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趙進一
最美檢察官“獨愛菊”
文/本刊記者 趙進一
不久前,上海市松江區人民檢察院公訴科主訴檢察官包莉娜獲得全國檢察機關“最美青年檢察官”稱號。在隨后松江檢察院舉辦的一次演講會上,包莉娜聲情并茂地抒發了她 “甘愿做一朵不與百花爭艷,在寒風中給人以溫暖的雛菊”的心聲。
菊之美,淡而有味,雅而有致;菊之品格,自然、質樸而堅韌,故“晉陶淵明獨愛菊”。如今,“最美青年檢察官”包莉娜也“獨愛菊”。在她的身上,時時散發出雛菊淡淡的清香……
2009年4月7日,上海華山醫院血液科病房。
一位膚色白皙,穿著白色病號服的青年女子面帶微笑,斜躺在病床上。此刻,為了搶救一位她素不相識的患了白血病的女孩,她坦然而平靜地伸出了雙臂……
病房里,除了她的一頭烏發和那雙忽閃著的大眼睛,一切都是白色的。此情此景,很容易讓人聯想起潔白的菊花。
這位青年女子就是上海市松江區人民檢察院(以下簡稱“區院”)公訴科主訴檢察官,全國檢察機關“最美青年檢察官”、“上海市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包莉娜。
包莉娜的性格簡單、陽光,平時愛說愛笑,看上去有些大大咧咧,但一旦進入公訴人的角色,就會變得嚴謹而專業。面對一本本厚厚的卷宗和一個個狡詐的犯罪嫌疑人,她的心比針細。每一個證據她都要細細地審核、推敲。她非常注重細節,最擅長的就是從細節里挖出“魔鬼”。
2005年,在區院反貪局工作僅一年半的包莉娜被調入公訴科工作。所訴案件多為詐騙、合同詐騙、職務侵占、毒品和假幣運輸、知識產權、重大責任事故、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等大量多種類、多罪名的經濟類疑難復雜案件。
一次,包莉娜跟著主訴檢察官審查陳某某涉嫌詐騙、合同詐騙、貸款詐騙案。當時她還是一名助理檢察員。在司法實踐中,此類詐騙案與民事糾紛常有交織,紛繁復雜。但初生牛犢不畏虎,包莉娜對現有的證據,一條一條地反復核實,有時還跟著公安偵查員到現場,走訪各方證人及被害人,不厭其煩地逐一核對確認……遇到不懂的地方,她就主動向主訴檢察官或“老法師”求教。
沒想到案件還沒辦到一半,科里接到緊急任務,主訴檢察官另有工作安排,臨走時將此案移交給包莉娜獨辦,包莉娜毫不畏懼,一辦到底。
詐騙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往往老奸巨猾,一開始,陳某某根本不把包莉娜這個初出茅廬的“小妮子”放在眼里。每次包莉娜訊問,陳某某都會編造出各種理由抵賴或搪塞,拒不承認犯罪事實。因為無法找到確實的證據,案件審查一度陷入僵局。但包莉娜沒有泄氣,她認真記錄下陳某某的每一句供述和辯解,回來后仔細比對,終于找到了他供述中自相矛盾的地方,以此為突破口,獲得了給陳某某定罪的關鍵證據。細節里的“魔鬼”,就這樣被她挖了出來……
此案花了足足半年時間,有關該案的證據被一一固定、敲實,真可謂是鐵板釘釘,無懈可擊。科長見包莉娜材料做得扎實,高興得徑直把材料批了。
在出庭支持公訴時,當陳某某還要進行狡辯時,包莉娜用翔實有力的證據逐條進行批駁,字字千鈞,陳某某理屈詞窮,啞口無言。公訴意見全部被法院采納……最終,陳某某因犯詐騙罪、合同詐騙罪、貸款詐騙罪被合并執行有期徒刑19年。
庭審,是控辯雙方唇槍舌劍之地,是公訴人的“考驗場”。在那種場合,時不時會出現“風云突變”的情況。所以,出庭支持公訴的檢察官不但要熟諳法律,準備充分,還要具備較強的隨機應變能力。今年5月,包莉娜辦理了一起詐騙案件。被害人陸某為呂某所騙,不但住房被抵押,還背上了一大筆債。被害人憂心如焚,但要起訴呂某,關鍵是取得相關憑證。由于被害人法律意識淡薄,又被呂某的花言巧語所惑,沒有注意收集、保存憑證,好在包莉娜通過細致的調查核實,一點點還原了事情的真相。在確鑿的證據面前,呂某不得不承認了犯罪事實。
