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3日,交通運輸部網站發布消息稱,交通運輸部、公安部、安監總局聯合印發《道路旅客運輸企業安全管理規范》,要求客運駕駛人在24 h內累計駕駛時間不得超過8h。
根據《規范》,為避免疲勞駕駛造成的安全隱患,道路客運企業在安排運輸任務時,應嚴格要求客運駕駛人在24 h累計駕駛時間不得超過8h(特殊情況下可延長2 h,但每月延長的總時間不超過36 h),連續駕駛時間不得超過4 h,每次停車休息時間不少于20 min。
《規范》要求,對3年內發生道路交通事故致人死亡且負同等以上責任的,交通違法記分有滿分記錄的,有酒后駕駛、超員20%、超速50%或者12個月內有3次以上超速違法記錄的客運駕駛人,道路旅客運輸企業不得聘用其駕駛客運車輛。(京 訊)
日前,歐盟《輪胎標簽法規》規定,自2012年11月1日起,在歐盟銷售的轎車、卡車及公共汽車輪胎必須加貼標簽,標示出輪胎的燃油效率、滾動噪聲和濕抓著力的等級。該指令還對這3方面性能的最低指標進行了明確規定:性能最佳為A級,最差為G級,達不到最低限定值(即F級以下)的輪胎不得在歐盟境內銷售。目的是鼓勵制造商對所有參數進行優化,進行技術改造與更新,到2020年歐洲能源消耗減少20%。(京 訊)
來自重慶市科委的消息,2012年重慶將推出4000輛純電動汽車,包括2000輛純電動公交車,2000輛純電動出租車,并規劃建設十幾座充電站為這些純電動汽車充電。
據了解,未來參與運營的2000輛純電動客車將全部由恒通客車公司提供,采用最新的快充技術,僅10 min就能為純電動客車充滿電。目前重慶市已有50輛混合動力客車、4輛純電動客車正式上路運營。(京 訊)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分析,2012年1月,在商用車主要品種中,與上月相比,半掛牽引車產量和客車非完整車輛銷量降幅相對較低,其他品種產銷降幅均超過20%;與上年同期相比,5大類商用車品種產銷呈快速下降,其中半掛牽引車和貨車非完整車輛降幅更明顯。
1月,客車產銷2.53萬輛和2.67萬輛,環比下降37.81%和32.30%,同比下降21.93%和28.12%;貨車產銷16.61萬輛和15.94萬輛,環比下降24.21%和26.13%,同比下降36.02%和33.46%;半掛牽引車產銷1.39萬輛和1.23萬輛,環比下降6.74%和22.96%,同比下降50.51%和43.27%;客車非完整車輛產銷0.45萬輛和0.57萬輛,環比下降35.16%和8.26%,同比下降34.15%和25.38%;貨車非完整車輛產銷3.61萬輛和2.51萬輛,環比下降21.72%和42.06%,同比下降50.18%和57.21%。(京 訊)
據美國市場研究機構Freedonia集團最新研究報告,2014年,全球對公交車需求量將達到49萬6000輛。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過后,由于全球車輛市場的復蘇以及人們對燃油經濟性的關注,節能型公交車已成為該類市場的發展重點。中國已經成為全球公交車產量最大的生產國,也是全球范圍最為活躍的市場,每年中國國內對公交車的需求量仍很大。 (京 訊)
全球不同區域對公交汽車需求情況 萬輛
2011年,全國共接報涉及人員傷亡的道路交通事故21萬812起,造成6萬2387人死亡,其中營運客貨車輛肇事5萬296起,占23.9%,造成2萬648人死亡,占33.1%。全國共發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交通事故27起,造成451人死亡,其中營運客貨車肇事的事故23起,造成390人死亡,分別占85.1%和86.5%。(京 訊)
