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道云
摘要:針對目前高職物流人才培養規格現狀進行相關研究,分析了目前高職人才培養規格存在的問題。結合高職物流企業人才培養規格,選擇物流企業進行調研,了解物流職業崗位群及崗位能力要求;了解物流畢業生目前就業現狀,通過對比分析和歸納總結,最終根據職業崗位群的要求對物流專業人才培養規格進行準確定位,使培養的學生符合社會、企業需求。
關鍵詞:物流專業;職業崗位群;人才培養規格
近些年,高職物流管理專業經過一輪快速發展,數量和規模均取得了較大發展。在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政策的引導下,物流管理專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亦進入了注重內涵發展和質量提升的新階段,這也是社會工作環境對高職物流人才培養規格提出的新要求。
1高職物流人才培養規格現狀
1.1高職物流人才培養規格定義。所謂高職物流人才培養規格,主要是指按照國家政策和人才市場導向制定的學院培養人才的質量標準。即物流管理專業的學生完成某一階段學習任務或畢業時在知識、能力和素質方面達到的基本要求,是培養目標的具體化。
1.2高職物流人才培養規格存在的問題。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行業競爭的日益加劇,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也在發生著變化。但就就業市場而言,目前很多物流的崗位找不到合適的人,而另一方面卻是眾多手握文憑和各類專業技能證書的專業人才仍在職場門外徘徊。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高職物流人才培養規格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2.1物流專業人才需求缺乏預測。隨著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對各個層次的不同物流崗位的人才需求也在不斷增長,最新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我國物流行業領域每年大約需要新增就業人員130萬人。這些數據只能知道未來人員需求數量,對于具體的年齡結構、學歷結構、專業技能、崗位職能等都缺乏科學的統計和預測,因此人才培養規格確定存在盲目性。
1.2.2物流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不明確。近年來,高職院校紛紛增設物流管理專業,截止目前,共有824所高職院校開設了物流管理專業,使物流專業的在校生急劇增長,但高職院并沒有形成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明確目標,對于學生應該具備的知識、能力、素質等沒有具體的規定。
1.2.3物流專業人才培養規格與企業用人崗位要求不能對接。我國高職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規格與企業用人崗位要求不能對接主要有3個方面的原因:(1)我國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大多套用或照搬本科、專科院校相同專業,而不是根據物流行業的發展,其物流崗位的用人標準要求來設計,其培養規格還十分模糊;(2)由于國家對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等方面缺少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導致企業在進行校企合作時積極性不高;(3)到目前為止,物流職業崗位群的崗位技能還沒有相應的標準。
1.2.4物流專業人才培養知識面窄,能力不強。我國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知識大多局限于課本理論知識,對于國家形勢政策法律法規、社會、歷史、文化等知識了解不多,對于和物流相關的政策、物流行業變化等知識也不能隨時更新。同時,在學生能力培養上面,學生只能掌握物流基本技能,與實際工作需求之間存在較大的差距,缺乏交際能力與溝通能力,且轉崗能力差,所學知識不能靈活應用、解決實際問題,因此提升空間有限。
1.2.5物流專業人才培養素質不高,就業面窄。我國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普遍存在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輕能力的現象,使得物流專業人才素質普遍不高,與社會需求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有較大差距,因此,物流專業學生在畢業時只能選擇物流基層工作,而由于知識、能力的原因,很多人都不能很好地進行職業發展,只有部分學生能勝任企業工作崗位需求,有較大空間的提升和發展。
