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鋒 張麗 陽利君
南寧市旱塘路(江南大道—亭洪路)位于南寧市江南區,是江南片區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改善片區的交通條件,完善基礎設施,改善投資環境,建設旱塘路(江南大道—亭洪路)是非常有必要的。為對項目建設中可能引發的水土流失進行防治,降低水土流失對環境的不利影響,引用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相關內容,提出以下在技術上可靠,措施上可行,經濟上合理的水土保持方案。
擬建項目區屬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公告的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根據GB 50434-2008開發建設項目水土流失防治標準的相關規定,本項目水土流失防治采用二級標準。
根據《開發建設項目水土流失防治標準》的規定,降水量在800mm以上的地區,水土流失總治理度、林草植被恢復率、林草覆蓋率絕對值提高2以上;以輕度侵蝕為主的區域土壤流失控制比應不小于1。經過調查,項目區年降水量1 304.2mm、土壤侵蝕強度以輕度侵蝕為主,因此對水土流失防治標準進行調整,見表1。

表1 防治目標計算表
1)綜合防治的原則。布設的各種防治措施要緊密結合,并與主體設計中已有措施相互銜接,提出切實可行的水土流失防治對策和具體措施,使之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確保水土保持工程有效發揮作用;2)貫徹“三同時”的原則。水土保持措施應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水土保持攔擋措施首先實施,做到“先擋后棄”,保證工程建設期和運行期的安全,控制水土流失,保護周邊的生態環境;3)堅持“誰開發誰保護,誰造成水土流失誰負責治理”的原則;4)堅持生態優先的原則。在工程征地范圍內植樹,撒播草籽,適宜地段進行復耕還田,形成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結合的綜合防護體系,使工程竣工后,沿線生態環境得到恢復和改善;5)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優化工程布局、規模及建設時序,合理安排工期,強化管理、監理和監督,做好建設期水土流失的預防和控制工作;6)堅持分區治理、因地制宜的原則。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結合,形成有效的水土流失防治體系——局部和全線防治相結合;7)堅持一般治理與重點治理相結合、突出重點的原則;8)堅持水土保持措施經濟合理的原則;9)注重吸收當地水土保持的成功經驗,借鑒國內外先進技術成果;10)工程措施要盡量選用當地的材料,做到技術上可靠、經濟上合理;植物措施要盡量選用適合當地的品種,并考慮美化效果。
擬建道路計劃于2010年11月動工建設,2011年12月完工,施工期14個月,據此確定水土保持設計水平年為2012年。
根據GB 50434-2008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技術規范的規定,工程建設項目的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包括項目建設區和直接影響區兩部分。本方案堅持“誰開發誰保護,誰造成水土流失誰負責治理”及實事求是的原則,根據工程的地理位置,自然環境,施工工藝等條件,結合實地調查,合理界定本項目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通過現場查勘,結合本項目建設可能造成直接影響的范圍,確定本項目的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總面積為11.53 hm2,其中項目建設區面積9.36 hm2,直接影響區面積2.17 hm2。
本項目水土流失預測內容主要包括:擾動原地貌、損壞土地和植被面積、損壞水土保持設施面積、棄渣量、可能造成的土壤流失量、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分析。本項目水土流失預測根據不同的預測內容采用相應預測方法。對擾動原地貌、損壞土地和植被面積、損壞水土保持設施面積、棄渣量預測等主要根據主體工程設計文件資料結合實地調查進行預測,對工程可能造成新增土壤流失量預測,主要采用類比法與實地調查法相結合進行預測。
1)主體工程區防治措施。主體工程區主要是剝離表土集中堆放、綠化覆土、路基排水等措施,另外植物措施為邊城植草綠化、道路景觀綠化措施等。上述措施均能滿足水土保持要求,只要在施工中能完全落實,就能起到保障工程安全和防治水土流失、美化環境的作用。該部分設計內容、工程量、投資已計入主體工程中。限于主體工程所處的設計階段,主體工程設計尚沒有對施工期各種工程單元提出有效的臨時性防護措施,本方案予以補充設計,以便有效減少水土流失危害。
2)棄渣場區防治措施。本項目永久棄渣總量為7.27萬m3,擬集中堆放于選定棄渣場,棄渣場占地1.46 hm2,最大堆渣高度為11.0m,原地貌為山凹地,占地類型主要為旱地、荒草地。堆渣前,需事先做好擋渣墻等攔擋措施,以防止棄渣四處撒落流失。堆渣時盡量先堆棄廢棄石方,再堆棄土方,便于堆渣完成土地平整。棄渣過程中從墻腳開始逐層向后延伸(每層厚0.5m~0.6m),分層碾壓,堆渣至最終高度時,渣面大致平整,以便覆土改造利用。棄渣場渣體邊坡高度大于10.0m,堆渣過程中在棄渣底面往上每隔8m處設置1.5m~2m的小平臺,平臺上下部坡度均采用1∶2坡度。

表2 施工生產區水土保持措施及工程量表
3)施工生產生活區水土保持措施。施工生產區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見表2。
本項目水土保持總投資為146.28萬元,其中主體工程已有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投資為64.96萬元,本方案新增水土保持投資81.32萬元,其中工程措施投資18.33萬元,植物措施2.84萬元,臨時措施投資7.76萬元,獨立費用投資46.28萬元(含水土保持監測費20.19萬元,水土保持監理費6.50萬元),基本預備費4.51萬元,損壞水土保持設施補償費1.60萬元。
本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實施后,將有效地控制防治責任范圍內的水土流失,擾動土地整治率達到99.70%,水土流失總治理度達到99.54%,攔渣率達到98.91%。林草植被恢復率達到99.50%,整個項目區的林草覆蓋率將為46.21%,水土保持措施完全發揮作用后,施工期引起的加速侵蝕模數將逐漸縮小到施工前的背景模數甚至更小,土壤流失控制比達到1.08,將大大減輕項目建設對項目區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并使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