“首先,校車采購資金需要納入到財政預算體系當中;其次,校車采購過程需要進行公開招標,進行透明操作;再次,需要建立校車準入門檻,明確校車制造標準;第四,校車應具有優先通行權;最后,明確校車的管理體系,應該形成以教育部門為主導,交通運輸等部門共同參與,齊抓共管,共同促進校車安全運行。”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師建華在2012首屆中國校車發展研討會暨國際校車展覽會上發表演講認為發展校車有5方面問題亟待明確
“實際上校車從2011年以來,引起社會大眾關注之后,整個行業也比較亢奮,就覺得好像機會來了。實際上我本人并不這么看,我覺得真正要使中國校車市場可以發展和成熟起來,可能現在還有很多先決條件。這個問題的思考放到中國學童安全這一項工作怎么能夠做起來,我個人覺得是8個字:明確責任,構建機制。只有這樣才可以使這一項工作徹底地運轉起來。”
——鄭州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文兵日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談我國校車的發展
2012年2月4日,90輛宇通專用校車交車儀式在安徽天長市舉行。此次采購由天長市中南公司一次性投資2160多萬元,采購的車輛在新春開學將全面投入試運營。除3輛52座車放在市區接送學生,其余87輛全部分發給各鄉鎮中小學、幼兒園。
據了解,此次作為縣級市的天長市如此大規模購買“長鼻子校車”,在安徽省尚屬首次。 (范克儉)
日前,金龍“智慧校車”獲得黑龍江克山縣50輛校車訂單,該批車輛由克山縣唯一一家負責校車運營的運輸服務公司——暢通道路運輸服務有限責任公司簽訂,預計于2012年3月下旬交付使用。
據了解,在黑龍江所有縣級行政單位中,如此大批量采購校車尚屬首次,這也是克山縣交通史上的第一批專用校車訂單。暢通公司購買的50輛XMQ6660XC校車主要用于克山縣中小學、幼兒園學生每日上下學的承運工作,特別面向城區以外的鄉、鎮、農場。(文 健)
又訊:2012年2月21日,大金龍新款長頭“智慧校車”XMQ6900BSD4順利通過專用校車強制性安全側翻試驗。試驗結果顯示,側翻試驗過程中,側翻臨界角為42.4°,遠高于新國標35°的要求,側翻后車身骨架幾乎沒有發生變形,車廂內生存空間未被侵占,車尾部的應急門可以正常開啟,各項指標完全符合國家標準。從測試數據來看,XMQ6900BSD4的安全性能已經超過了澳大利亞和歐盟國家的校車安全標準。(蔡文演)
2012年2月8日,廈門市市長劉可清率隊一行,前往廈門金旅海滄大客車生產基地對金旅校車進行調研、指導并召開了座談會,參觀了金旅雪狐系列校車和金旅“長頭”系列校車,對金旅校車的研發情況作了深入了解。
廈門金旅校車產品目前有5大系列:XML6603、XML6723、雪狐系列(XML6821、XML6901、XML6971),已經形成多品種、全系列的專用校車規模,并批量進入市場。同時,其全新“長頭”校車(前置發動機)也已開發完成。 (施娟娟)
日前,山東淄博市高新區舉辦了136路純電動公交車線路示范運營首發儀式。本次共有18輛安凱電容電池純電動公交車投入到淄博市136路的運營當中。這款純電動公交車是安凱繼直充、快換后的又一個重量級新產品,采用了最新的電容電池技術,夜間利用低谷進行充電,提升運營經濟性。白天運營高峰時,該車可以進行快速補電2~3次,每次充電只有10多min。經實地反復測試,安凱電容電池客車每天續駛里程可達280km,完全能夠滿足日常運營的需要。
由于在低溫環境中電池能量衰減較快,安凱客車專門開發了電池熱管理系統,在低溫運行環境中自動對電池進行增溫,保障電池性能的可靠性。經實地測試,安凱純電動客車能夠在-30 ℃的極低氣溫條件下運營,完全可以滿足我國絕大部分地區的運營要求。(程 露)
