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Ⅰ本刊記者 晏青
拓展小貸市場 扶助小微企業
——遵義匯川區農村信用聯社“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創新調查
文 Ⅰ本刊記者 晏青
中小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解決其融資難對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作為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的主力軍,今年以來,遵義市匯川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下稱匯川聯社)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迅速轉換經營機制,在全區十余家銀行業金融機構中率先成立5個小微企業金融服務中心(下稱小微中心),通過積極探索創新信貸產品、擔保模式和管理模式,以系統化、專業化服務及時給小微企業“輸血”、“供氧”,在有效破解全區“小微”企業長期以來存在的融資難、融資貴難題,助推小微企業快速成長壯大的同時,也使自身金融業務找到了前景可觀的成長空間。
匯川聯社黨委書記、理事長張金祿告訴記者,農信社雖一直以服務“三農”見長,但是在城區卻不具備品牌、利率、服務等優勢,難以受到高端客戶的青睞,市場空間正不斷遭受各大型國有商行及外來股份制商業銀行的大幅擠壓,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尷尬境地。區聯社認真按照省聯社王術君理事長在年度工作報告中提出的要求及2月20日在匯川區聯社小微企業金融服務中心揭牌儀式上的講話精神,把小微企業定位于聯社未來發展的戰略客戶群體,充分發揮自身比較優勢,推進“六項機制”建設,深耕小貸微貸市場,實現區聯社發展轉型。
為此,匯川聯社迅速調整經營策略,今年2月以來先后組建了5個小微中心,按照風險定價、獨立核算、高效審批、激勵約束等六項機制建設要求,系統化、專業化服務扶持全區小微企業及個體工商戶。小微中心充分結合各自輻射范圍的商業屬性及特點,充分發揮“方便快捷靈活”的優勢,為小微企業提供個性化、專業化、靈活多樣的金融服務;大力推廣“信貸工廠”模式,對小微企業貸款的設計、申報、審批、發放、風險控制等業務按照“流水線”作業方式進行操作,打造更加方便、快捷、安全、優質的金融服務模式。
據了解,截至目前,5個小微中心已先后為全區340家小微企業及個體工商戶發放貸款累計365筆3.1億余元,吸收存款累計97筆6000多萬元,存、貸比例較之去年同期均實現了大幅增長。
“缺資金一直是我們多年來最為頭疼的問題,自從有了農信社小微中心,我們‘借貸有門’了!最大的難題終于迎刃而解了!”采訪中一些小微企業負責人及個體工商戶紛紛告訴記者,農信社真不愧是“小微企業的銀行”,為他們生存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金融保障。
張金祿說,既然我們不具備與大銀行“拔劍過招”的實力,就應該回避“爭鋒”繞道而行,努力覓到自己的核心市場并“深耕細作”,走小而精、小而專、小而特的差異化發展路子,就能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擁有“一席之地”并逐步做大做強。
“真想不到,這么快就拿到了貸款。現在農信社不僅服務態度特別好,而且辦事效率非常高!稱之為‘超常規’服務一點都不夸張。”5月9日上午,在匯川聯社南京路小微中心,遵義市永燦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楊黔英在拿到500萬元貸款后激動地告訴記者,這筆貸款從申請到發放前后沒超過一星期時間,而且全部調查工作均是在江西她所開辦的分廠進行,工作效率超乎想象不說,還為自己節省了一大筆融資成本。
據了解,為切實轉變經營機制,打造系統化、專業化的特色服務,同時為更好地管控風險,匯川聯社對5個小微中心的服務流程進行全方位優化和再造:建立了快速調查審批機制,制定了“調查自當日開始,審批2日回復”等系列運行管理考核辦法,充分適應小微企業資金需求“短、頻、急”的特點;進行業務分類整合,一線網點只經營低風險信貸業務,高風險業務按照審、貸分離原則,一線部門負責完成調查后,由聯社專門成立的小微企業授信評審部集中審核,統一把好準入口關;建立審批人資格認證、考核、管理制度,實現專業化審貸;健全在線申貸功能,實現網上申請、上門服務、跟蹤服務。