不料,到了庭審那天,被告呂某突然翻供,稱自己沒有對陸某實施詐騙。事前做了充分準備的包莉娜不慌不忙,及時調整庭審策略,針對案情連續發問,句句擊中要害,同時當堂對呂某進行庭審教育,呂某再難狡辯,最終表示將竭盡所能,盡快歸還贓款。
七年公訴生涯,包莉娜獨立辦案500余件,涉案人數600多人,其中不少是疑難復雜案件。她始終嚴把案件質量關,無一錯案。這一切,都來源于她的敬業與好學——
從檢近10年,包莉娜獲得過多項榮譽,并從書記員升至檢察員。她雖出身科班,來自于名牌法律院校,專業基礎扎實,但在緊張的工作之余,她還是不忘“充電”,抓緊業余時間到母校華東政法大學攻讀法學碩士學位,還抽時間參加市院組織的心理學培訓班。平時她很注意將所學知識運用于辦案實踐和群眾工作之中。她善于工作,也善于總結,先后撰寫了《試論非法證據的價值》等優秀檢察調研論文。她注重實踐,積極參與演講辯論、制作法律文書等競賽活動,成績同樣出色。
今年4月,包莉娜被任命為主訴檢察官。這位上海檢察系統的青年才俊,如一朵在秋陽下怒放的雛菊,朝氣蓬勃,后勁十足……

包莉娜審閱案件向來一絲不茍,七年辦案數百件,無一錯案。

“80后”媽媽包莉娜向“90后”女孩捐獻了造血干細胞,圖為包莉娜與康復后的女孩緊緊相擁。
包莉娜七年辦案數百件,無一錯案。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如果要分析原因,從表面上看,是因為她工作細致認真,但深層次的原因卻在于她對法律的準確理解和運用。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一類案件在松江地區比較罕見,所以區院干警缺乏這方面的辦案經驗。但不久前這樣的案子在松江也發生了,而且包莉娜恰恰是此案的承辦人。
本院無同類案例可循,怎么辦?包莉娜接手此案后沒有盲目行動,而是先經過一番“熱身”——上網查詢其他地區的有關案例及法律條款,以增進自己對此類案件的法律理解,然后將本案與其他案件進行仔細比較,并結合有關法律條款,對本案的性質進行反復考量……
隨著研究的深入,包莉娜心中漸漸形成了一個觀點:本案的幾名犯罪嫌疑人不符合“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名的構成要件,應建議公安機關撤回此案。當她把自己的觀點在科里亮出來之后,舉座皆驚。
查案成了撤案,讓人難以接受。
更有同志認為,本院已批準逮捕有關涉案人員,現在公訴又要求公安撤回此案,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包莉娜成了“少數派”——科里大多數人與她意見相左。
包莉娜說,我們是搞法律監督的,審查案子時不能一味地圍著公安指控的罪名轉,案子該是如何就是如何,不能先設一個框框,再往里面套……隨后,她寫了一份數千字的分析報告,提交大家討論。這份報告寫得觀點鮮明,于法有據;條理清晰,資料翔實……大家心服口服。最終,不但科里的同志接受了包莉娜的觀點,還贏得了科長和檢察委員會的認可,案件最終由公安撤回。
在包莉娜手里,案子“轉性”的事時有發生。一次,經過她的深入研究,一起已定性為“重大責任事故”的案件被“變性”為“重大勞動安全事故”案件。雖只是兩字之改,案件的“分量”卻大不相同——前者重后者輕。后來,法院采納了包莉娜的意見。
在包莉娜看來,給案子“轉性”,其前提就是尊重事實、尊重法律。她敢于給案子“轉性”的底氣,就是對法律的準確理解和運用的能力。