又訊:2012年2月16日,安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與CERT緊急救援訓練中心在北京舉行戰略合作簽署儀式。雙方一致同意在校車安全教育培訓等領域展開合作,結成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安凱也成為國內首家引入第三方專業安全訓練機構的客車企業。
客車企業與專業救援培訓機構在校車安全領域開展合作,這在中國尚屬首次,此舉標志著我國校車安全體系建設進入一個全新階段。(程 露)
2012年2月24日,15輛嶄新的黃海“大鼻子”專用校車在大連保稅區正式交接和啟用。
據黃海客車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批大鼻子校車具有專為校車而設計的“十大安全特性”,通過了多項安全標準測試,在正式生產前,反復試驗多次,確保了該車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這些校車為統一的明黃色車體,并且在車的前后都標注了明顯的“學生專用校車”字樣,車右側還設置了電動停車示意牌。據介紹,這款新式校車通過了國內首例加載式側翻試驗,即使發生意外,車體骨架的變形量都很小,可以確保車內的生存空間不被侵占。
目前,大連交運集團初步擬定了校車投放計劃,針對中小學生乘車需求,將在大連北部地區155所中小學、76個鄉鎮(街道)擬投放千余輛,擬設立71個駐在管理點,擬開通315條校車運行線路,力爭年底前配備完畢。(新 峰)
2012年2月11日,隨著北京市政府為新疆和田捐贈的第一批BJ6121C7MTB公交車緩緩駛出歐輝廠區大門,這批歐輝為和田地區特制的50輛天然氣公交車已經正式踏上西赴邊疆的征途。
據悉,本次為新疆和田地區制作的BJ6121C7MTB天然氣公交車是歐輝在原有天然氣客車產品的基礎上結合和田地區地理、資源特點和氣候狀況特制的。整車外型尺寸為11980×2550×3420mm,采用一級踏步低入口型式;地板離地高度(空載)450mm;低地板區車內凈高大于2200mm;最高持續車速80km/h。在電器設置方面,采用獨立水暖,高寒地區大功率除霜器,能更好地適應西部高原地區的環境特點。在內飾設計方面,采用安全環保材料,提高了整車的環保舒適性能。(梁 晉)
2012年2月8日,深圳五洲龍汽車有限公司開通“4007002898再拔0”校車購買咨詢專線,這是國內首家針對校車市場開通“400免費咨詢熱線”的客車企業。
針對校車購買者對國家法規更新變化快,對校車知識及技術配置了解匱乏等問題,五洲龍開通校車銷售咨詢專線,并派對熟悉校車市場情況、了解國家法律法規、銷售服務經驗豐富的人員接聽電話,為校車購買者提供細致周到的咨詢服務。專線的開通,有利于五洲龍收集全國各地的校車市場需求信息,根據市場情況,整合企業內部資源,合理進行產能分配,從而保質保量滿足市場對新車、新能源客車的需求。(古 昀)
近期,深圳、蘭州等地出臺了“限制黃標車上路”時間表,黃標輕客和微客用戶開始著手置換符合規定的車輛。上汽MAXUS大通在新年伊始就開展了換購補貼活動。據了解,本次換購活動持續到2012年4月30日,攜低于國Ⅳ排放標準的老舊輕客、微客(購于2009年1月1日前)的出售憑證,來店購買V80指定車型,可享環保補貼最高2萬元。
“我們在節油方面做出努力的同時,也在減排方面保持全球領先。此次推出‘綠色置換,直達國Ⅳ’的換購政策,旨在為消費者的車輛置換提供幫助。”MAXUS大通市場部負責人介紹。大多數企業的置換讓利行動只針對本品牌的客戶,而MAXUS大通的此次換購卻面向所有車型和品牌。(邱 芳)
近日,創維集團創始人黃宏生透露,其組建的創源天地控股公司已在南京市溧水縣空港經濟區成立了南京創源天地汽車有限公司,并聯合南京東宇汽車集團、廈門金龍聯合汽車3方重組南京金龍客車制造有限公司,并親自擔任重組公司董事長,要在南京投資100億元建新能源汽車基地。
