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治市圖書館 武惠芳
網絡對圖書館館藏文獻的影響
長治市圖書館 武惠芳

網絡是信息傳輸、接收、共享的虛擬平臺,也是人們相互交流信息的一個工具。它借助文字閱讀、圖片查看、影音播放、下載傳輸等軟件工具使人們能快速地體驗到由文字、圖片、聲音、視頻等信息組合帶來的視覺沖擊。20世紀90年代初,互聯網進入圖書館界。公共圖書館基本上都是政府投資獨立辦館,館際交流相對較少,在館藏文獻上追求大而全;在服務上主要是以圖書、報刊、雜志等紙質文獻為主,通過閱覽、外借等方式來為讀者服務。而網絡使信息資源的結構發生了明顯變化,讀者可以在網上任意下載找尋他們需要的信息資源。因此,有人甚至說網絡已可以替代圖書館。鑒于此,本文,筆者就我國圖書館的藏書現狀及網絡對圖書館館藏文獻的影響做一簡單探討,意在與同行分享觀點。
總體來看,我國的公共圖書館數量正逐年增加,我國現有縣級及以上公共圖書館2 850個,總藏書5.5億冊左右。在圖書館館藏資源中,印刷型文獻占主導地位,圖片、磁帶、光盤等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在圖書類型上主要分為文學類、綜合類和工業類等圖書。
1.對館藏結構的影響。圖書館的館藏資源文獻,是通過采集、整序、存儲的擁有“所有權”的書籍資料,館藏以紙質文獻為主。目前,有些從網上獲取的信息本身不具備館藏資源“所有權”的屬性,但是它同樣可以使用,因為對讀者來說,需要獲得的某一信息,無論是從圖書館收藏查閱所得,還是通過網絡獲取,信息本身的質量并沒有區別。只要信息方便提取,可以獲得,讀者不會去考慮信息的來源,這就對圖書館的信息服務提出了挑戰。對圖書館來說,其在信息資源的獲取上具有較強優勢,信息員可以從大量信息中有針對性地提煉,將信息甄別、過濾后提供給讀者。因此,圖書館不能拘泥于以往的館藏結構,要豐富館藏結構,購置電子資源,開發信息資源,獲取信息使用權,發揮自身優勢,對信息進行深加工。
2.對館藏質量的影響。對圖書館館藏質量的評價,主要是針對館藏文獻本身及其數量、結構、利用率等方面的評價。網絡時代對館藏質量的評價有所更新,更新的重點在信息資源的權威、實用與安全上。因此,圖書館必須從讀者的角度出發,大力開發網絡信息資源,確保讀者檢索到的信息的權威、實用、安全。
3.對館藏文獻購置經費分配的影響。購書經費也是困擾圖書館的難題。除了財政撥款數額和書刊價格因素外,就圖書館自身而言,在藏書發展中,主要入藏本館讀者常用的文獻,以滿足最普遍的信息需求,同時也要入藏較少使用的文獻,來滿足讀者的特殊需要,有時難免大而不全,小而不精。網絡信息資源的出現對解決這個問題提供了很好的思路,網絡的出現為圖書館購書經費的合理使用提供了有利的契機。網絡環境下,圖書館可以有針對性地使用來自本館外的信息資源,填補本身的不足,為讀者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務。
1.合理配置館藏和網絡資源。隨著網絡的發展,圖書館收藏網上信息、獲取資源服務讀者已是一種方便快捷的方式。但圖書館在安排館藏資源和網上資源的比重方面應該有所區別。在圖書的入藏上要更加細化,在大類齊全的同時,在小的分類上應逐步健全,在類別上盡量做到小而精,保證讀者查找資料時盡管不會應有盡有,但對某類資料能基本找齊。在這個基礎上再逐步完善其他類別的書籍,在小而精的基礎上逐步發展到大而全。這不僅是對圖書館社會效益的一個提升,也是一個圖書館區別于其他館或書店的有效途徑。在網絡資源建設上,圖書館不僅要加大和其他館的配合,更要積極建設本館網絡資源,突出特色,以筆者所在圖書館為例,該館建立了網站www.czlib.sx.cn,通過網站主頁,開展網上電子資源和網上咨詢服務;該館和北京龍源公司合辦的長治市圖書館龍源電子期刊閱覽室(http∶//cxlib. vip.qikan.com.yp),提供2 000多種優秀中文期刊電子版的現刊和過刊,為讀者提供優良服務;該館買斷了青少年成長校園圖書館校園版的版權,專為青少年提供基礎知識電子版。
2.加強特色館藏資源建設。特色館藏文獻是公共圖書館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是征集本地區的政治、歷史、民俗、文學、藝術、宗教等方面的內容。隨著地方資源的入藏,圖書館需要建設地方文獻數據庫。對搜集到的或正在整理的文獻,特別是歷史書目、珍稀書刊、報紙等的內容要詳細記錄,納入網絡資源,進行網上檢索。這方面可以參考桂林圖書館的《桂林地方資源圖文數據庫》,海南大學圖書館的《海南旅游數字資源庫》等。
3.加大對館藏發展的投入。經費短缺幾乎是影響所有圖書館藏書發展的難題。近年來,很多圖書館都出現了文獻收藏量下滑的嚴峻局面,這不僅嚴重影響了圖書館的文獻信息服務,也削弱了網絡信息資源建設的基礎。因此,必須加大對館藏文獻資源建設的優化投入。要根據讀者要求,對書刊的利用率以及相關工具書進行分類,除固定投入外,還應在建設數字圖書館上下工夫,在網上資源的搜集和入藏上加大投入,進行科學合理的甄別,從而使有限的經費發揮出更大的效益。
綜上,網絡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圖書館走向現代化的基礎,但它不能取代館藏文獻與紙質資源;圖書館可以利用計算機逐步完成館藏文獻的存儲管理,通過網絡向用戶提供快捷服務。兩者共依共存才能更加全面地為讀者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