2011年,包莉娜受理了一起故意傷害案。房東李某夫婦與房客張某因房租問題發生爭執,在扭打過程中,張某左手掌骨骨折,經鑒定構成輕傷。包莉娜多次走訪司法鑒定中心,向法醫和專家咨詢傷勢成因,反復推敲后覺得在雙方扭打過程中,不能排除傷勢系被害人自己不慎造成,也就是說該案并沒有足夠證據證明張某傷勢系李某夫婦傷害所致,擬對李某夫婦作存疑不訴處理。張某得知后情緒激動,不僅要求對兩名嫌疑人處以刑罰,更提出高額賠償費。當其要求沒有得到滿足時,就多次到檢察機關上訪,并揚言將采取極端措施,在“兩會”期間進京上訪……
此后,包莉娜悉心安撫張某的情緒,認真傾聽她的訴求。一開始,張某還是不依不饒。幾次之后,張某被包莉娜的耐心和誠意所感動,袒露了自己希望李某夫婦道歉和賠償醫藥費的真實想法。為徹底化解雙方當事人的矛盾,包莉娜不厭其煩地一次次上門,耐心地做雙方尤其是受害方的工作,曉之以法理,陳之以利害。經過長達一年的反復協調,最終促成雙方達成刑事和解,檢察機關對李某夫婦也作了不起訴處理。至此,一場有可能激化的社會矛盾就此春風化雨,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包莉娜這么做,毅力可嘉,但如果沒有高度的社會責任心和出色的工作藝術是很難做到的。
對于偶爾失足的青少年,包莉娜更是傾注了一腔熱情。她要在他們的人生轉折關頭扶他們一把。
剛滿18周歲的女孩吳某在一家酒店當服務生,一天晚上端菜時,順手盜竊了客人放在桌子上價值3000元的手機。在辦理該案時,包莉娜了解到吳某家庭經濟困難,一個月前才從老家來滬打工,因為羨慕身邊同事有智能手機,一時起了貪念,將客人的手機據為己有。案發后,吳某后悔不已,立即退還了手機。包莉娜深感惋惜,她認為如果對吳某處以刑罰,將一個剛剛踏入社會的女孩推向社會的邊緣,她未來的路會更加艱難。反之,如果以一顆寬容的心接納她,幫助她進步成長,則意味著更多的希望。于是她幾經周折,找到了在工地工作的受害人,說服他諒解吳某,因為只有得到他的諒解,吳某才能得到從輕處罰,早日回歸社會。盡管吳某早已將盜竊所得退還給被害人,但被害人心中仍然有怨氣,不愿意諒解吳某。
然而,包莉娜沒有泄氣,過了段時間,她再次上門做工作。受害人知道她與吳某非親非故,為她的一片赤誠之心所感動,最終在吳某當面向他道歉以后,表示了諒解。事后,他對包莉娜感嘆道:“你是個好人,為了她走上正途,你像親姐姐一樣待她,所以,我也愿意給她一次改過自新的機會!”
藝高膽大,辦案不枉不縱,不錯不漏。這就是女檢察官包莉娜,品性高潔,一如她所鐘愛的雛菊。
人生苦短,到底什么是幸福?怎樣才算是真正的快樂?這是人們千百年來一直爭論不休的話題。包莉娜從自己的親身經歷中找到了答案。
2005年4月,在區院團支部的組織下,包莉娜辦理了造血干細胞采樣登記等手續。從此,她成了一名捐獻造血干細胞的志愿者。
2008年12月的一天,包莉娜接到了上海市紅十字會的電話:有一名叫嘉嘉的蘇州市白血病患兒與她初步配型成功,如果包莉娜同意捐獻,將作進一步的詳細配型。
包莉娜是家中獨女,當時自己的女兒還不滿周歲,產后虛弱的身體也未完全復原,當她將這一情況告訴丈夫和父母時,他們都因擔心她的身體而沒有同意。
可是,想到對方是個才12歲的小女孩,包莉娜于心不忍,試圖說服丈夫支持她的決定。在后來的一段時間里,這對相愛五年一直和和美美、少有摩擦的夫妻,為了一個素不相識的人而起了爭執。因為愛,因為心疼,丈夫始終都不肯松口。
由于誰也無法說服誰,夫妻倆甚至冷戰了一段時間。包莉娜心里特別委屈難過,但不肯妥協。她知道,一旦妥協,也許就意味著一條年幼而鮮活的生命就此失去了希望。一天,丈夫見她還在為此事難過,便走過去抱了抱她。包莉娜很開心,馬上趁機提起捐獻的事。她對丈夫說:“我也是母親,我能感受患兒父母的痛苦無助。如果此時我不捐,我會后悔一輩子?!庇谑?,倔強的她撥通了紅十字會的電話:“同意捐獻!”