據介紹,該新能源汽車項目最終將形成2萬輛大中型改裝客車(純電動改裝客車8000輛)、15萬輛輕型改裝客車(純電動輕型客車3萬輛及SUV等高端輕型客車)、20萬臺輕型客車發動機及汽車關鍵零部件等生產能力,預期年銷售收入500億元,該項目建設期為2年。目前,首期投資27.9億元已基本到位,總建筑面積27.84萬m2。(京 訊)
2012年2月20日,美國第2大校車制造商藍鳥公司總裁菲爾·霍洛克一行拜訪廈門市委常委、海滄臺商投資區黨工委書記、區委書記鄭云峰。藍鳥公司此行旨在與海滄保稅港區內的廈門豐泰國際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洽談校車生產合作事宜。
據悉,藍鳥公司有意與豐泰公司合作,在海滄建設校車生產基地。該項目初步規劃用地33 hm2,年產2萬輛校車。(京 訊)
2012年2月28日,一汽集團海外生產基地在南非納爾遜·曼德拉灣市的非洲最大工業區——庫哈工業區開工奠基,這標志著中國汽車品牌進軍國際市場邁出堅實一步。該生產基地是由一汽解放與中非發展基金合作投資的一家完全組裝工廠,其投資總額為6億蘭特(約合5億元),建成后將年產5000輛卡車。
據一汽集團副總經理金毅介紹,集團在非洲30多個國家設有銷售網點,海外生產基地的建設將解決運輸周期長的問題。根據南非及周邊地區汽車市場的發展狀況,一汽會適時啟動庫哈二期工程,其年產乘用車將達5萬輛。(京 訊)
2012年2月14日,東風商用車公司動力總成新工廠第一根車間鋼結構立柱緩緩吊裝成功,標志著東風商用車公司動力總成新工廠建設節點進展順利。
東風商用車公司動力總成新工廠位于十堰工業新區汽車工業園,將主要生產東風自主的中重型發動機和變速器。發動機一期工程包含dCi11發動機3萬臺能力提升和X7發動機3萬臺新產品生產陣地建設2個項目,廠房占地面積11萬m2,主體廠房建筑面積7.8萬m2,將于2013年3月完成項目建設。(本 刊)
據泰國《民族報》報道,近日泰國第4大銀行泰華農民銀行(Kasikornbank)向東風汽車泰國公司提供了1.07億泰銖(約348萬美元)貸款,以幫助東風汽車在泰設立裝配廠生產輕型商用車。
據報道,東風汽車公司計劃通過在泰設立裝配廠,利用未來東盟經濟共同體間互免關稅優惠待遇,向周邊的老撾、柬埔寨、緬甸和馬來西亞市場出口輕型商用車。東風汽車公司此次在泰國設立的裝配廠位于曼谷近郊的北柳府工業園,初期年產能為5000輛。
東風汽車公司目前主要在泰國汽車市場銷售小型卡車、面包車以及一款7座SUV。2011年東風汽車在泰國市場的銷售量為2000輛,預計2012年可達3000輛,3年內達到1萬輛。 (京 訊)
2012年2月13—15日,伊朗Mammut集團副總裁Mehrzad先生一行專程到中國重汽成都王牌就整車出口伊朗進行為期2 d的深入考察和商務洽談。通過考察和深入溝通,伊方認為重汽王牌7系產品的生產制造、技術質量、企業管理、貿易資質均能滿足合作條件,7系產品有著廣泛的國際市場發展前景,雙方簽訂了合作備忘錄,并希望盡快推進實施前期相關工作。(京 訊)
又訊:中國重汽成都王牌技術中心最新推出倒推柱塞式前頂液壓缸舉升機構,該結構已經順利通過各項路況實驗,并成功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目前,國內常用的工程自卸汽車舉升機構主要有下列幾種舉升模式:雙缸舉升機構、三角架放大舉升機構(主要為T式)和前頂式舉升機構。倒推柱塞式前頂液壓缸舉升機構與普通前頂式舉升機構一樣,同樣是將液壓缸置于貨廂的最前端,具有受力狀況好、結構簡單、車架與貨廂之間的間隙要求低、整車重心低、便于底盤布置等優點。(京 訊)
2012年2月15日,陜西省質量工作會議在西安召開,陜汽集團榮獲“2011年度陜西省質量管理獎”。“陜西省質量管理獎”是陜西省質量最高榮譽,獲獎企業將獲得100萬元獎金。每年陜西省授予質量管理獎企業不超過3個。
