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如壽
( 福建省汀江水電工程有限公司,福建 長汀366300)
福州市科技園區馬尾園北面山地排洪工程位于閩江北港口段左岸,本工程主要包括上德水庫蓄洪工程,上德水庫按50 a一遇設計,500 a一遇校核。由福建省汀江水電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上德水庫大壩標,合同編號為MSP/C7。攔河壩為C15 細石混凝土砌石拱壩,壩頂高程150.3 m,壩底118 m高程,河床建基面最低高程114.0 m,最大壩高32.3 m,壩頂寬2.30 m,壩體內部采用C15 細石混凝土砌毛石,重力墩采用C20 埋石混凝土,壩體上、下游面采用M10 水泥砂漿砌條石,表面采用1∶2 水泥砂漿深勾縫。基礎河床部份114~118 m高程為C15 埋石混凝土,兩岸基礎回填0.5m厚的C15 素混凝土墊層。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該工程在建設期間面臨了諸多障礙,給施工作業造成了很大的難度,引進先進的施工技術,制定科學的管理計劃是施工單位需要重視的。
各種建筑作為水利水電工程的結構組成,對于整個工程建設的成敗有著較大的影響[1]。從長期施工作業情況看,水利水電工程中建筑出現質量問題后,不僅增大了工程建設的難度,也會導致項目成本投資增加。C7 標上德水庫大壩單位工程主要項目有基礎土石方開挖、壩體砌筑等。基礎土石方開挖施工方法為:
MSP/C7 標上德水庫大壩工程控制測量利用業主提供的N1、N2 兩個控制點。攔河壩為砌石雙曲拱壩,造型相對復雜,放樣精度要求較高,為使大壩外形尺寸符合設計和施工規范要求,又便于施工掌握,采用測距儀、經緯儀進行施工放樣。壩體結構位置、尺寸及壩面平整度允許偏差按照表1 控制。

表1 放樣允許偏差表
大壩基礎開挖分部工程按由設計單位提供大壩開挖控制點坐標及高程,項目部組織放樣,放樣系依據由建設提供的N1、N2 控制點,采用測距儀進行測量放樣。大壩由于地處山溝,大型機械無法到達,只能人工開挖,左右岸坡開挖采用分層作業,在左岸下游132 m高程與右岸138 m高程修建出碴路,河床部分由下游出碴。
本分部工程基礎固結灌漿667 m、帷幕灌漿670 m,接觸灌漿1 056 m2。在基礎驗收后,進行固結灌漿,固結灌漿孔徑為56 ~42 mm,排距為2.5 m,孔距3.0 m,孔深為4 m。灌漿參數均按設計要求進行施工,選用42.5 普通硅酸鹽水泥,漿液水灰比采用5∶1、3∶1、1∶1、等3個等級,在規定壓力下吸漿量<0.4 L/min并持續30 min結束。
壩體砌筑技術包括4個方面:
砌石與基巖結合處理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大壩的安全。在砌筑前對砌筑基面進行檢查驗收,符合要求,進行上一層面砌體砌筑。砌筑前先鋪一層3 ~5 cm的同標號砂漿,然后根據圖紙要求澆筑混凝土墊層。墊層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并按施工縫處理后,進行上層面砌體的砌筑。
采用兩順一丁進行砌筑,縫寬控制在2 ~3 cm。料石根據測量放樣架試擺,然后鋪筑水平砂漿3 ~4 cm,料石擺放安穩后,用鐵錘輕敲石面使座漿溢出,緊接豎縫灌漿,以人工搗插。為確保砌縫中砂漿飽滿密實,對上下游面石進行粗加工,底面與外露面凹凸度≤3 cm。
在上下游3 皮面石砌完達到一定強度后,再進行壩腹砌筑,壩腹砌筑采用毛塊石豎向擺放、分層下料、分層振搗的砌筑方法。砌筑時,每層基本保持等厚,層高控制在1m,層面保持向迎水面傾斜呈1∶15 左右,連續砌筑時,上層砌體應在先砌筑層達2.5 MPa強度以上才能施工。
勾縫前先用小鏨子將砌縫修鑿成寬2 ~4 cm,深度3 ~5 cm的矩形槽縫,要求全縫呈現新鮮鏨路,并用高壓水沖洗,去除殘碴、積水,但要保持砌體濕潤狀態,分次將水泥砂漿送入砌縫,并在縫口灰漿來回施壓多遍,使之密實、光滑、美觀、勻稱,表面平整,勾縫3h 后噴水養護21 d,以提高灰縫強度。
安全管理方面的策略包括3 方面:
上至工程現場負責人,下至一線施工人員,都必須要全面貫徹安全生產的理念,深刻認識到施工安全的重要性。作為工程項目負責人,在水利水電工程正式動工之前要做好思想教育工程,在思想意識上增強人員的安全作業意識。
若工程建設期間出現意外安全問題,現場負責人要及時安排技術人員趕往現場勘查、收集資料。編制事故報告是不可缺少的工作,在報告中可以把具體的安全事故資料傳達給每一位施工人員,以引導他們在今后的施工中能配合領導的管理工作。
鑒于施工人員對水利水電工程的重要作用,只有提升了人員的專業技能、理論知識、作業水平等,才能從根本上提升工程的施工質量。施工單位在一年中安排技術人員接受2次左右的專業培訓,將國內外先進的施工技術引進到國內,促進國內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發展。
考核管理的相關措施包括3 方面:
質量是任何工程建設的“硬指標”,質量考核工作則是把工程建筑的質量作為第一要點,定期檢查項目的建設進度、質量等情況。如: 對水利水電工程建筑的耐久性、抗震性、壽命等及時考核審查,可促進施工單位改進作業模式。
人員是施工技術方案的執行者,若施工人員缺乏足夠的技術水平或對編制好的技術流程不熟悉,對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會帶來諸多不利的影響。因而,定期進行人員考核也是不可缺少的施工管理方法,能不斷增強人員參與施工的積極性。
水利水電工程建筑中需要糾正的問題包括:技術問題、管理問題、人員問題、設備問題等等,這是一項極為綜合性的管理工程。為了能把更多的工程問題糾正調整,考核人員則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對工程施工的每一個環節進行詳細的考核改進[2]。
總之,水利水電工程能把大量的水資源轉換為電能,是國家重點投資的基礎項目,對社會現代化發展積極影響甚大。在施工作業期間,施工單位要把重點聚集到工程的技術管理、施工管理等工作上,從多個方面規劃、引導人員完成建設施工,這些都是保證工程質量的根本。
[1]高永昕. 施工現場管理解析[J]. 黑龍江水利科技,2009,37(4) :222.
[2]王建民. 芻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J]. 黑龍江水利科技,2011,39(5) :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