2009年3月,經高分復檢和健康體檢合格后,包莉娜正式確定為嘉嘉捐獻造血干細胞。2009年4月初,包莉娜住進了華山醫院,準備捐獻造血干細胞。為了不讓父母擔心,去住院時,包莉娜向父母謊稱是去業務培訓一周。
女兒出生以后包莉娜第一次離開她那么久,一星期見不到女兒對她而言很難熬。為此,臨走前,她特意將家里的攝像機放在行李中。在醫院里,想女兒的時候,包莉娜就把攝像機拿出來,看看女兒的錄影,聽聽女兒的聲音。
4月7日至8日,在兩次共計八個小時的時間里,包莉娜的血液從體內被輸送到血細胞分離機中,分離出造血干細胞后再回輸到體內。經過四次循環,輸出共計兩萬毫升血液,分離出約120毫升造血干細胞,被及時送往嘉嘉所在的上海道培醫院……
按照國際慣例,造血干細胞的捐者和受者一般是不見面的,但在中國,由于干細胞移植還處在初級階段,需要更多的人了解這項公益事業。于是,在紅十字會的安排下,包莉娜和嘉嘉成為少數見面的捐者和受者。
2011年1月,包莉娜接到了市紅十字會的通知,將安排她與嘉嘉見面,這讓包莉娜喜出望外——這說明嘉嘉的手術非常成功,現在也很健康。聽到這個消息,丈夫和包莉娜同樣高興。夫妻倆精心為嘉嘉準備了一份見面禮物——一個“時來運轉”的金珠,他們希望嘉嘉能夠從此好運連連,一生健康平安。
1月26日,包莉娜和嘉嘉在市第一人民醫院見面了。眼前的嘉嘉和曾經在照片中見到的已經大不一樣,她長高了,頭發也長出來了,再也沒有了病中的模樣,看上去和這個年齡段的其他女孩沒什么差別。她剛走出休息室,包莉娜就一眼認出了她。嘉嘉叫了包莉娜一聲阿姨,被包莉娜糾正道:“叫姐姐……”
“80后”媽媽與“90后”女孩緊緊地相擁在一起。
嘉嘉的媽媽見到包莉娜,話沒說上幾句,已是淚水漣漣。她告訴包莉娜,嘉嘉是當時住院的那棟樓里手術最成功、恢復最好的一個孩子。因為移植了包莉娜的造血干細胞,嘉嘉的血型從原來的A型變成了和包莉娜一樣的O型,原本性格內向的她也變得外向開朗了。
包莉娜還得知,因為患病,嘉嘉脫了兩年的課,如今嘉嘉的身體已經恢復健康,開始新的學習生活。就在前不久的期中考試中,每天只上半天課的她還取得了全班第一的好成績。這些都讓包莉娜夫婦感到無比的欣慰……
嘉嘉的重生讓包莉娜,這朵在寒風中給人以溫暖的雛菊,在剎那間領悟到幸福與快樂的真諦。
包莉娜是上海檢察系統第一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她的事跡在區院引起了連鎖反應。目前,該院已有15名青年干警的名字進入了紅十字會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資料庫。
編輯:成韻 chengyunpip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