2011年,陜汽集團生產各類汽車10.7萬輛,銷售11.9萬輛,實現工業總產值376億元。同年,陜汽集團榮登中國企業500強第250位,較2010年上升17位;名列中國制造業500強第128位,較2010年上升7位;在中國機械500強排名由第26位上升至第24位。 (劉軍利)
2012年2月8日,上依紅推出金剛經典版。據悉,該車型是在紅巖金剛的基礎上,作了部分技術改進。另外,通過一系列降本措施,該車售價降至24.2萬元,全面進入中低端市場的競爭。
該車型沿襲了金剛一貫的皮實耐用的特性,在駕駛室內飾等細節處也作了技術改進,更能貼近用戶需求。目前,該款車已經實現量產,全面進入上依紅的銷售渠道。(胡 曉)
2012年2月14日,梅賽德斯-奔馳卡車成都力星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在麗江舉辦了梅賽德斯-奔馳卡車云南客戶交流會。成都力星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賀慰、奔馳卡車亞洲區銷售總監以及戴姆勒東北亞投資有限公司的高層出席。
本次交流會上,梅賽德斯-奔馳卡車成都力星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向來賓們展示了奔馳卡車的優秀性能。在云南省從事煙草運輸的車輛中,進口卡車的比例超過了15%。其中,奔馳卡車占到1/2以上。奔馳卡車以良好的產品口碑和一流的品牌效應,贏得了用戶的信賴。(東 方)
2012年2月7日,晉州河北志源物流有限公司采購400輛大運重卡簽約儀式在山西大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舉行,雙方在現場就本次大單購銷進行了協議簽訂。
本次志源物流公司采購的400輛大運重卡,主要用于煤炭運輸、倉儲等貨運服務。此次成功簽約,標志著石家莊地區物流用車需求得到進一步滿足,也是大運重卡品質提升、服務完善和市場信賴的重要體現,不僅實現大運重卡2012年銷售開門紅,更為雙方長期合作打下了堅實基礎。(高 娜)
2012年2月11日,經過專家組評審,玉柴股份公司3萬臺發動機再制造建設項目順利通過國家驗收。
玉柴2005年底開始籌備發動機再制造項目。2006年5月籌建玉柴股份公司發動機三廠,正式開展發動機再制造業務;2008年3月,經國家發改委審核通過成為全國首批汽車零部件再制造試點企業,從此開展再制造試點工作。經過3年的建設,玉柴股份公司3萬臺發動機再制造項目按期完成并投產,各項目標基本完成,各項指標均符合實施方案的要求,并符合國家法規的要求。(梅昌富)
2012年2月6日,一汽錫柴CA6DL/M起動機生產專線揭牌儀式在泉州市藝達車用電器有限公司開普勒生產基地舉行。一汽錫柴廠長錢恒榮向藝達公司頒發了專線證書,并與藝達公司總經理陳孫藝共同為生產專線揭牌。藝達公司一汽錫柴CA6DL/M起動機生產專線,依托藝達公司強大的生產裝備設計及制造能力,由藝達公司自主設計投資建設而成,大量采用在線智能檢測、關鍵參數監控、快速質量反饋、智能防錯等先進技術,顯著提高質量控制水平,保證了配套一汽錫柴CA6DL/M起動機的產品質量。 (馮 銳)
2012年2月9日,北京佩特來電器公司與魁北克水電集團TM4公司達成協議,成立一家中外合資企業——北京佩特來電驅動系統有限公司。新公司將致力于為清潔綠色交通提供高端解決方案,開發、制造、銷售和服務于卡車、客車、工程機械和船舶等領域的電驅動系統。新公司將目標客戶定位于中國內地及港澳臺地區,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泰國、新加坡以及其他東盟國家等。(京 訊)
2012年2月14日,博世底盤控制系統位于成都市經濟開發區的新工廠——博世汽車部件(成都)有限公司正式奠基,這是博世底盤控制系統第2個在華的生產基地。
