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Ⅰ王榮猛 黃金艦
畢節:黨建助力民營經濟
文 Ⅰ王榮猛 黃金艦
畢節市緊扣“提速后發趕超、在西部超常規崛起”的發展定位,在非公企業中實施“愛崗創業先鋒工程”,發揮黨組織在非公企業發展中的政治核心和政治引領作用,力求將黨組織文化與企業文化融為一體,提升了企業員工的“精、氣、神”,推動了企業的發展,贏得了企業業主的歡迎。
畢節市為充分發揮黨組織在企業中的核心作用,在1786家規模以上非公企業建起了黨組織。同時,各級黨組織把黨員發展納入非公企業發展規劃,積極培養優秀青年工人黨員。貴州納雍“新立醫院”入駐納雍以來,黨支部為每個黨員購買黨的知識讀本,為每個黨員學習黨的理論提供了方便;組織黨員學習醫療系統先進模范,增強責任感;邀請縣委組織部和縣衛生局黨總支黨員到醫院為企業黨員上黨課。通過加強學習,8名黨員成了科室帶頭人。黨支部織就的黨組織網絡就像粘合劑,將全院的284多名員工牢牢地粘在壯大力量、服務患者的宗旨上。
畢節市在完成非公企業黨組織組建后,著力從“選、培、管、兼”方面打造發展型黨建隊伍。
選:擴大非公企業黨組織書記選配渠道,從企業生產經營、管理骨干中選配147名,從復轉軍人和大學生村官中選配25名,從機關事業單位選派任職25名、掛職20名。選派967名黨務干部擔任黨建工作指導員。培:按照“八學八增”要求,組織100名非公企業黨組織書記進行為期5天的示范培訓。貴州力帆時駿集團黨委通過組織企業青年職工聽黨課、參加生產一線實踐鍛煉等方式,發展青年黨員79名,培養入黨積極分子123名。管:制定非公企業黨組織書記綜合考核評價辦法和管理制度;建立非公企業黨組織書記向上級黨組織和本單位黨員群眾述職制度,已開展述職150余人次。兼:采用專職和兼職相結合,加大黨建工作指導員隊伍建設。 1170人在1786家非公企業兼職或者專職黨務工作者。七星關區鴨池鎮創造性探索了“村企共建”模式,村企交叉任職,組織共建、活動共辦、利益共享。
在開展黨的政策進企業、政府服務進企業、先進文化進企業、人文關懷進企業活動中,全市共組織480余名干部深入820余家企業宣講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并組織工商、國土、交通、稅務等涉企部門深入企業開展“集中服務月”活動,幫助解決辦證、“三通”、征地等問題279個。
在開展“關鍵崗位有黨員、困難面前有黨員、突出攻關有黨員,黨員身邊無事故、黨員身邊無次品、黨員身邊無違章”的活動中,設立“黨員示范崗”,組建“黨員突擊隊”,有2800多名非公企業黨員實施技術革新項目199個,為企業增加經濟效益1.1億元;引導企業工會等群眾組織反映職工訴求,依法依規為職工爭取合法權益560人次;組織了260個非公企業黨組織與農村黨支部結成幫扶對子,780名企業黨員幫扶780戶貧困黨員,捐資223.86萬元,落實幫扶項目976個。
畢節市在市縣兩級建立非公企業黨工委,在12個工業園區組建黨工委,配備黨工委班子成員40名,充實250余名急需緊缺專業人才;建立領導干部非公企業聯系點1628個,深入企業解決問題3560個。同時,把非公黨建納入縣區黨委書記年度述黨建的內容;建立組織、統戰、工商聯等部門參與的聯席會議制度,每季度召開1次會議專題研究;建立企業掛牌保護制度,各部門對企業的所有檢查必須先行備案;建立年報年檢制度,要求非公企業在年檢時一并提供員工基本情況,對符合建立黨組織條件的,及時指導建立黨組織。

畢節市在非公企業中實施“愛崗創業先鋒工程”,為企業排解難題,推動企業發展。圖為貴州力帆時駿生產的第一臺“格奧雷”重卡下線。(畢節市委組織部供圖)
(作者單位:畢節市委組織部 責任編輯/尹 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