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彩虹,李 勇
(柳州市婦幼保健院,廣西 柳州545001)
痰熱清注射液為純中藥制劑,其處方由黃芩、熊膽粉、山羊角、金銀花、連翹5味中藥組成,具有清熱、化痰、解毒的作用,臨床上用于風溫肺熱病痰熱阻肺癥,如發熱、咳嗽、咳痰不爽、咽喉腫痛、口渴、舌紅、苔黃;肺炎早期、急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以及上呼吸道感染屬上述癥候者。隨著臨床上的廣泛應用,其不良反應(ADR)的發生也日見增多。筆者通過文獻檢索收集有關痰熱清注射液致ADR的報道,并進行綜合分析,探討痰熱清注射液上市后ADR發生的一般規律和特點,以供臨床參考。
以“痰熱清”為關鍵詞或題名,對維普資訊網內中國生物醫學知識庫收錄的2003年~2011年8月的文獻資料檢索并查閱原文[1~19],選取痰熱清致ADR詳細報道的臨床資料,共查閱文獻19篇,涉及醫藥期刊16種,共計20例。現采用回顧性分析方法,對所檢索的文獻按所涉及的患者情況、用藥情況、ADR情況等進行統計、分析。
2.1 年齡與性別分布 20例ADR中,男性11例(55.0%),女性9例(45.0%),年齡最小為3歲,最大為81歲。痰熱清注射液致ADR患者的性別與年齡分布見表1。

表1 痰熱清注射液致ADR患者的性別與年齡分布(n)
2.2 原發病 文獻報道中涉及的原發病除1例為急性胃腸炎外,其余均為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及支氣管肺炎等呼吸系統感染或其他疾病合并呼吸系統感染用藥。
2.3 過敏史 20例ADR中,無過敏史者13例(65.0%),過敏史不詳者6例(30.0%),僅1例(5.0%)患者有藥物過敏史,對阿奇霉素及頭孢類抗菌藥物過敏[1]。
2.4 用藥情況 20例ADR中,全部為靜脈滴注給藥,1天1次。溶解介質為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鈉注射液。最小劑量為4 mL·d-1,最大劑量為40 mL·d-1,其中18例患者用量均在說明書推薦常規劑量范圍內,2例患者超出說明書推薦常規劑量,其中1例80歲患者用痰熱清30 mL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00 mL,在用藥過程中出現過敏性休克[2],1例81歲患者用痰熱清40 mL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在連續用藥第4天出現喉頭痙攣[3]。20例ADR中聯合使用其他藥物者 13例(65.0%),其中1例在輸液中配伍使用更昔洛韋,該患者用藥過程中出現心、腎功能異常[4]。
2.5 ADR出現的時間分布 所在病例均記載了ADR發生時間,ADR最快在用藥開始2 min后發生,最遲為連續用藥后第9天發生。其中,首次用藥后出現ADR的有15例,再次或多次使用后出現ADR的有5例。痰熱清注射液致ADR出現的時間分布,見表2。

表2 痰熱清注射液致ADR出現的時間分布
2.6 ADR累及器官或系統及主要臨床表現 痰熱清注射液致ADR主要表現為變態反應16例(80.0%),其中4例為過敏性休克[2,5~7],其余 4 例分別為視物模糊、心腎功能異常、心慌、嘔吐。其中累及器官或系統及主要臨床表現,見表3。

