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華
(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重慶400030)
高職高專學生挫折心理研究及心理健康教育
李洪華
(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重慶400030)
研究和測查高職高專學生所面臨的主要心理挫折及應付方式,探討影響高職高專學生心理健康的深層原因。加強對高職高專學生的挫折心理教育與有效挫折應對方式的訓練,能有效控制挫折心理狀況的發生,為有針對性地開展高職高專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素質教育工作提供依據。
高職高專學生;挫折心理;心理健康教育
隨著高等教育的發展,高職高專學生已經成為教育大眾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高職高專學生作為一個日益龐大的社會群體,相對于本科生來說,由于文憑學歷處于劣勢,面對的競爭壓力、學習壓力、經濟壓力、就業壓力、情感壓力普遍較大,他們在環境適應、自我管理、人際交往、理想現實、交友戀愛、求職擇業、人格發展和情緒調節等方面反映出來的心理困惑和問題日益突出。一些高職高專學生的自我定位出現偏差,容易產生自卑心理,用自己的短處比本科生的長處,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不敢與人交往,心理波動十分顯著。由于對各種挫折的承受能力尚未成熟,很多學生在遇到挫折時不能獨立解決,不能沉著冷靜地思考問題和克服困難,對挫折不恰當的歸因往往導致他們產生悲觀、失望、埋怨等負面情緒。在面對各種緊張性生活事件時,如果沒有正確的應付方式,很容易出現各種不良的應激反應,進而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1]。近幾年在高職高專學生群體中陸續出現因心理挫折問題處理不當而引發的惡性事件,讓我們意識到:加強高職高專類學生挫折心理承受力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只有了解高職高專學生心理挫折現狀,了解他們所經歷的挫折及其影響因素,對他們進行挫折疏導,才能有針對性地開展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素質教育工作,提高挫折教育的針對性,才能培養他們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環境的意志品質和素養,幫助他們愉快地完成學業,順利地步入社會、適應社會。
以高職高專學生素質教育為研究主體,以心理學、教育學原理為基礎,通過查閱文獻、專家咨詢、開放式和封閉式調查、理論思考和統計分析等方法,構建高職高專學生挫折心理問題的結構體系,進而編制了信實度較高的高職高專學生挫折問卷,對西南地區部分高職院校學生的挫折心理進行調查,測試結果如下。
2.1 高職高專學生的主要心理挫折
比較高職高專學生在挫折量表上每個題目的平均得分,可以看出:高職生面臨的主要挫折是就業挫折、學習挫折、家庭挫折、能力和人際關系挫折。前10項中,關于就業的挫折就有4項,關于學習的挫折有3項,其次是家庭挫折、能力挫折和人際關系挫折(見表1)。
表1高職高專學生的主要心理挫折(±s,分)

表1高職高專學生的主要心理挫折(±s,分)
?
2.2 高職高專學生挫折心理狀況的性別差異
高職高專學生挫折心理狀況的性別差異顯著性檢驗結果見表2。
表2高職高專學生心理挫折狀況的性別差異顯著性檢驗(±s,分)

表2高職高專學生心理挫折狀況的性別差異顯著性檢驗(±s,分)
注:*P<0.01
從表中的得分可以看出,就業挫折的得分均高于其他5個挫折因子的得分,其中女生的就業挫折得分顯著高于男生。其他挫折因子的得分在男女生之間沒有顯著差異。
2.3 高職高專學生挫折心理狀況的年級差異(見表3)
表3高職高專學生心理挫折狀況的年級差異顯著性檢驗(±s,分)

表3高職高專學生心理挫折狀況的年級差異顯著性檢驗(±s,分)
從表中可以看出,不同年級的學生在挫折狀況量表上的得分均無顯著差異,但就業挫折得分均高于其他挫折因子的得分,其次是學習挫折和能力挫折。
