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本刊記者 呂斌*實習生 陳攀
第三方支付業同質化隱憂
文 本刊記者 呂斌*實習生 陳攀
身份問題解決之后,競爭同質化及盈利難的問題又擺在了支付行業面前
6月底,包括網易、蘇寧在內的多達95家第三方支付企業,集體獲得央行頒發的準入牌照,數量幾乎接近前三批的總和。而前三批頒發時間為去年5月、8月和12月,分別發放27張、13張和61張牌照,加上本次的95張,支付行業目前已有196家企業獲得了“通行證”。
自央行2010年6月頒布政策要求支付企業必須申請許可后,牌照問題曾一度引發業內擔憂,但就目前政策走向來看,大批量發放牌照的現象凸顯支付行業準入問題已經放寬,行業發展將更為自由和多元。
但門檻降低之后,同質化競爭等問題日益顯得嚴重。在已經獲取牌照的近200家支付公司中,相當部分將目光瞄向互聯網支付領域;此外,僅專做卡業務的就有60余家公司??梢韵胍?,接下來的廝殺會有多么慘烈。
盡管已經有近200家企業獲批,但牌照發放工作仍在進行之中。據有關機構監測,目前至少有240家第三方支付企業提交了牌照申請,仍有近50家在排隊等候,另外還有大批未提交申請的中小支付公司。
“第三方支付牌照只是企業以后可以從事行業的營業許可,在之前牌照申請過程當中,央行也一再表示對牌照的具體數量不做限制,只要符合申請牌照標準的企業都可以拿到牌照。”易觀國際支付行業分析師張萌在接受《法人》記者采訪時表示。
盡管都叫第三方支付牌照,但是牌照的類型卻有所區別。支付行業按照業務領域劃分,包括互聯網支付、備付費卡業務、銀行卡收單、移動支付等幾種類型。張萌表示,從主營業務上看,數量較多的是從事備付費卡業務的企業。
而一年左右的時間有近200家支付企業獲得牌照,也被一些業內人士解讀為行業門檻降低。
張萌對此認為,牌照并非央行監管第三方支付行業唯一的手段,只是最基礎的手段。企業在獲得牌照之后,還要在央行所規定的各項具體業務規范和業務管理辦法的要求下開展業務。
“在去年第一批牌照發放之后,央行就一直在針對互聯網支付、備付金等不同業務領域醞釀具體的管理辦法?!睆埫日f,央行對支付行業的管理是一個系統的、多種措施相組合的監管模式,發牌只是第一步。
實際上,支付行業經過數年發展,業內已經形成較為穩定的格局。數據顯示,2011年國內僅第三方互聯網支付市場交易規模就達到2萬億元。其中支付寶一家就占到近半壁江山,騰訊旗下財付通則位列第二。
此外,第三方支付行業的迅猛發展也引來了眾多新的競爭對手的進入。其中較為典型的是其一直賴以生存的合作伙伴——銀行。與第三方支付相比,銀行業在電子支付方面已經顯得落后,在有第三方支付機構甚至獲得基金直銷支付牌之后,銀行與支付機構的合作關系更加受到挑戰。目前,已有越來越多的銀行開始介入支付和電商領域。
不久前,國內最大的線下支付公司拉卡拉就遭遇過工商銀行的斷網。從5月13日開始,大批拉卡拉用戶無法使用拉卡拉終端機刷工商銀行借記卡,每天有15萬用戶受到影響。最終結果顯示,由于利潤分成等問題,工商銀行將拉卡拉屏蔽。
該風波最終結束之后不久,工商銀行、建設銀行等五大銀行開始向使用拉卡拉對信用卡還款的用戶收取每筆2元的費用。結束“免費午餐”之后,拉卡拉用戶群體會受到多大影響尚屬未知。
眾所周知,第三方支付行業靠互聯網起家,目前互聯網支付仍占到支付規模的大頭。在獲批的196家支付企業中,以支付寶、財付通、快錢等為代表的第一梯隊均以此為主業。此外,有超過60家支付公司專做卡業務。行業同質化問題已非常嚴重。
“這個是肯定的,單純的同質化無論對于行業還是企業本身來講,價值都不大?!敝Ц秾毠P經理朱建告訴《法人》記者,在競爭過程中,首先要看企業能不能很好的創新,能否有創新的產品去打開新的市場;另外一方面,在大家提供相同服務的時候,跟同行相比,企業能不能有額外的價值。