新工廠占地約12.7萬m2,總投資額達1.37億美元(約8.8億元)。其中,一期工程投資額為4380萬美元(約2.8億元),預期于2013年初竣工。一期工程預計將實現年產140萬套ABS/ESP系統及1900萬套輪速傳感器。 (京 訊)
博格華納集團宣布,目前它正在向奔馳12.8 L 6缸藍色效能動力系統發動機供應B系列渦輪增壓器。
該款配置有博格華納渦輪增壓器的奔馳藍色效能發動機,符合歐洲即將實行的嚴格的尾氣排放標準,輸出功率高達228~276kW。
博格華納的B系列渦輪增壓器配置有不對稱雙滾動渦輪,與傳統的對稱雙渦輪增壓器相比,具有更高的廢氣再循環效率,進一步減少了NOx的排放量。另外,B系列渦輪增壓器具有較高的密封性以及耐用度,可以使發動機在最嚴酷的工作環境中發揮出較高的燃油效率以及性能。 (京 訊)
2012年2月13日,斯凱孚宣布簽署相關協議,在現金充足及無債務的基礎上以1.25億美元收購總部位于紐約州的通用軸承有限公司。此次交易有待相關法規和股東的批準。
通用軸承有限公司將作為斯凱孚集團的子公司繼續獨立運作。斯凱孚旗下品牌還包括2008年收購的皮爾軸承公司。 (邵 帥)
米其林日前公布其2011年銷售額以及利潤均取得增長。米其林2011年的銷售額為207.19億歐元(274.5億美元),2010年的銷售額為178.91億歐元(237.0億美元);2011年的營業利潤為19.45億歐元(26億美元),占銷售額的9.4%,2010年的營業利潤為16.95億歐元(22.46億美元)。
2011年米其林的凈利潤為14.62億歐元(19.37億美元),同比增長39%,2010年的凈利潤為10.49億歐元(13.90億美元)。
2011年米其林的資本支出為17.11億歐元(22.67億美元),凈債務為18.14億歐元(24.03億美元)。2010年米其林的資本支出為11億歐元(14.57億美元),凈債務為16.29億歐元(21.58億美元)。 (本 刊)
固特異2011年全年銷售額創歷史新高,達228億美元,與2010年全年銷售額188億美元相比增長了21%。產品定價與產品組合成果顯著,除去匯率影響后,2011全年單胎利潤與2010年同期相比上升了17%。其他輪胎業務亦為固特異2011年度帶來了8.75億美元的收益增長,其中以北美地區的第三方化學品銷售為主。
固特異2011年全年營業收入近14億美元,與2010年營業收入9.17億美元相比增長了49%。公司4大輪胎業務均創下全年銷售額歷史新高,進而推動營業收入實現巨幅增長。與2010年相比,產品定價與產品組合的改善為2011年貢獻了24億美元的收益,基本抵消了原材料成本上升所帶來的18億美元開支,其中1.77億美元凈成本用于降低原材料成本的各項舉措。 (京 訊)
日前,德國科德寶集團向中國市場推出了蓄電池隔膜特種涂層,該涂層可以有效防止鋰電池可能發生的短路現象,提升了電動汽車的安全性能。
科德寶開發的全新蓄電池隔膜,增強了蓄電池組本身的安全性能,從而能有效防止電池爆炸的發生。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科德寶在蓄電池內的超薄聚酯織物上增加了一層特殊的膏體涂層。這款新產品由科德寶集團分布全球各地的科研中心共同研發完成。通過建立知識和經驗的全球共享網絡,科德寶提供鋰電池分離、密封和過濾技術以及柔性電路板技術,是目前全球少數幾家能夠為鋰電池技術發展提供全套零部件的公司之一。(康理雅)
2011年,無錫康明斯渦輪增壓技術有限公司憑借其優異的質量、先進的技術、及時的交付、優質的服務,獲得了業界合作伙伴的認可及多項殊榮,包括:中國重汽、重慶康明斯和西安康明斯頒發的“優秀供應商獎”;東風康明斯發動機有限公司授予的“最佳技術支持獎”;濰柴動力頒發的“最佳質量獎”;一汽解放汽車有限公司無錫柴油機分公司頒發的核心供應商證書和“質量優勝獎”;東風汽車有限公司商用車發動機廠頒發的“戰略供應商獎”和“質量優勝獎”;道依茨一汽(大連)柴油機有限公司頒發的“年度合作優勝獎”;康明斯東亞采購頒發的“最佳精益生產獎”。