從測試的結果來看高職高專學生面臨的主要挫折是就業挫折和學習挫折,這主要由于社會對他們的要求不同以及環境的不同造成的。近幾年,高校招生、就業分配制度的改革使高職高專學生承受了最直接、最大的沖擊,不少高職高專學生對自己的就業問題充滿憂慮和苦悶,特別是“供需見面,雙向選擇”,把畢業生推向人才市場時,面對重點大學、普通高校畢業生強有力的挑戰,大部分高職高專學生均缺乏必要的自信,表現得憂心忡忡。面對就業,高職高專學生一進校就表現出憂慮和不安。另外,高職高專學生大多是在中學階段文化基礎較差的學生,學習起來很吃力,又由于面對外界激烈的競爭,大多數學生需要取得好成績、學更多知識、考更多的等級證書,從而使學習對高職高專學生來說壓力也比較大[2]。通過性別差異的顯著性檢驗發現,女生在就業問題上的得分顯著高于男生,這與社會現實情況較一致。眾所周知,現在許多用人單位在招聘人才時,明確規定不要女性。尤其是職業學院的學生所從事的工作,大多要求動手能力較強,甚至要從事一些野外實踐操作性工作,因此“重男輕女”現象尤其明顯,這給女生在就業上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眾化的過渡,大學畢業生供給大幅度增加,其中高職高專院校畢業生增幅最大,畢業生嚴重供大于求,使得高職高專學生的就業形勢非常嚴峻。高職高專院校學生面臨著比以往更大的挑戰,也面臨著更大的心理壓力和沖突。因此,對高職高專學生就業時產生的心理問題進行分析并采取相應的方法疏導,引導他們走出就業心理誤區,是高職高專院校就業指導工作的重要內容[3]。
4.1 引導高職高專學生樹立正確的挫折觀
指導學生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思想武器,充分認識挫折的必然性和普遍性。幫助學生認識到在人生旅途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挫折,遇到挫折不必抱怨,對容易導致受挫的事件,如失戀、學習壓力、經濟困難、就業問題、家庭問題和疾病等均要有一定的心理準備。在面臨重大抉擇時,對可能出現的各種結果應做充分的估計,學會將挫折看成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善于用各種有利因素有效地應對挫折狀況和挫折環境。在挫折中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優勢和潛在的能力,在挫折中增加自己的人生體驗和人生閱歷,從而增強自信心,勇敢地面對挫折。
4.2 加強高職高專學生的就業心理指導
針對高職高專學生各種就業心理誤區,開展全方位的就業心理輔導,鼓勵學生參加有益的職業訓練和社會實踐活動,正確認識擇業挫折,全面地評價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長處,又要正視自己的差距,找到符合自身條件的工作。幫助就業期的高職高專學生依據個人的心理、生理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使學生在走向職業生活之前,從觀念、心態、知識、技能等方面做好應對職業挑戰的準備,從而減輕就業心理壓力。同時學校應隨時根據就業市場的發展變化,認真研究市場經濟對各類人才的需求、就業形勢及其趨向,并對未來人才消費進行超前預測,從而為學校調整和確定自己的辦學模式、辦學層次、專業設置和教學內容提供有力的參考。
4.3 加強高職高專學生挫折心理教育
挫折教育,也稱逆境磨練,是指通過展示人類社會生活中的挫折因素培養學生正確認識、駕御挫折能力的一種教育活動。既讓學生不在挫折中消沉、徘徊,又要讓他們向挫折學習,在挫折的鍛煉和考驗中成熟、奮進、崛起,處在逆境中仍然能保持心理平衡和正常活力,從而培養其對未來生活的適應性和調節周圍環境的能力[4]。當今時代充滿著競爭、挑戰和風險,學校作為實施挫折教育的重要場所,要了解學生心理素質發展的水平和特點,掌握挫折教育的主動權,開展主輔明確、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以保證各個教育環節在學生心理素質發展中起到應有的作用。學生是自己心理素質發展的主體,只有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才能使學生積極參與挫折應對訓練,才能真正使學生在挫折面前發揮自己的主體地位。所以應幫助學生提高對挫折承受力重要性的認識,學會正確分析遭受挫折的原因,加強挫折應對的針對性和預防性;激勵學生認識到挫折應對訓練對預防挫折和有效應對挫折的重要性,激勵學生在實踐中豐富和發展挫折應對的策略和技能。
