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Ⅰ 鄒美倫 本刊記者 霍慶濤
把需求最迫切的事辦好
——平壩縣農村民生工程調查
文 Ⅰ 鄒美倫 本刊記者 霍慶濤
近年來,平壩縣農村民生工作取得良好成效,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步伐,有力地推動了城鎮化建設。日前,本刊調研組深入平壩縣10個鄉鎮的30多個村,對通村公路、危房改造、安全飲水、小學設施、基層衛生醫療體系等方面情況,對平壩縣農村民生工程做了實地調研。

“無論在什么發展階段、什么地區,堅持一手抓經濟發展一手抓民計民生,讓發展成果為全縣人民所共享,進而達到發展的根本目的,這是不變的定律。”平壩縣委書記沈新國說。
“十一五”期間,平壩縣已投資2440萬元建成通村公路356公里。通村公路的不斷延伸極大地緩解了鄉村出行難的問題,并為實施農村暢通工程奠定了基礎。4年來,整縣推進完成了7816戶農村危房改造,解決了一大批困難農民群眾的住房問題,得到了老百姓的贊許。
2011年,完成飲水安全項目36處,解決了29180名群眾的飲水不安全問題。
投入157萬元用于48所學校安保、防火以及加固改造校園圍墻、校門等方面的支出,翻修改造加固農村中小學校舍5所,根據主管部門檢測,全縣166所農村中小學建筑質量全部符合安全標準。
投資429萬元,完成鄉鎮衛生院建設項目10個,投資1054.5萬元完成村衛生室建設項目193個,極大改善了農村醫療衛生的條件,緩解了全縣農村人口看病難的突出問題。
這一系列的工作,既是民生工程,又是民心工程,更是科學發展的工程,對于推動平壩縣農民增收、促進農業增長、確保農村穩定意義重大。
在沈新國眼里,切實解決好民生問題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具體體現,解決好農村的民生問題,更是統籌城鄉發展,抓好“三農”工作的具體體現。
平壩縣的農業人口占全縣總人口的六成以上,大多數群眾還生活在農村。沈新國介紹,把這部分人最切身的利益保護好,把他們的民生問題解決好,他們才會切實感受到黨委、政府的溫暖。因此,農村的民生工程,體現在經濟社會的具體問題上,但實質上是關乎人心向背的政治層面問題,它是推動城鎮化,實現城鄉共享公共設施,促進統籌發展格局逐步形成的重要基礎。
民生工程作為民生工作中的重頭戲,要把直接關系到老百姓的飲、住、行、教、醫這樣一系列急難問題放在當前民生工作的突出位置,抓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盡可能地把群眾呼聲最高、期盼最大、需求最迫切的事情辦好。
平壩縣在民生工程推進過程中,要按照經濟發展的水平,制定出各個階段民生工程的任務、目標和措施,從急難問題向其他問題逐步推進,從最艱苦地區向其他地區逐步推進,從滿足基本生產生活條件向滿足人的全方面發展逐步推進,從完善基礎設施向美化農村面貌逐步推進,從落實較低水平民生向實現高水平民生逐步推進,始終做到民生工程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協調同步前進。
當前,平壩縣正處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上升期,但民生事業建設滯后于經濟發展,事關廣大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還遠未得到解決,民生工作存在許多薄弱環節,不少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得不到基本的滿足,影響和諧穩定的矛盾日益顯現,制約著經濟的發展,也嚴重影響著人民群眾的基本生活。
當前,平壩縣農村民生工程的總體水平還和農村廣大人民群眾的期待有差距,還和建設黔中最具競爭力的中等城市的要求有差距。
首先,農村民生工程總體水平低,覆蓋面小,受益群眾少。通過實地調研,平壩縣部分農村交通出行依然十分困難。如進樂平的高原村,短短1公里車開了半個多小時,去羊昌的本寨、十字的墨翁、齊伯的關口也是同樣的情況,路段填挖不到位、路基碾壓不實、路面沒有硬化,道路周邊的巖面擋土墻防護、路肩的夯實等都有待解決。要基本解決好農民出行難的問題,需要修建600公里通村公路,但現在開工的不到100公里,和我們的目標還有相當的差距。飲水工程還亟待加強。在樂平的架布,老百姓要挑著擔子走幾十分鐘到一條石縫處去舀水喝,最遠的村民來回要走一個鐘頭。這種情況不是少數,根據測算,平壩縣農村還有2.8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急需解決,要基本實現農村喝得上水、喝干凈水,需要飲水安全項目共計54處。危房改造方面,整縣推進的任務已經完成,在老百姓中取得了良好的反響,但是受地質災害威脅的2759戶農戶,共11767人,還需要搬遷。農村的村容村貌還有待進一步加強,特別是農村的垃圾處理方面,由于管理缺失、設施配套不到位,農村衛生環境狀況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老百姓的生活。