表3 ADR累及器官或系統及主要臨床表現
由表1可見,ADR的發生率男性高于女性,就年齡分布來看,41~60歲的中年患者發生率較高,其中4例過敏性休克病例中有3例為3歲、72歲、80歲的兒童及老年人,但因采集到的病例數量較少,其臨床意義還有待在今后的使用中進一步觀察。
從統計結果看,患者均為靜脈滴注1天1次給藥,給藥途徑與頻次合理。但其中2例用量超出說明書推薦常規劑量,且患者年齡均為80歲以上老年人;3例滴注速度>60滴·min-1,其中2例兒童,1例老年人,說明書要求成人滴速≤60滴·min-1,兒童30~60滴·min-1;1例與更昔洛韋共用溶媒滴注;因此提示在臨床使用中不應隨意超出說明書規定,特別是兒童及老年人在使用時應嚴格遵循說明書規定的用量及滴注速度,并嚴密觀察;亦不能與其他藥物共用溶媒,如需合并用藥,應分瓶滴注,并更換輸液管或在兩組液體間使用0.9%氯化鈉注射液沖洗輸液管。
由表2可見,文獻報道中的ADR可出現在用藥開始時,用藥過程中及用藥完畢后。最快的用藥2 min后就發生,最遲的連續用藥后第9天發生。而文獻報道的過敏性休克均在15 min內出現,說明痰熱清注射液的嚴重的ADR往往是在用藥早期出現,所以在使用早期一定要密切觀察患者的情況,一旦出現問題及時停藥并對癥處理,以免造成嚴重后果。
20例病例報道分析顯示痰熱清注射液的主要ADR為變態反應,占ADR的80.0%,以皮膚過敏反應為主。痰熱清注射液為中藥復方注射劑,從其組方看,黃芩中的黃芩苷、熊膽粉中的熊總膽酸、山羊角中的水解物、金銀花中綠原酸、連翹中的連翹苷等都可能是誘發過敏反應的過敏原,特別是綠原酸和山羊角水解物屬于已知的高致敏物質。
綜上所述,臨床用藥除了嚴格掌握痰熱清的適應證、禁忌證和用藥注意事項之外,還應仔細詢問患者的藥物變態反應史,對過敏體質或兒童、老年人用藥應特別謹慎;同時用藥過程中密切觀察,并備好搶救藥品及設備。
[1]王基成,劉俊,方丹.痰熱清注射液致過敏性皮疹1例[J].醫藥導報,2008,27(11):1313.
[2]周靜,汪皇琴,羅心一.痰熱清注射液過敏性休克1例[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9,3(13):150.
[3]彭婕.痰熱清注射液致喉頭痙攣1例[J].藥物流行病學雜志,2011,20(1):53.
[4]左秀萍,付桂英,楊郡,等.痰熱清致心腎功能異常1例[J].中國藥業,2005,14(7):73.
[5]張鳳萍.痰熱清引起過敏性休克1例[J].慢性病學雜志,2010,12(9):990.
[6]趙群,司繼剛.痰熱清注射液致過敏性休克1例[J].中國藥物警戒,2009,6(12):758 -759.
[7]王秋月.疑痰熱清注射液致過敏性休克1例[J].首都醫藥,2008,15(10):45.
[8]彭文達.痰熱清注射液靜脈滴注致喉頭水腫[J].藥物不良反應雜志,2006,8(5):392.
[9]魏文靈.痰熱清注射液致不良反應2例[J].中國藥物應用與監測,2008,5(3):64.
[10]楊慧琴,魏榮環.痰熱清注射液引起過敏性藥疹1例[J].天津中醫藥,2006,23(1):47.
[11]辛萍萍,趙人光.痰熱清注射液致變態反應1例[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5,5(16):3194.
[12]柳東霞.痰熱清注射液致變態反應[J].實用醫技雜志,2005,12(8B):2297.
[13]王慶峰,杜舒婷.痰熱清致重癥多形紅斑型藥疹1例[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7,7(7):1668.
[14]王輝.痰熱清注射液致蕁麻疹1例[J].醫藥導報,2009,28(11):1520.
[15]張春杰.痰熱清致過敏反應1例臨床觀察[J].齊魯護理雜志,2009,15(13):20.
[16]劉心路,方香淑.靜脈滴注痰熱清注射液引起的過敏反應1 例報告[J].吉林醫學,2005,26(11):1204.
[17]張晉萍,馮寧寧.痰熱清注射液致視物模糊1例[J].醫藥導報,2009,28(7):915.
[18]朱慶霞,王雪花,王書秀.痰熱清注射液致嚴重心慌1例[J].中國鄉村醫藥,2007,14(11):43.
[19]萬蓉,顧麗磊,楊衛林.痰熱清注射液致患者嘔吐1例[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0,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