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海東 付政委
(齊重數控裝備股份有限公司,黑龍江齊齊哈爾 161005)
伴隨著我國高鐵、核電、風電、水電、船舶、軍工、工程機械等技術領域水平的快速升級,國內的裝備制造業對數控立車的復合性要求越來越高,數控立車的復合程度成為數控立車的重要焦點。所謂數控立車的復合性就是可以在一臺數控立車上完成多種加工工序,如復雜回轉型曲面的車削加工、公英制螺紋加工、鉆孔、攻絲、鏜孔、銑削等。在機床上一次裝卡工件完成多道工序的加工,這樣既可以保證工件的高精度要求,又提高了機床的使用效率,還可以減輕機床操作者的勞動強度。數控雙柱立式車床正向著高復合性快速發展。
復合性數控雙柱立車要實現這些復合性功能,必須要有很多的功能附件來幫助實現。而這些市面可見的功能附件多存放于地面的附件頭支架上,此種支架與機床分離放置,給用戶帶來許多不便。尤其機床在加工較大、較高的工件時,滑枕即使降到最下端,因為有工件的存在,橫梁不能自由升降,使刀架無法拉取功能附件。要想更換功能附件,就必需先卸下工件,落下橫梁后才能拉取附件頭。然后,再重新裝卡工件完成加工。這樣的操作降低了機床的加工效率,嚴重破壞了一次裝卡帶來的加工精度,也給操作者帶來很大的勞動強度。
為能夠很好地解決這個難題,通過多次理論研究和實驗,成功地設計和制造了一種新型的數控雙柱立式車銑床附件頭定位裝置,該裝置在一次裝卡工件的情況下,可以實現功能附件的更換。
本設計的技術方案如下:本裝置由固定機構和移動機構兩部分組成(見圖1)。固定機構包括固定支架12和把合在固定支架12上的附件頭托架13,固定支架12把合在橫梁1上,其裝配位置要求是附件頭托架13中心應該與刀架2的中心重合,裝配位的調整部件為調整墊11。固定機構還包括固定在附件頭托架13左側的直線導軌8,安裝在附件頭托架13左側的液壓缸10,安裝在附件頭托架13左端的硬限位擋塊5和設置在附件頭托架13上的附件頭7。移動機構安裝在固定機構的上端,移動機構包括三角形的工件測量裝置拖架4,工件測量裝置3設置在工件測量裝置托架4上;其安裝位置要求是工件測量裝置3與刀架滑枕1中心重合,安裝位置調整部件為硬限位擋塊5和附件頭定位裝置6。移動機構和固定機構通過固定機構上液壓缸10的活塞桿連接,通過直線導軌8滑動配合。

本設計的操作方法:當刀架2更換功能附件時,刀架2移動至橫梁1的端頭,準備好拉取附件。工件測量裝置3存放于工件測量裝置拖架4上,工件測量裝置托架4通過液壓缸10的推拉可在直線導軌8上做精確的運動。當運動到硬限位擋塊5時,通過調整擋塊5和附件頭定位裝置6,可使工件測量裝置3與刀架滑枕中心重合,等待刀架2拉取。當拉取附件頭7時,液壓缸10拉動工件測量裝置托架4做遠離刀架運動,工件測量裝置托架4碰到硬限位擋塊9時,液壓缸10拉動停止。附件頭7設置在附件頭托架13上,通過調整附件頭定位裝置6,可使附件頭7與刀架滑枕中心重合,等待刀架2拉取。如果需要多種功能附件來完成一次裝卡的全部加工工序,只需更換附件頭托架13上的附件頭7即可,無需升降橫梁,也就不必拆卸較高工件,從而解決了機床在加工大而高工件時,一次裝卡工件的情況下無法更換功能附件的難題。
本設計從根本上解決了機床在加工大而高的工件時無法拉取附件的難題,從而實現了車床一次裝卡能夠完成多種加工工序,而且還可以做到刀架對工件測量裝置及附件頭在同一支架體上的分別抓取。從而實現數控雙柱立式車床的高復合性要求。本裝置設計新穎、結構簡單穩定、節省空間、節約成本、在工作中安調及維修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機床的加工效率和有效使用率,減輕了操作者的勞動強度,在復合性較高的數控雙柱立式車床中具有較大應用價值。
[1]沈惠平.機械創新設計及其研究[M].機械科學與技術,1997,116(5):791-795.
[2]畢承恩.現代數控機床(下)[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1:30-39.
[3]汪星橋.機床設計手冊第三冊[M].北京:機床工業出版社,1986:1172-1185.
[4]吳南星.數控車床絲杠進給系統剛度對定位精度的影響[J].中國工程科學,2004(9):46-49.
[5]陳永貴.臥式車床數控化改造進給機構[J].裝備維修技術,2004(4):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