財付通市場部相關負責人則對《法人》記者表示,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第三方支付企業必將以產品和服務創新來避免同質化,行業發展也將從單一的模式逐漸走向創新、多元化的模式。
該人士認為,首先專業化分工會越來越明確;其次創新服務會更加縱深,針對個人用戶和企業客戶的多種創新服務將會更加豐富,覆蓋的行業也將更為廣闊;第三,市場將會更加自律和規范。
實際上,差異化服務已在大企業之間顯現。以上述兩家企業為例,支付寶在互聯網支付模式上的特點是,支付寶建立了自己的體系,用戶可直接通過支付寶賬戶完成付款,而不需要通過網銀。這區別于行業大部分公司的網關支付模式。
而騰訊旗下財付通的定位則是構建全新的綜合性支付平臺,業務覆蓋B2B、B2C和C2C各領域,針對個人用戶、行業支付均推出了定制化的專業解決方案。
關于同質化問題,易觀國際分析師張萌認為,差異化的發展路徑是行業必不可少的選擇。目前競爭最激烈的領域仍是網上零售、航旅、游戲、電信充值、銀行卡還款等傳統業務,這些業務發展時間比較長,業務模式也相對成熟,從而吸引了眾多支付公司。
“但在這樣的市場之中,競爭肯定是非常激烈。所以企業應該尋求新的、細分化的競爭市場?!睆埫日f,目前,包括保險業務、高校繳費及一些非稅類的業務模式,競爭格局還遠未形成,企業可發揮先發優勢,爭取在率先進入的階段構建核心競爭力。
此外,沿著產業鏈進行一些延伸,也是個不錯的選擇。比如在產業鏈延伸當中,一些支付機構和財務管理軟件開發商進行合作,除提供支付業務以外還幫助企業提高財務管理方面的效率等等。
2005年以后,電子商務市場和第三方支付行業在相互推動下獲得爆炸式增長。大批企業看好支付業未來前景,紛紛投身其中?!暗案狻北M管足夠大,但分食者也夠多,加之行業格局難破,對大多數支付企業來說,如何找到贏利點,是首要瓶頸。
目前,支付行業整體盈利情況并不樂觀,即使占據半壁江山的支付寶,也仍未實現盈利,其自身價值的體現,更多是在用戶規模和交易數額上。
“關于整個行業盈利偏低的問題,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是現在行業當中新進入的企業特別多,而且整個市場的競爭非常激烈?!币子^國際支付行業分析師張萌認為,在此情況下最直接的競爭手段就是價格戰,導致整個支付行業的利潤不斷被壓縮。
支付寶公關經理朱建在接受《法人》記者采訪時表示,支付行業利潤水平比較低是一個客觀的情況,目前國內支付公司主要的盈利模式還是提供服務向商家收取服務費,而且國內支付費率水平偏低,這種情況在短時間內不會有太大的改變。
“一個企業要在行業內有很好的盈利,基本就是看規模,只有一定的規模才能夠分攤成本,這是基本的要求。”朱建說,此外就是看支付企業能否充分挖掘自己的服務價值,得到客戶認可。
財付通市場部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法人》記者采訪時認為,只有通過產品和服務創新,在細分領域尋求縱深發展,才能獲得更好的市場盈利點。
該人士表示,大批牌照發放將使第三方支付行業競爭更加激烈,同時新業務領域和需求被不斷挖掘,更多的行業和領域開始面向第三方支付企業開放,未來的市場空間在進一步擴大。
張萌則認為,在價格戰的背景下,支付機構的利潤不斷被壓縮,若想取得長足的發展和比較好的營收利潤,最重要的還是尋找差異化的發展路徑,構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才有可能在整個行業中、在未來的發展中走得更加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