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Ⅰ歐陽黔森(貴州省文聯副主席、貴州省作家協會主席) 記錄Ⅰ本刊記者 吳文仙
讓“貴州制造”的影視劇熱起來
口述Ⅰ歐陽黔森(貴州省文聯副主席、貴州省作家協會主席) 記錄Ⅰ本刊記者 吳文仙
“讓貴州題材、貴州制作的影視劇能夠走出去,熱起來,在全國有影響,這就是我的貴州夢。”
我從事文藝創作快30年了,真正涉及影視創作是從2004年開始。那幾年正是全國影視熱的時候。當時影響比較大的電視劇有《長征》、《喬家大院》、《歷史的天空》等,但是基本沒有貴州影視的影子,省委宣傳部領導意識到貴州高質量的影視作品不能在全國影視文化界缺位,于是給貴州文藝工作者下了創作任務。
歐陽黔森愿為“貴州影視現象”的建構和延續繼續努力著。
從我接受任務第一天算起,到完成第一部小說寫作、劇本創作,再到完成拍攝、播出,一共花了700 多天。那些日子我瘦了18斤,大家開玩笑說我減肥成功,還好,順利完成了創作任務。這是一部向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獻禮的電視劇——《雄關漫道》。這部電視劇2006年10月在央視一臺黃金時間播出后,引起了很大的反響,被譽為史詩片《長征》的姊妹片,也填補了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這一影視題材的空白,并獲得了第十屆中宣部“全國五個一工程獎”,及全國電視“金鷹獎”、“飛天獎”。貴州終于有了一部新世紀以來,可以連獲三大獎項的熱劇。
2008年我又接受省委宣傳部一個特殊的創作任務。本來當時我們正在抓反映新農村建設《布依人家》的片子,省委宣傳部主要領導看過后,要求重新創作一個大題材,要反映改革開放30年和科學發展觀的電視劇。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我一頭扎進了黔西南,從小說創作、劇本編排到拍攝,以及最后播出只用了9個月的時間。該劇于2009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在央視一臺黃金時間播出后影響很大。《光明日報》總編曾總結說:“‘兩會’代表熱議道:白天審議工作報告,晚上看《絕地逢生》。這部弘揚科學發展和改革開放的電視劇,為宣傳貴州拿到了頭彩。”它也成了第一部以科學發展為主題的電視劇,后來獲得了中宣部第十一屆“全國五個一工程獎”、全國電視劇“金鷹獎”、全國少數民族題材電視劇一等獎。
作為貴州本土的文藝工作者,我有責任為“貴州制造”的影視劇去努力。近幾年來,我先后組織創作生產了電影《幸存日》、《云下的日子》、《曠繼勛蓬遂起義》和長篇電視連續劇《王陽明》、《風雨梵凈山》、《奢香夫人》等十余部貴州題材的片子。這些片子分別在2011年全國“兩會”期間上映和在央視熱播。特別是《奢香夫人》播出后在全國引起了巨大反響。前不久的26屆全國金鷹獎評獎中,《奢香夫人》獲得三項大獎,這是貴州電視劇第一次在金鷹獎中獲此榮譽。
今年9月25日,《奢香夫人》獲得中宣部第十二屆“全國五個一工程獎”,這是貴州電視劇連續三屆獲得中宣部“全國五個一工程獎”,這一現象被業內稱贊為“貴州影視現象”。
讓貴州題材、貴州制作的影視劇能夠走出去,在全國有影響,這算是我的夢想吧。貴州高原已經處于歷史上最好的時期,沸騰的群山告訴我們,貴州的后發趕超也包括文藝,貴州文藝界大有可為。
作為一個文藝工作者,在未來的日子里,我愿是一個勇敢的戰士,為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貢獻自己的力量,為“貴州影視現象”的建構和延續繼續努力著。
(責任編輯/孟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