此外,2011年無錫康明斯還取得了眾多具里程碑意義的發展,包括無錫康明斯第600 萬臺增壓器成功下線、產能升級、完成技術中心二期設施的改造項目以及小增壓器成功實現量產,為公司未來5年的銷售增長打下強有力的基礎。(徐 媛)
康明斯日前發布了康明斯西港全新開發的ISX12 G發動機,將成為首款登陸北美市場的康明斯重型天然氣發動機。該款產品以壓縮天然氣或液化天然氣為單一燃料,目前已進入最后路試階段,預計將于2013年初在康明斯美國詹姆斯敦工廠投產,先期將用于自卸車、牽引車、環衛車和郵政車等重型貨運車輛,后續將延伸到旅游車、校車等客運市場。
ISX12 G采用與康明斯ISX12 L車用柴油機相同的基礎平臺,以及在ISLG 8.9L天然氣發動機上首推成功的,與化學配比冷卻式廢氣再循環相結合的康明斯西港點燃式燃燒專利技術,初期最大功率可達294kW。(京 訊)
美國德納公司日前公布了2011年第4季度以及2011全年的財務報告。報告顯示,其2011全年的凈利潤同比猛增至2.19億美元,2010年的凈利潤為1100萬美元。
2011年全年德納的凈銷售額為75.92億美元,同比增長24.3%,2010年的銷售額為61.09億美元。2011年產生的現金流動量為1.74億美元。
對于2012年,德納預計銷售額至少增長5%;調整后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為8.45億美元至8.65億美元,占銷售額的10.5%~11%。(京 訊)
據歐洲汽車制造商聯合會(ACEA)公告,2011年12月,歐盟新產商用車銷量16.67萬輛,同比增7.5%,全年新產商用車銷量193.62萬輛,同比增9.9%。12月,新產商用車銷量在1萬輛以上的歐盟成員國包括:法國,4.36萬輛,同比增2.5%;德國,3.08萬輛,同比增16.3%;英國,2.32萬輛,同比增13.4%;意大利,1.56萬輛,同比降0.8%;西班牙,1萬37輛,同比降14.2%。2011全年,新產商用車總銷量在10萬輛以上的歐盟成員國包括:法國,48.28萬輛,同比增5.6%;德國,33.48萬輛,同比增18.7%;英國,30.65萬輛,同比增17.6%;意大利,19.73萬輛,同比降3.4%;西班牙,13.21萬輛,同比降6.6%。總體上,2010、2011年歐洲新產商用車銷量呈逐漸增長態勢,但2011年相比經濟危機前銷量峰值年份(2007年),萎縮程度仍高達1/5。(京 訊)
《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歐美日汽車企業正加快在華布局大中型卡車市場網絡,中國與日俱增的經濟實力和市場潛力,促使更多歐美日汽車生產商爭相開拓中國市場。2011年中國大中型卡車銷售量約為130萬輛,占全球銷售量的近1/2,是2006年的2.5倍。
沃爾沃集團將與東風汽車聯手開拓中國及東南亞卡車市場,沃爾沃集團旗下日本UD卡車投資20億日元,計劃從2013年開始在華生產沃爾沃品牌大中型卡車,年生產能力為5萬輛,在中國國內銷售的同時,向東南亞等周邊國家出口。沃爾沃集團利用日本UD卡車先進的環境技術和品質管理模式與東風汽車低成本生產體系的有效組合,進一步提高國際競爭力,擴大全球市場占有率。
與此同時,全球最大的卡車生產商德國戴姆勒,2011年與北京汽車集團合作設立年生產能力10萬輛的大中型卡車工廠;美國通用與中國一汽合作開始生產小型卡車;德國大眾與中國重型汽車集團研究共同開發重型卡車;日本鈴木汽車也計劃與重慶汽車合作在當地新建商用汽車工廠。(京 訊)
歐洲商業協會汽車制造商委員會的統計數據表明,2011年俄羅斯商用車市場全線飄紅。總質量2.8~6.0 t的輕型商用車、總質量6~16 t的中型載貨汽車以及總質量16 t以上的重型載貨汽車的銷量,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增長。