平壩縣夏云鎮橋上村文化長廊 。(平壩縣新聞中心供圖)
其次,受經濟總量制約,資金瓶頸效應凸顯。2011年,平壩縣的財政總收入為5.8億元,一般預算收入為3.6億元,雖然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要把民生方面的欠賬還清,要抓好各項社會事業,經濟水平還遠遠無法滿足相應的需求。按照每公里50萬元計算,除去上級每公里25萬元的支持,完成剩余的470公里通村公路需要大約1.2個億;要讓農村老百姓喝放心水、喝干凈水,所需資金總額為1648.5萬元;據測算,未來幾年地質災害搬遷所需經費是3700萬元,目前到位資金1600萬元,還有2100萬的缺口;要解決全縣十個鄉鎮近100個較大村莊的垃圾衛生處理問題,大約需要1500萬元資金;完善農村中小學廁所的資金需求大約為500萬。
再者,民生工程規劃和建管機制缺失,項目建成后實際作用發揮不理想。從了解的情況來看,平壩縣民生工程還沒有形成一套全盤統籌、統一部署的規劃,各部門在解決民生工程問題上,還缺乏必要的溝通協調,步調不一致。在建設管理機制方面,還沒有拿出一套基于平壩縣情的民生工程督查機制,集目標管理、督辦督查、司法監察、審計監督和輿論監督為一體的民生工程督查機制還沒有建立起來。在管理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配套措施,有些民生工程,特別是公路工程,建成后因疏于管理和維護,運轉的效能下降甚至實效,失去了原有的價值。
沈新國認為,要解決好農村民生工程上的一系列問題,時間緊、任務重,一方面需要我們不斷做大經濟總量,實現高水平的民生保障;另一方面需要我們高度重視、立足當前、開動腦筋、真抓實干,確立抓好民生工作的新思路、摸索解決民生問題的新辦法,不斷推動農村民生工程向前發展。
一是多下基層、深入調研。結合“四幫四促”活動,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下基層、進村寨、訪民情,有的通村路他們坐車走一次都感到辛苦,老百姓卻要天天走。可見多到基層走走看看,想問題、找目標、理思路的方式以及作出的一系列決策,都和坐在辦公室想出來的有很大差別。
二是突出重點,科學規劃,逐步推進。加強和改進農村民生工程建設需要研究解決的問題很多,農村民生事業涉及的工作領域也很廣,在當前的經濟社會發展條件下,要做到面面俱到是不切實際的。比如,平壩縣通村公路、飲水工程、危房改造和地質災害搬遷、學校食宿改善等工作,各部門有一套規劃,在規劃的過程中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在規劃結構上,做到布局協調、結構合理,既要提高民生工程的影響面、覆蓋面,又不出現資源浪費;既要確保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又要堅持工程質量的最優化;既要符合本部門工作的實際情況,又要統籌兼顧其他部門的規劃布局。還要從生態社會效應和全面建設和諧社會等多方面來考慮,積極與上級主管部門、縣相關部門、鄉鎮進行良好的銜接,確保規劃對接順暢、并行不悖。
三是開動腦筋,創新辦法,拓展融資渠道。在抓好農村民生工程上,縣財政要發揮主力軍作用。但隨著民生工程實施項目的逐步增多,部分項目的擴面提標,依靠單一的財政投入,以當前的財力,確實很難滿足實際需要。
對此,平壩縣一方面要堅持厲行節約,反對鋪張浪費,要做雪中送炭的工作,不要做錦上添花的事,把錢真正用在刀刃上。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掘和拓展新的資金來源渠道。樂平鄉煤礦的煤炭基金在市里面,國土部門和樂平鄉等相關單位應當統籌協調,共同研究煤炭基金政策,按照煤炭基金為環境保護所用的原則,想方設法把這部分錢用到被煤炭企業影響的基礎設施方面來。結合國發2號文件,抓好貫徹落實,文件中明確要加大農村飲水、道路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力度,重點安排農村群眾直接受益的中小型民生項目。加快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實施農村公路通達通暢工程,加大農村危房改造力度,適當提高中央補助標準,加大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力度,加快實施農村清潔工程,推動鄉鎮和農村污水、垃圾收集處理設施建設。根據這一系列政策,我們要抓緊完善各項規劃編制工作,采取加大向上匯報、溝通和宣傳力度的辦法,主動請上級機關來檢查指導,積極爭取省直對口單位的關注與支持,積極爭取上級領導的關心幫助,活學活用促進貴州發展的優惠政策。通過創新辦法,逐步形成政府主導、多方籌資、穩健多元的融資機制,努力為各項農村民生工程順利實施提供有力保障。

四是研究建立農村民生工程的監管督查考核體系。沈新國認為,要嚴格按照基建程序,實行公開招投標、政府采購和報賬制等管理制度,嚴格執行工程監理、竣工驗收和質量責任追究責任制度,確保管好質量安全、用好每一分錢,把工程建成民心工程、精品工程。
平壩縣把民生工作與經濟鼓勵相掛鉤,要將民生工作作為考核各級干部的重要指標,考核結果要與領導班子業績掛鉤,完成任務好的要給予表彰,工作不力的、完不成任務的,要進行問責。要加強對民生工程資金管理使用情況的監督,嚴防擠占、挪用、滯留以及虛報冒領等行為的發生,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著力打造陽光、廉潔工程。要高度重視工程類項目的運行維護,對于已經建成的通村公路、飲水安全工程、學校食宿設施、鄉村衛生室等項目,要建立健全相應的運行、維護、管理制度,做到有人員、有設備、有經費,真正把農村民生工程建成持久發揮效益的好項目。同時,我們要充分利用行政職權,切實調動各方參與基層民生工程的良好運轉。
夏云鎮馬武村有一段通組路,是“一事一議”項目,當地老百姓出工,政府出資,修好路以后,老百姓認為這條路是他們花了的出了力的,就對道路的維護百般重視,道路的情況非常好。目前,平壩縣交通運輸管理部門從中總結學習,研究通村公路與民共建機制,有效促進通村公路建成后的管理維護。
(責任編輯/張 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