4.4 加強高職高專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高職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依賴于學校、家長和社會各界的積極配合。首先,學校要為高職高專學生開設心理學課程和心理咨詢室,提供心理咨詢服務。通過心理學的學習可以使高職高專學生了解各種心理活動產生的機制和一些簡單的心理調節方法,克服一些不良習慣,培養良好的心態。其次,在高職高專學生遇到挫折而感到痛苦時,要對他們及時進行心理疏導,要根據受挫者的思想傾向和情緒狀態及受挫者的思想、心理活動特點,因勢利導,撫慰學生受傷的心靈。要向高職高專學生輸入積極進取的價值觀念,增強高職高專學生的斗志和克服困難的信心,使之從悲觀的情緒中走出來,要構建高職高專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及自殺預防工作體系,更好地幫助有嚴重心理問題的學生渡過心理難關,及早預防、及時疏導、有效干預、快速控制學生可能出現的心理危機事件,避免學生因心理危機帶來的生命損失[5]。此外,呼吁學校宣傳心理健康,舉辦心理健康講座,并且開展針對學生的心理咨詢,以調整高職高專學生的心態,這也是挫折教育所必不可少的。為此,高職院校應加強對專業心理咨詢工作者和各科任課教師隊伍的培訓和建設,使每一位心理咨詢工作者和教師都積極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此外,還要加強一些硬件建設,如可以通過延長心理咨詢室的開放時間,增加熱線電話、增加解憂信箱的數量、開辦網絡心理論壇等措施使每位處于困境的學生都能得到及時的救助。
4.5 豐富高職高專學生的應對資源
應對資源可以影響個體的應對行為。具體包括個體內在應對資源及外在應對資源。內在應對資源包括個人的自尊、自謙、控制感、自我效能等個人特質和問題解決的技巧,外在應對資源包括家庭、社會網絡和組織團體的支持,應對資源可以緩沖威脅對應對的消極影響[6]。因此,在普及應對知識、進行應對訓練的同時,除了注重高職高專學生健康人格的塑造,提升學生的自信、自尊和自我效能感,豐富其內在資源之外,更要完善高職高專學生的社會支持系統,開設有關“應激”、“應對”課程,讓學生掌握有關應激和應對的背景知識;應對與身心疾病之間的關系;了解各種應對策略的特點及功用;明確進行應對學習的意義,讓其意識到應對教育對他們而言是必不可少的“財富”,這樣,他們才可能會“樂學”,對他們的教育才可能是有效的。也只有這樣,應對教育才會成為一種主客體交互作用的模式,教育的實效性才能真正體現出來[7]。積極開展旨在提高高職高專學生應對能力的專題訓練活動因為應對實踐是學生形成適宜的自動應對技能的關鍵環節。有效的應對教育不能僅靠單純的說教,而是應讓學生親身去經歷,讓學生從親身經歷中總結經驗教訓,從而得以成長。所以在普及相關的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要有意識地組織問題解決、求助等積極策略的訓練等。通過訓練讓高職高專學生學會分析自己的處境,評價、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緒,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進而掌握有效的應對策略,提高應對能力。
4.6 對遭遇心理挫折的高職高專學生進行心理疏導
來自社會、學校、家庭等各方面的挫折和打擊都會對高職高專學生的心理產生很大影響,班主任和任課教師如發現學生有心理問題時,應積極協助心理咨詢教師了解和分析學生產生心理問題的各種因素。找出挫折的原因,對不同的心理問題進行準確定位。既不能把學生因心理障礙而產生的行為過失當成思想品德問題而加以處理,也不能把學生的自卑、孤僻心理當成是不愛集體、不求上進而對其歧視冷漠,更不能把青春期的性心理行為看成是品行不端而粗暴地加以處理。總之,要了解學生產生心理挫折的原因,要有的放矢地采用正常有效的教育方法,最大限度地幫助他們減輕心理負擔、消除心理障礙,讓每一名學生都能以健康的心態學習和生活,順利踏入社會,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
[1]周波.高職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因素分析與對策研究[J].南昌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2(2):89-92.
[2]楊帆.挫折承受力教育影響因素的探究及對策提出[D].蘇州:蘇州大學,2005.
[3]肖計劃.應付與應付方式[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2,6(4):181-183.
[4]林丹華.如何提高抗挫折能力[J].思想政治課教育,2000,11(4):42-43.
[5]劉芳麗.高職學生心理健康與自尊、人格、社會支持及心理控制源關系的研究[D].西安:西安師范大學,2005.
[6]賀富有,毛軍旗.高等職業院校學生心理健康現狀及防治對策[J].山西財政稅務專科學校學報,2007,2(19):77-78.
[7]戚少楓.高職大學生應對方式、人格特征與人際信任的相關研究[D].西安:西安教育學院,2002.蕢
G40-03
A
1671-1246(2012)18-015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