歐洲商業協會汽車制造商委員會主席安德烈認為,2011年俄羅斯商用車市場的許多指標刷新了紀錄。在過去的1年中,各細分市場增長平穩。特別引人注目的是,俄羅斯重型載貨汽車的銷量增長出乎意料。
歐洲商業協會汽車委員會統計了各大成員2011年在俄羅斯的銷量。它們在2011年的俄羅斯車市共售出17萬4487輛輕型商用車,比2010年的13萬6435輛增長28%;而中型載貨汽車的銷量為9318輛,比2010年的7652輛增長22%;重型載貨汽車銷量為2萬9410輛,比2010年的1萬7973輛增長64%;客車銷量則由2010年的9869輛增長到1萬2400輛,同比增長26%。
據歐洲商業協會商用車制造商委員會的專家預計,俄羅斯商用車市場在2012年仍將保持繼續增長的勢頭。(陳 然)
塔塔汽車公司日前公布其2012年1月汽車銷量(包括乘用車及商用車)為8萬7465輛,同比增長16%。該數據不含其子公司捷豹路虎品牌銷量。
塔塔汽車公司1月在印度國內的銷量為8萬382輛,同比增長14%,其中:乘用車在印度本土的銷量為3萬6770輛(其中塔塔品牌3萬4669輛,菲亞特品牌2101輛),同比增長14%;商用車在印度本土的銷量為4萬5713輛,同比增長14%。
2012年1月,塔塔汽車公司的出口量為7083輛,同比增長43%,2011年同期的出口量為4948輛。塔塔NANO的銷量為7723輛,同比增長15%。 (京 訊)
斯堪尼亞計劃在2012年投資約2億瑞典克朗在印度班加羅爾(Bangalore)建造工廠。斯堪尼亞印度公司總部,連同一家維修廠和中心零部件倉庫也將在同一地點落成。在未來5年內,斯堪尼亞希望在印度市場實現年均銷售2000輛卡車、1000輛客車以及1500臺發動機的目標。
目前,位于印度南部卡納塔克邦首府班加羅爾工業區內的工廠已開工建設,并有望于2013年初建成投產。工廠將專門從事重型卡車、大型客車底盤及車身和整車的組裝。該工廠的員工人數預計可達800名左右。 (金 秋)
又訊:近日,英國著名聯運物流供應商Stobart集團下屬的Eddie Stobart公司和木制品生產商A.W.Jenkinson公司再度攜手在英國簽署聯合采購協議,擬再次向斯堪尼亞購買 1000 輛重型卡車。斯堪尼亞曾于2010年與這2家公司簽訂1000輛重卡的供貨協議,這也成為當時它在英國市場獲得的最大一筆訂單。(金 秋)
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主辦,中國汽車工業信息網承辦的2012(第5屆)中國商用車發展交流研討會將于2012年4月26—27日在北京廣西大廈舉辦。會議繼續圍繞“探索中國特色商用車產業發展之路”這一永久主題,并以“理性發展中的結構調整”為年度主題展開論述。
主辦方擬在為期1.5 d的會議上,邀請來自國家政府主管部門、行業機構、整車及零部件企業的領導和專家以專業前瞻的視角,結合當前商用車行業發展現狀,就商用車行業重點關注的出口政策、重型商用車輛燃料消耗量限值、公路安全保護條例、公路物流業發展、安全技術政策、產品結構調整、消費特征變化、輕卡細分車型、專用汽車管理、校車發展態勢、商用車技術等熱點話題展開深入研討,對中國商用車行業的發展方向和發展方式進行高層次、多角度的剖析,共同尋找全面的解決方案,為企業提供決策參考和引導,為行業發展出謀劃策。
“中國商用車發展交流研討會”堅持走高端路線,緊緊圍繞商用車行業發展形勢,堅持從全球經濟大環境,全球商用車行業大環境,商用車重大政策、商用車前沿技術,產品發展形勢等各方面為中國商用車發展啟明導航。所形成的觀點與共識已成為推動中國商用車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決策參考。(京 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