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琨 ,于桂紅,蔡 青 ,邱小竹
(甘肅省地震局衛生所,甘肅 蘭州 730000)
我單位651名職工健康體檢結果分析
馬 琨 ,于桂紅,蔡 青 ,邱小竹
(甘肅省地震局衛生所,甘肅 蘭州 730000)
為了解我單位人員的健康狀況,對651名職工進行一般的常規體檢。從結果看,脂肪肝、血脂異常、空腹血糖高、高血壓、頸椎病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發病率較高,均超過19%。應對職工大力開展健康教育,以增強健康意識,提高預防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能力。
事業單位職工;健康體檢;健康教育
為了解事業單位職工的健康狀況,我單位于2007年對651名職工進行了一般的常規體檢。現將體檢結果分析如下。
1.1 對象
我單位此次參加體檢的在職職工和離退休職工共651人,其中男426人,占65.44%;女225人,占34.56%。年齡25~87歲,其中<40歲 94人,占 14.44%;40~59歲 308人,占47.31%;≥60歲249人,占38.25%。
1.2 方法
對2007年參加體檢的職工體檢結果進行匯總,統計不同疾病的患病率。診斷標準按照醫學臨床常規診斷標準。
1.3 體檢項目
一般體檢項目包括身高、體重、血壓等;臨床常規檢查內科、外科、眼科、婦科及宮頸刮片等;實驗室檢查血常規、尿常規、肝功能五項、腎功能三項、血脂、空腹血糖等;心電圖(十二導聯);B超包括上腹部、子宮附件或泌尿系;胸部透視,頸椎正側位X光片;紅外線乳腺檢查;頸顱多譜勒等。
2.1 一般情況
受檢職工651人,在體檢項目中未發現任何異常癥狀和體征的37人(5.68%);發現各類疾病或陽性體征(有1種及以上癥狀體征或輔助檢查異常者)614人(94.32%)。其中有1種異常癥狀和體征的77人(11.83%),有2種異常癥狀和體征的134人(20.58%),有3種異常癥狀和體征的149人(22.89%),有4種異常癥狀和體征的119人(18.28%),有5種及以上異常癥狀和體征的135人(20.74%)。
2.2 主要疾病人群分布
按檢出率由高到低分別是脂肪肝310人(47.62%),血脂異常199人(30.57%),前列腺增生178人(27.34%,占男性41.78%),空腹血糖高146人(22.43%),心電圖異常143人(21.97%),高血壓131人(20.12%),頸椎病127人(19.51%),膽囊炎124人(19.05%),肝功能異常115人(17.67%),乳腺增生115人(17.67%,占女性51.11%),婦科疾病93人(14.29%,占女性 41.33%),腦動脈硬化 91人(13.98%),膽結石 84人(12.90%),血常規異常83人(12.75%),尿常規異常75人(11.52%),老年性白內障37人(5.68%),腎功能異常23人(3.53%)。離退休人員為本次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檢出率最高人群,見表1。
2.3 2007年651 名體檢職工發病情況(見表2)

表2 2007年651名體檢職工發病情況
從體檢結果看,我單位職工的健康狀況是:
(1)未發現任何異常癥狀和體征的僅37人(占5.68%),偏低,說明職工整體健康水平較低。
(2)在離退休職工中,發病率較高的依次是脂肪肝、前列腺增生、心電圖異常、高血壓、血脂異常、空腹血糖高、頸椎病。其中男性發病率較高的依次是前列腺增生、脂肪肝、高血壓、腦動脈硬化、空腹血糖高;女性發病率較高的依次是脂肪肝、心電圖異常、乳腺增生、血脂異常、高血壓、空腹血糖高。上述疾病的發病原因與他們的年齡和生活方式密切相關,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器官的功能逐漸衰退,體內各種激素分泌失調,抗疾病能力減弱,患病率增高[1]。
(3)在在職職工中,發病率較高的依次是脂肪肝、血脂異常、肝功能異常、乳腺增生、婦科疾病、空腹血糖高、膽囊炎。其中男性發病率較高的依次是脂肪肝、血脂異常、肝功能異常、空腹血糖高、前列腺增生、頸椎病、高血壓;女性發病率較高的依次是乳腺增生、婦科疾病、脂肪肝、心電圖異常、血脂異常、膽囊炎、頸椎病、膽結石。在職職工因缺乏相關的健康保健知識,對疾病的危害程度認識不足,不能堅持正確的飲食和生活習慣,且工作壓力較大,缺乏體力活動(運動)等是其發病率較高的主要原因,尤其是慢性非傳染性疾病。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增長和人口構成的改變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和老年病年輕化較嚴重,這些將直接威脅人們的身體健康。
通過健康體檢,一方面,使職工能了解自身健康狀況,有效地維護健康;另一方面,能使單位掌握職工的整體健康水平,為做好全體職工的預防保健工作提供參考依據。
因此,我們將加大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健康教育與宣傳力度,以人為本,以健康為中心,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廣大職工的自我保健能力,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健康保證[2,3],從而提高職工整體健康水平。
[1]孫琳.4 583名干部職工健康體檢結果分析[J].中國健康教育雜志,2005,21(1):115~116.
[2]孫建國.專題小組討論在健康教育項目中的應用[J].中國健康教育,1997(13):25~27.
[3]鈕文異.侯培森.鄉村衛生人員健康教育手冊[M].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1.
R194.3
B
1671-1246(2012)07-01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