照“一個產業一個規劃”的思路,對冶金、建材、石材、農畜產品加工、能源化工等要分行業制定發展規劃,明確中長期發展目標,強化運行監測分析,提高資源利用效率,著力優化工業經濟結構,力爭到2012年底實現二產超一產的目標。
堅持老城區改造重建和新區高標準新建并舉。加快烏江三橋、北京路、延安路和溫泉大道、關中壩大道、雙塘大道、小巖關隧道建設進度。加快推進公租房、廉租房、經適房、便民服務中心建設,加快實施庫岸治理和濱江美化工程。加大雙塘、河東片區開發力度,推進新區發展,實現縣城擴容2平方公里。
進一步規范城鎮管理。完善城鎮監管機制,加大省級文明縣城創建力度。嚴格執行“兩違”整治政策,嚴禁亂搭亂建。不斷增強群眾環保意識。完善城鎮供水系統,提高供水能力和供水水質。進一步加強城市公共交通管理,創造平安、暢通、有序的交通環境。
牢固樹立經營城市理念,推進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市場化改革,形成良性城建投入機制。大力實施立面改造和棚戶區改造,統一風格、統一規劃、科學施工,不斷提升城鎮化水平。加快縣城規劃修編進度,年內完成修編工作。
穩定糧食生產,加強農業農村減災防災體系建設,進一步提高復種指數,提高農業實用技術覆蓋率和農業機械化水平,發展城郊型現代農業,促進農民增收、農業發展、農村和諧。
創新發展模式,不斷總結提升各種農業經濟組織運行水平,激活生產大戶潛能,著力壯大農業龍頭和專業合作組織,注重發揮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大力發展棕櫚、核桃、金銀花、竹鼠等特色種養殖業。
加快農業結構優化升級,要以抓工業的理念,謀劃農業產業化經營,狠抓農產品加工、農產品安全體系建設、品牌打造推廣等工作,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不斷提高農業的整體效益。
積極發展農村服務業,引導農村富余勞動力轉向二、三產業,進一步拓寬增收渠道。依托工業園區人流、物流、資金流有效集聚的優勢,逐步建立以商貿、廠房出租、工業配套等項目為主的經濟產業鏈,促進農民就業,增加農民收入。
推進新農村建設,整合“一事一議”、危房改造、新農村建設、扶貧開發等資金,繼續實施交通、水利、衛生、教育等基礎設施建設和村容村貌整治,改善農村居住環境。
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加快杭瑞、思劍高速思南段、思南新港建設進度,完成投資20億元以上。完成150公里通村油路建設,加快城北二級客運站、3個鄉鎮客運站、40道農村渡口建設進度,開工建設文家店大橋、六池河大橋。
加快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烏江思林電站水庫提水試點工程和枹木寨水利灌溉工程進度,爭取開工建設過水灣水庫。認真對接國家西南地區重點水源規劃和貴州省“三位一體”規劃項目,積極做好水利工程前期工作。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設進度,實施防洪綜合整治、洼地排澇、病險水庫整治、防汛水毀修復等工程項目。
加快電力基礎設施建設。快速推進電網提級改造步伐,全面改造中低壓配電網,加快啟動實施縣城電網改造。
大力發展文化旅游產業。鼓勵和吸引民間資本參與旅游開發,拓寬投融資渠道。充分發揮思南烏江喀斯特國家地質公園的龍頭帶動作用,加快石林、溫泉4A級景區建設,完善旅游基礎設施。加快旅游公路建設與提級改造,構建方便快捷的旅游通道,開辟精品旅游線路。大力推行以政府為主導、以旅游企業為主體的宣傳營銷方式,整合資源,科學策劃,建立全方位、立體式的宣傳營銷網絡。依托農畜土特產品資源和民族文化優勢,開發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紀念品,豐富旅游商品市場。全年接待游客力爭達到150萬人次以上,旅游收入10億元以上。
鞏固提高傳統服務業。加強市場體系建設,創新經營模式,鼓勵方便群眾生活的各類商業形態向城鎮社區和農村延伸,積極推進“萬村千鄉”和農資配送市場工程建設。
加快發展新興服務業。鼓勵各類社會資本投資建設和經營城鎮市政公益項目。積極發展衛生保潔、托幼養老、家政服務、職業介紹、生態旅游等服務業。加強信息網絡建設,促進“三網”融合。
努力強化財稅征管。加快推進國庫集中支付、政府采購、部門預算和政府非稅收入管理改革。大力培育后續稅源,強化增收管理,提升收入質量。全力發展社會事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落實就業再就業政策,以創業帶動就業,引導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力爭新增城鎮就業崗位6000個。進一步加強市場監管。培育新的消費領域,開拓城鄉消費市場,促進農村居民消費結構升級。五要大力推進“平安思南”建設。進一步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構建“人防、物防、技防”相結合的綜合防控網絡體系,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努力營造安居樂業的良好環境。
(作者系思南縣委副書記、縣長 責任編輯/張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