同時,為進一步滿足小微企業及個體工商戶貸款需求“短、小、頻、急”的特點,最大限度簡化貸款流程,匯川聯社還大膽“放權”給5個小微中心,將各中心原先原來的授信權限從50萬元上調至200萬元。即200萬元以內的貸款無需再由聯社審貸部門審核,由小微中心直接審核發放。
遵義市羅莊電腦城一家電腦公司急需60萬元周轉資金,時限為1天,若資金不能及時到位,公司將面臨違約。在多方找借無門后,該公司負責人找到匯川區高橋小微中心,該中心收到這一貸款申請后,立即趕赴該公司展開授信調查并于次日放貸,緩解了該公司的燃眉之急。事后該公司負責人十分感激,并承諾以后一切資金往來都只交給信用社辦理。
高橋小微中心副總經理文躍告訴記者,小微中心有了更為靈活、自主的放貸空間,才有可能在企業最急需幫助的時候拉企業一把,這也有利于培養忠誠度較高的客戶群。
對小微企業來說,“融資難”恰恰就難在抵押擔保體系不健全。財務資料不充分、可抵押資產不多、信用不健全,都是其融資的致命缺陷。
“很多小微企業,很多都是夫妻店,老板和工人就是一個人,公司的財務狀況全裝在老板一個人肚子里。”張金祿說,對于這樣的客戶,大銀行往往避而遠之,而他們的融資需求又極其迫切。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才能既幫其解決融資難題,又規避自身放貸風險,對農信社的服務能力和創新能力無疑一個巨大的挑戰。
為此,匯川聯社不斷創新擔保方式,從擔保范圍、擔保主體、擔保方式上尋求突破,采取了抵押、互保、質押等10多種抵押擔保方式,破解擔保抵押難問題。同時,積極創新信貸模式,緊貼小微企業及個體工商戶需求,量身打造信貸產品,推廣“金紐帶”,開發了“步步高”、“物業寶”等多個貸款品種。據了解,匯川區聯社與遵義市工商聯(總商會)正式商談推出專為小微企業服務的“巨人計劃”,開發“捷易貸”小微企業信貸產品,為小微企業“融資難”提供更多、更有效的破題方案。
圖為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黨委書記、理事長王術君(右三)在匯川聯社小微企業金融服務中心調研。(匯川聯社供圖)
近年來,匯川區板橋鎮鄉村旅游發展態勢良好。今年初,當得知該鎮部分個體戶想擴大鄉村旅社及農家樂規模卻苦于沒有資金支持的情況后,匯川聯社第一時間趕赴板橋鎮展開調查,針對該鎮個體戶設計了一項“聯保貸款”:由3-5戶規模與實力相當的個體戶組成一個“聯保體”,其中任何一戶需要貸款,就由“聯保體”中的其他人集體為其擔保,授信額度為每戶20萬元。自開展“聯保貸款”以來,匯川聯社已累計給板橋鎮11戶個體戶放貸220萬元,既有效緩解了這部分個體戶的貸款難題,助推了鄉村旅游發展,又分散和降低了農信社的放貸風險。
針對小微企業貸款額度相對較小、行業相對分散的特點,匯川聯社創造了“2+N”商業模式。即按照以大帶小、以公司帶商戶、以市場帶商戶等多種形式,通過第三方或更多方合作,為客戶提供量身定做的金融服務方案,實現小微企業貸款“零售業務批發辦理”,形成貸款規模效益,從而有效降低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目前該模式已在遵義市金三角建材市場等成熟商圈、專業市場等推廣,近千余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與信用社建立了信貸業務聯系并從中受益。
“結識新客戶,不忘老客戶”,張金祿說,對于廣大小微企業及個體工商戶來說,說一千句不如讓利三分。基于此,匯川聯社今年還出臺了“一戶一策”的靈活定價機制,以客戶的存貸額度、信用記錄、業務頻率等為依據,按一定比例打折降低貸款利率。同時,還建立了老客戶利率優惠機制。即與信用社發生業務往來達到一定時限的老客戶,或者介紹新客戶與信用社發生業務達到一定數量的老客戶,均可以享受不同折扣的貸款利率優惠。
據了解,目前匯川聯社開戶率和新增業務量大幅提升;客戶的忠誠度、信用度也在利益驅動下不斷提高。匯川聯社與廣大小微企業及個體工商戶“共創價值、共生共榮”的格局正逐步成型。
(責任編輯/張玲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