2基于物流職業崗位群的人才培養規格準確定位
2.1物流職業崗位群。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對物流專業人才的需求在不斷發生變化,這對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規格提出了新的要求,為了適應社會對物流專業人才的需求,我們首先要準確了解物流職業崗位群。通過對畢業的80多名學生、多家校企合作單位進行調研發現,高職院校物流專業學生所從事的主要有采購、運輸、倉儲、配送、國際物流這幾方面的工作,這些職業對應的崗位具體如下表:
從調查的結果來看,物流專業人才大多是從崗位基層做起,但隨著工作經驗的不斷積累,根據學生個人能力、知識、素質的不同,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在崗位深造和崗位轉換上會有很大的區別。短短幾年,學生的崗位級別差距就已經很明顯,究其原因,學生在深思的同時,學院也應該多方面去考慮,如何準確設置人才培養規格,并能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開展教學、設置教學內容,使學生能更好、更快的發展。
2.2人才培養規格的準確定位。為縮短高職物流人才培養規格與企業人才需求的差距,高職院校需要對物流人才進行準確定位,這就需要我們準確掌握目前物流崗位設置情況及能力要求。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在2011年針對《物流企業崗位設置及能力要求》開展了調研,于2012年4月,《物流企業崗位設置及能力》標準制定工作正式啟動,物流崗位技能標準的制定將使物流專業人才培養更加的規范化。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曾對社會人才需求作過專門調研。從行業對人才需求角度看,我國物流行業領域每年大約需要新增就業人員130萬人,其中85%是一線操作技能崗位,而目前職業院校物流專業每年的畢業生人數約為40萬人,遠遠無法滿足物流一線技能人才的需求。盡管社會需求與人才培養之間在數量上存在著比較大的距離,但質量上并不能很好地滿足市場的需求。本人曾對80多位畢業學生所在的用人單位進行調研,歸納起來,企業對高職人才的培養規格有3個方面的要求:(1)知識結構。企業不斷發展,對工作人員的要求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傳統的就業崗位正在大量減少,新的職業崗位不斷產生,使得對工作人員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企業要求員工所掌握的知識不僅僅有像英語、語文、計算機這樣的基礎知,倉儲、運輸、配送這些專業基礎知識;還應該掌握像電子商務、物流專業英語、物流信息技術、物流法律法規、國際貿易、外貿單證、財務管理等相關性的知識,只有這樣,高職物流學生才能很好地勝任專業技術應用型職業崗位,同時為將來崗位的可持續發展做好充足的準備。(2)能力結構。企業的不斷發展,崗位的不斷變化,職業崗位要求也在不斷變化,要求從業人員不僅要具備適應職業崗位的基本能力,還要具備創造職業崗位、發展職業崗位的能力。因此,對于高職物流人才培養,除了要培養物流業務能力外,還需要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團隊合作能力、溝通交流能力、組織協調能力、信息處理和加工能力、自學能力、創造能力、創新能力、創業能力、敬業能力、業務談判能力和突發事件處理能力。這樣,物流專業人才才能更好的發展自己,發展崗位,提升企業競爭力。(3)素質結構。素質教育是高職物流人才培養規格的重要內容,一個合格的物流專業人才必須具備良好的敬業精神、身體素質、心理素質、誠信素質、創業素質。只有具備這些良好的素質,才能更好的自我發展。
只有將人才培養規格準確定位,從企業需求的知識、能力、素質三方面出發,進行精心設計,才能培養出社會所需要的技術傳承型、創業型和創新型的三種人才類型。
3結論
現代物流業是一個兼知識密集、技術密集、資金密集和勞動密集等特點的外向型和增值型的服務行業。因此,高職院校需要不斷創新教育理念,圍繞課程設置、教材選用、教學內容選擇等方面進行教學理論研究,并利用學院自身優勢,針對周邊地區行業需要,制定人才培養目標,只有這樣,才能實現高職物流專業人才培養規格與企業人才需求有效對接。
參考文獻:
[1] 王飛. 高職創新人才的培養規格及其培養途徑[J]. 中國成人教育,2010(2):82—83.
[2] 羅文潔. 高等院校“四型”會計專業人才培養規格的重新定位[J]. 會計之友,2008(11):7—8.
[3] 蔡澤寰,李祥富. 高職教育“三對接一貫穿”人才培養模式思考之二——人才培養規格與用人單位需求對接的探討[J]. 襄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6):12—15.
[4] 劉麗. 高職房地產經營與估價專業人才培養規格研究——以廣東省為例[J]. 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4):69—72.